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师书写的历史发展与价值重估论文

论教师书写的历史发展与价值重估论文

理论

论教师书写的历史发展与价值重估

古永忠

【摘 要】 在现代科技广泛运用于教学的今天,教师书写越来越被弱化,其存在的合理性被忽视。准确界定教师书写,对其发展历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个系统盘点,并在此基础上对其价值进行重估,或许是一个解读今天教育问题的新角度。

【关键词】 教师书写;历史发展;现状与问题;价值重估;CAI

长期以来,在“亲其师,信其道”的传统观念里,很少有人去怀疑和追究教师行为的合理性。当人们的目光都盯着学生的时候,教师的书写便容易被人们忽视。现在,我们抽掉教师职业特有的光环,从历史发展及现状的角度,客观还原其真实的书写状况,并对其存在价值进行重估。

2.3.1 医护工作者职业认同的年龄差异 对医护工作者职业认同进行年龄的方差分析(见表4),结果表明:不同年龄医护工作者职业意志维度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其他维度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年龄>50岁的医护工作者职业认同程度最高,年龄≤30岁的医护工作者职业认同程度最低。

一、教师书写的界定

教师职业特殊性决定了教师与其他人员相比,是写字最多的一类人,而且教师书写显然不同于一般职业的书写,它有着更深刻的社会意义。

教师书写是指与教师职业相关的一切正式和非正式书写活动,涉及文字、数字、符号及学科图画等基本内容。它不仅仅指教师课堂教学展示环节的正式板书,也包括备课准备阶段的教案书写、课后答疑草稿式演示书写、作业试卷的批改、与家长的书信交流以及班主任给学生的评语等档案类书写。

二、教师书写的历史发展

讨论教师书写的历史发展,离不开对教师书写基本要素及教学活动各阶段的分析。

在教师书写基本要素中,黑板无疑是最具象征意义的。黑板是现代教学的主阵地,黑板的发展是科技在教学活动中应用的生动体现,是教育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课堂教学使用的黑板最早可能是源于树枝划地的随意演示,再后来,有了相对正式的演示载体沙盘和石板,直至今天形形色色的演示板材及对应的书写工具。现代意义上的黑板发展大致经历了写字类黑板、无尘类黑板、影音类黑板、交互类黑板、显像类黑板。

完全脱离板书,过分依赖课件和键盘,被所谓的程序化牵着鼻子走,教与学的灵性全被抹杀在其中,而一旦出现电脑“死机”,人脑也相应出现“死机”,教师口舌无言,手足无措,在这种鼠标教学中,教育机制及由此产生的期待和神秘的艺术魅力荡然无存。鼠标教学中的职业惰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案准备阶段。

这一阶段的教师书写活动最早主要表现为手写教案,即所谓的备课,教师在纸质的专用备课本上按格式要求写下课堂教学的相关内容,包括教学目的、课时、教具、教学方法、重难点及其突破、课后作业等。因受时代技术所限,这一过程最早还辅有刻蜡纸、幻灯片制作中的书写以及“剪刀加糨糊”式的取巧方式,电脑化办公后,键盘逐渐代替各式书写用笔、“剪刀加糨糊”让位于“拷贝下载”或“复制粘贴”,纸质的备课本也让位于无纸化备课的电子教案。其发展基本上与科技发展成果在教学上的体现与运用的逻辑一致,其趋势是从完全手工到半自动化再到全自动化的发展过程,书写逐渐式微直至完全退出。

2.课堂演示阶段。

以学科论,理科类板书大于文科类,其中,数学学科板书最多,而包括语文在内的一些文科类学科板书反而越来越少,甚至是零板书;以年级论,低年级的板书一般多于高年级;以师生书写比较论,教师书写大大减少,而学生的书写则不减反增。

3.作业试卷批改反馈阶段。

经过了手工批阅、作业批改的图章化、扫描电子批阅、自动批阅等阶段。起初,教师手工批阅作业或试卷,在页面上有较多书写批注、修改及评价、建议;稍后,作业试卷批改进入机械化自动化操作,如:机读卡的使用;再后,则是鼠标批改法,即在电脑上用相关程序批改扫描的学生作业或试卷。在这些教学活动中,教师基本上不需要书写,最后,连对学生日常作业的批改和检查都开始“图章化”了,即教师给学生作业上直接盖上各种各样的图章,这些图章在市场上品类丰富,应有尽有,不同学科教师均可因自己喜好和需要购买、随意选择性使用。

在现代科技的催生下,作业试卷的批改方式经历了一个从“写”到“不写”,从“批”到“查”的过程。教师的手工书写越来越少。

从教师书写的历史发展可以看出,随着科技在教学领域的广泛运用,传统的教师书写逐渐被消解。

三、教师书写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书写现状

高中学生社团原则上应该由高中学生自我管理,但是我校由于自身等各方面原因的限制,还需要学校进行正确合理的领导和引导,才能健康有序的发展。具体如下:

