胎心监护与脐血流在胎儿宫内窘迫中的预测作用研究论文_班蕊

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 300100

摘要:目的:探究胎心监护与脐血流监测方法在胎儿宫内窘迫中的预测作用。方法:选取147例在我院住院并分娩的高危妊娠孕产妇分为A、B、C三组各49例,分别进行单纯的胎心监护、脐血流及两种联合的监测方法,观察三组异常胎心率、胎儿窘迫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A组异常胎心率为18.37%、胎儿窘迫发生率为8.16%、新生儿窒息率为4.08%;B组分别为69.39%、16.33%、4.08%;C组分别为81.63%、34.69%、24.49%,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心监护与脐血流联合监测能够提高对胎儿宫内窘迫监测的确诊率,对早期进行胎儿宫内窘迫筛查和评估病情及预后等意义重大。

关键词:胎心监护;脐血流;胎儿宫内窘迫;预测作用

胎儿宫内窘迫是指胎儿处在子宫时由于缺氧而危及生命健康的一种综合性症状,是引发新生儿窒息和围生儿死亡的关键因素[1]。对胎儿宫内窘迫进行及时监测确诊,对准确找出应对治疗方法以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意义重大。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的危险因素包含胎盘、羊水、母体等,这些因素基本可以经病史询问、影像学检查、胎心监护、实验室检查等方式发现,早期诊断及治疗胎儿宫内窘迫对于改善母婴预后十分重要[2]。随着监测方法进步,对胎儿宫内窘迫诊断的方法及技术逐渐完善,胎心监护与脐血流是比较常用的两种诊断手段,为了进一步分析何种方法更适用于胎儿宫内窘迫监测,本文将这两种监测方法及其联合监测的作用进行对比,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147例在我院住院并分娩的高危妊娠孕产妇作为对象,年龄28~42岁,均值(34.61±3.46)岁;胎龄33~42周,均值(39.12±1.63)周;顺产69例,剖腹产78例。将分为A、B、C三组各49例,三组一般资料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胎心监护:选择CE MarquetteM171型号的胎心监护仪加以外监护,设置记录纸速度3cm/min。使孕妇取左侧卧位,在胎位查清后,将探头放置在胎儿背侧,分别在不受任何刺激的情况下进行胎心监护,在催产素使用过程中进行胎心监护,在其他刺激下进行胎心监护。共监测20min,若胎儿处于睡眠状态则推动孕妇腹部以刺激胎儿至胎动,此时监测时间增加至40min。

脐血流测定:选择SOD6C(南昌科力实业有限公司生产)多普勒超声血流分析仪,取孕妇平卧位,嘱咐其排空膀胱,先经过四部触诊对胎儿方位查清后,以B超检查明确脐带部位,不间断变换探头及脐动脉角度,直到可见连续10~12个相似频率波形且伴有相关频率脐血流声,在冻结波型中取超过6个峰谷一项的频谱图,通过电脑对孕妇的年龄、孕周等因素进行自动标识其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及脐血流等数据,得出标准对照数据。

1.3观察指标

胎心监测下胎儿宫内窘迫的观察标准:反应型:胎心率基线在110~160bpm之间,变异振幅为6~25bpm,20min内≥2次胎心率加速超过15次/分,持续时间15s,无减速或偶有变异减速<30s且持续。无反应型:胎心缓<100bpm或胎心过速>160bpm,30min无明确基线,变异振幅≤5bpm或≥15bpm,正弦波型超10min,且在20min内<1次加速为超过15次/分,持续时间15s,变异减速持续60s以上或者晚期减速。可疑型:观察20min胎心率基线在100~100bpm间,细变异<5bpm,少于2次加速超过15次/分,持续时间15s,变异减速呈持续性。

脐血流监测下胎儿宫内窘迫的观察标准:异常胎心:在早期缺氧中,胎心率的基线>160bpm或<110bpm,有晚期减速或者重度变异减速情况。严重缺氧时,则胎心基线<100bpm,其基线变异≤5次/分,晚期频繁减速或者重度变异减速[3]。

1.4统计学处理

将本研究所有数据录入SPSS19.0中行统计学处理,%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P<0.05为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A组异常胎心率为18.37%、胎儿窘迫发生率为8.16%、新生儿窒息率为4.08%;B组分别为69.39%、16.33%、4.08%;C组分别为81.63%、34.69%、24.49%,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较,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三组监测结果对比[n(%)]

3.讨论

胎心监护能够对胎心率进行实时记录,以及时发现是否存在异常胎心,可为临床提供较为可靠的胎儿情况,能使新生儿窒息进一步减少,对于改善围生儿预后也有重要意义。随着脐血流测定方式的逐渐成熟,其作为临床对胎儿监护与检测胎盘循环功能的新型手段,近年来也被临床广泛应用[4]。然而,因受到孕妇孕龄、体位、药物、胎儿睡眠等因素干扰,常使胎心监护发生假阳性事件,而脐血流检测也容易受到孕妇的腹壁脂肪的厚度、脐带所处位置的深浅等影响,两种方法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基于此,现代研究发现,通过胎心监测与脐血流配合使用,对于提高胎儿窘迫确诊率具有显著作用[5]。从本研究可看出,对A、B、C三组分别进行单纯的胎心监护、脐血流及两种联合的监测方法,依照病理结果,结果发现,A组异常胎心率为18.37%、胎儿窘迫发生率为8.16%、新生儿窒息率为4.08%;B组分别为69.39%、16.33%、4.08%;C组分别为81.63%、34.69%、24.49%,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胎心监护与脐血流联合监测能够提高对胎儿宫内窘迫监测的确诊率,对早期进行胎儿宫内窘迫筛查和评估病情及预后等作用显著,可推广。

参考文献:

[1]樊静.胎心监护联合脐血流监测对早期诊断胎儿宫内窘迫的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20):2860-2861.

[2]张黎,吴忠新.脐血流与胎心监护联合监测胎儿宫内窘迫的临床价值[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23):3576-3578.

[3]孙克佳,刘待霞.脐血流检测联合胎心监护在诊断胎儿宫内窘迫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06):1329-1330.

[4]薛洁好,刘群英,姚小凤.脐血流与胎心监护联合监测胎儿宫内窘迫的临床价值[J].临床医学工程,2016,23(10):1290-1291.

[5]龚莲.超声脐血流检测联合胎心监护预测胎儿宫内窘迫的临床价值[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14):20-21+9.

论文作者:班蕊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9

标签:;  ;  ;  ;  ;  ;  ;  ;  

胎心监护与脐血流在胎儿宫内窘迫中的预测作用研究论文_班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