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背景下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探究论文_王碧莹

老龄化背景下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探究论文_王碧莹

摘要

新世纪之后,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现象日渐凸显,老年人数逐年攀升,而作为老年人生活保障的养老保险制度,却由于历史遗留等原因出现了诸多问题,导致无法满足人口老龄化趋势下的实际需求,严重制约了国家的发展,故而,我国亟需从养老保险制度着手,以减小其对国家发展的影响。本文先是阐述了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保险现状,然后对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最后就优化养老保险制度的策略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养老保险 老龄化 现状 问题 措施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下的养老保险现状

人口老龄化是当前我国新时期面临的主要挑战, 通过测算分析, 我国在21世纪发展中, 人口老龄化迎来高峰期, 在这种情况下, 老年人的数量不断增大, 预计到2027年, 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将达到2亿人。到2055年, 将达到顶峰, 其总数达到3-4亿人。经过分析发现, 老年人的增长规模以25%的速度提升, 和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人口老龄发展速度快, 人口规模大, 将引起一系列问题的产生。不仅无法达到社会经济发展要求, 也将面对很大挑战。当前, 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为四个方面, 分别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在这些制度下, 由于人们的身份不同, 多划分为国家、事业、城镇、职工等不同身份。养老保险的参与人数明显得到提升, 达到一定覆盖局面。人口老龄化主要是指, 其存在的年轻人数量少, 年长人口数量增大, 其比例呈现动态化增长状态。根据联合国标准的划分, 在一个地区内, 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人数量达到10%, 65岁以上的人口数量达到7%, 将该地区认为是人口老龄化地区。通过分析和调查, 我国的人口增长率目前已经趋于平稳, 在未来, 人口老龄化数量也会不断增长。当前, 西方的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到老龄化发展阶段, 在社会发展领域内, 其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而我国的经济水平还比较低, 人口老龄化和国民经济实力存在很大差距, 所以说,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发展, 给养老保险也带来很大影响。在我国养老保险中, 赡养率的提升, 说明我国的养老保险缴纳人数减少, 其与养老金人数的增加存在很大矛盾。随着老年人人口数量的增多, 人均养老金的供给情况不断减少, 存在明显的供给不足现象。针对以上对人口老龄化发展下养老保险制度的分析, 需要为其发展提出有效措施。在下文中, 针对人口老龄化下的养老保险制度问题, 为其做出变革思考。

二、人口老龄化下养老保险制度问题分析

当前, 在人口老龄化的环境之下, 养老保险制度, 未能科学开展管理工作, 严重影响养老保险管理工作的合理落实。具体问题为:

1、退休年龄缺乏科学性

我国很多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为:男性六十周岁、女性五十五周岁, 而人口的寿命会延长在退休之后的十几年到二十几年左右, 对于工作精力较为旺盛的人员而言, 无法接受退休之后的生活。而在六十岁之后, 人的工作经验很丰富, 科技研发能力较为旺盛, 如果提前退休会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 导致国家出现严重损失。如果无法针对此类制度进行改革, 将会影响国家的长远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缺乏完善的养老基金管理制度

当前, 我国在养老管理方面, 虽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但是, 在人口老龄化的社会环境之下, 传统制度已经无法满足发展需求, 存在很多缺陷问题。例如:在我国的社会保险机构养老保险管理的过程中, 无法针对专项基金与养老金进行合理的管理, 如果无法进行合理的管理, 将会引发严重的经济损失, 无法规范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行为, 难以提升整体工作效果。

3、缺乏合理的个人账户设置机制

在养老保险制度方面, 未能针对个人账户进行合理的管理与控制, 经常会出现个人账户方面的问题, 难以创建科学化与合理化的管理机制, 且在日常管理工作中, 未能创建现代化的个人账户资金管理体系, 经常会引发基金方面的支付隐患, 难以提升养老保险管理安全性与可靠性。

三、人口老龄化下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措施

1、针对法定退休年龄进行合理的调整

对于法定退休年龄而言, 为了满足当前的客观发展需求, 应适当的进行调整。在此期间, 可增加养老基金的积累模式, 针对养老金的支出压力进行缓解。对于经验丰富且乐于参与工作的人员而言, 可适当的延长退休年龄, 解决缺陷问题, 更好的开展管理工作。

2、充分发挥政府的管理职能

在人口老龄化的环境中, 应合理分析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机制, 全面分析养老基金特点, 明确事权与财权的分配情况, 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需树立正确观念, 将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与社会发展联系在一起, 充分明确基层民生经济支付特点, 在征求民众建议的情况下, 创建合理的养老保险机制提升工作效率与质量, 更好的完成工作任务。政府职能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履行责任与义务, 建立养老保险机制与体系, 在合理改革商业方面、社会方面保险制度的情况下, 更好的进行养老费用管理与协调。同时, 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期间, 还需筛选最佳的方式开展管理工作, 在动态化监督市场情况的基础上, 提升制度落实效果。

3、提升养老服务工作质量

在政府宏观指导的过程中, 应制定完善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机制, 提升服务质量与水平。需针对服务人员进行专业知识与先进技能的培训, 在提升服务能力的情况下, 创建科学化与合理化的管理机制。同时, 还需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到养老保险服务中, 创建科学化与合理化的工作体系, 在严格服务的情况下, 提升工作效果。

4、统一制度的改革规范

在人口老龄化的环境之下, 应针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合理的协调与管理, 在全面分析的情况下, 创建现代化的管理体系。一方面, 在改革制度之前需加大调查力度, 明确是否存在制度问题, 采取合理的措施开展改革工作。另一方面, 在日常工作中, 应结合规范内容完成工作任务, 提升养老保险制度的落实效果。

结束语

在人口老龄化的环境之下, 应针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全面分析, 统一改革规范内容, 及时发现问题采取合理的措施解决问题, 在科学改革的情况下, 促进养老保险制度合理落实, 提升整体工作效率与水平, 优化管理机制与体系。

参考文献

[1]娄方钊.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险体制创新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6(9)

[2]于明霞, 邓宇.人口老龄化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2)

论文作者:王碧莹

论文发表刊物:《青年生活》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7

标签:;  ;  ;  ;  ;  ;  ;  ;  

老龄化背景下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探究论文_王碧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