吲哚美辛栓解热效果观察论文_余弟旺

河南安阳市71620部队卫生队 455000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吲哚美辛栓的解热作用效果,进一步评价其疗效和用药安全性,为方便野外条件下或手术后卧床患者应用吲哚美辛栓,避免肌肉注射解热针剂(如柴胡注射液或安痛定注射液)或者药物(地塞米松注射液或者氢化可的松注射液)静脉滴注而达到直接解热的目的。方法 对2008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219例体温达38.5℃以上高热病例使用直肠给药,观察其解热的效果,总有效率达 84.36%,其中19例出现不良反应,包括轻度头痛和胃肠道反应等。结论吲哚美辛栓能有效地解除中枢性高热,尤其适用于卧床病例,但部分病例存在不良反应,临床上应用此方法比较便捷。

关键词:吲哚美辛栓;解热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我们收集2007年12月-2013年12月的5年时间内收治的219例病例资料,体温均在38.5℃以上,其中年龄在18-30岁163例,30-38岁34例,38-42岁22例。伴上呼吸道感染47例,扁桃体炎35例,单纯急性鼻炎96例,肠炎13例。

1.2治疗方法 采用湖北东信药业0.1克*10粒吲哚美辛栓对就诊的219例发热病例行纳肛治疗,所有病例体温波动在38.5℃-40.5℃,取塑料指套一只,套在食指上,取出栓剂,持栓剂下端,轻轻塞入肛门约2厘米处,一次一枚,一日一次,观察解热效果及不良反应。

2结果

2.1疗效评定 治愈 体温降至36.8℃附近,3日内体温无反弹,无精神疲惫乏力,食欲正常。好转 体温不稳定,部分病例在1h内迅速下降36.8℃附近,24h内体温又迅速上升,体温仍然波动在36.8℃-40.5℃范围内,食欲差,精神状况一般。无效 用药前后体温无明显变化。

2.2 疗效 219例患者经消炎痛栓1-7天纳肛观察治疗,154例在2h内体温降至正常,之后体温反弹;39例病例体温下降,但短时间内体温迅速上升38.5℃以上;26例用药前后体温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88.12%。其中有7例出现轻度头疼、出汗,占比3.19%,8例出现轻度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等症状,占比3.65%,其余副作用及不良反应4例,占比1.82%。具体治疗效果见附表Ⅰ,副作用及不良反应见附表Ⅱ。

3讨论

3.1吲哚美辛栓系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具有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的作用,其消炎镇痛及解热作用均与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有关。由于本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高,故临床上一般仅用其消炎镇痛作用,不单一用作一般的解热镇痛药。

3.2本治疗方法因本品经直肠给药,由直肠粘膜迅速吸收,快速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以达到迅速降低体温的效果。由于本药能迅速吸收和解热作用效果快,而且能够避免肌肉注射(如柴胡注射液或者安痛定注射液)或者静脉滴注解热药物(地塞米松注射液或者氢化可的松注射液),特别在冬季寒冷气候野外环境下肌肉注射和静脉滴注受条件限制有时很不方便,我们应用消炎痛栓纳肛治疗发热病例是一种非常便捷的给药方法。

3.3应用消炎痛栓解热虽然有部分病例发生了副作用及不良反应,总体评价解热效果良好。另外有外伤感染,上呼吸道感染、阑尾炎、肠炎等由各种致病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单用消炎痛栓有时效果不好,应配合使用有效的抗生素,以达到根治病因的目的,能收到满意的效果。本方法在野外作业不方便的条件下使用或者手术后使用,在条件充分方便的情况下一般不使用此解热方法。

论文作者:余弟旺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30

标签:;  ;  ;  ;  ;  ;  ;  ;  

吲哚美辛栓解热效果观察论文_余弟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