该阶段又可分为手写教案的黑板展示、手工书写加幻灯片结合展示以及白板加PPT或电子白板加PPT等电子课件显示阶段。这一阶段同样是一个书写逐渐式微,直至基本退出的发展趋势。起初,教师用粉笔写板书,一节课往往要写几黑板内容;稍后,则是用幻灯片部分代替手工黑板书写的内容;再后,则主要是PPT电子课件显示,偶尔穿插一点极随意的基本无设计意识的白板或电子白板书写演示(书写工具不再是粉笔,而是被称为白板笔或电子白板笔的与白板和电子白板相匹配的互补产品)。

今天,不论是备课,还是课堂教学及反馈环节,教师写字的机会均大大减少,教师书写工具异化,钢笔、粉笔以及象征意义重大的红墨水等退出舞台。PPT代替教案和板书,电子白板虚拟书写代替真实书写,图章化及电脑阅卷代替人工改作业批阅试卷,人与人之间面对面互动越来越让位于远程的交流甚至人机互动。

(二)教师书写存在的问题

1.从“演示”到“显示”。

显示,是使事先安排好的图片及文字内容,被动展现给学生看,失去了最初自由书写、“随心所欲”地演示给学生的过程,并且展示出来的文字均是千篇一律的标准化字库体,不论是图片还是文字,鼠标一点即在电子屏幕上大量迸出,而且阅读量大,切换过快,多数教师未必顾及学生实际阅读及消化时间;演示,则可以展示完整的思维路径,有生成过程和细节,而且教师书写的节奏、力量的变化、线条的宛转,等等,富于个性,让人感到亲切,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演示过程中,对写有一手好字的教师,学生亲敬有加。常识告诉我们,工整简洁、设计精良的板书,必是一个优秀教师综合素质的极佳写照。

总之,详细研究多媒体辅助教学与大学普通化学教学改革是尤为重要的。通过概述大学普通化学教学手段改革的必要性,分析多媒体的应用价值,探讨大学普通化学多媒体课件的研制,脚本撰写,课件制作,可以改革教育和学习方法,提高教学和学习成效,强化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不可否认,与传统教育形式相比,CAI 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计算机辅助教学)功能十分强大,能充分运用计算机及相关技术,对文字文本、图片音像等进行多种媒体综合处理,实现成本低廉、快捷灵活、在视听觉甚至触觉等方面全方位的人机交互交流,从而极大的解放教学生产力,激发广大师生的热情与潜力,开辟一个教与学的全新时代。然而,有一些不负责的所谓教育专家过分夸大CAI的作用,就此断定CAI的运用宣告了教师职业的没落。

人工板书演示与电子图文显示固然在效率上有所不同。表面上看,后者似乎更符合所谓快节奏、大容量”的现代化教学频率,但实际上,所谓大容量,绝不是简单地指教师讲课内容的大容量,而是指教师能把更多知识“装进学生脑袋”里的大容量,这是两个概念,节奏与容量有机统一、相互制约。如果学生脑袋里仍然空空,心里茫然,那么,任何形式的“快节奏”均无意义,欲速则不达。

本文以2016年和2017年2个年度的遥感影像为例。同样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Gauss Kruger(高斯-克吕格)投影(即横圆柱正形投影),6度分带不加带号,西安1980平面直角坐标系统。由国家林业草原局统一下发,分辨率不低于5 m,采用当地生长季节(一般北方地区为6—10月,南方地区为6—12月)接收的遥感影像数据(本文中举例的沈北新区采用的是国家测绘局资源三号卫星拍摄的6、7月的遥感影像数据)。经正射校正、影像增强、波段融合等处理,并以行政县为单位进行镶嵌、裁切等操作处理为各县全域的影像。

2.CAI神话及误区。

谢天谢地,我没看清黑影是谁,估摸对方也没看清我。要是看清了对方的脸面,那就不光是尴尬,可能还有大麻烦。

研究发现,患者家庭CHE发生的概率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低收入者的就医经济风险度较大。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低收入的慢性病患者常常要么不寻求医疗服务,要么寻求廉价的不恰当的医疗服务,世界银行的研究[19]显示,在2008年,应接受而未接受住院治疗的患者中,35%是农村低收入慢性病患者,在这其中有82%的患者是由于经济困难。井珊珊等[20]的研究也指出,经济困难仍然是农村慢性病患者不去就医的重要原因。

机器就是机器,永远也不可能取代人。任何夸大机器作用的“替代论”都是庸俗而有害的。人的本质,在于创造,在于灵活,在于即兴随机应变,这是机器所不具备的,更何况教育在本质上是人与人的交流而绝非简单的人机交互,人文的关怀,人性的光辉,注定是形成一个健全人格的必要条件,而这些,不能由冷冰冰的机器带给我们。

3.机械的鼠标教学。

我们再从教学活动的三个阶段进一步讨论教师书写的历史发展情况。

知识的吸收与传授本质上是信息的交流,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离不开“听、读、说、写”等基本环节。相对而言,“听、读、说”三个环节具有非正式的特征,较难留下可供进一步研究分析的物质载体和凭证,唯“写”的环节,才具有更多现实的、过程的、物化的痕迹。前三个环节仅对应单一的耳、眼、口之类的认识器官,而写的环节可以调动更多的认知器官,前三个环节的认知成果往往需要通过写的环节最终得以体现、确证及展示。

舆论监督是公民行使监督权的一种重要形式。在转型期的中国,各种社会矛盾突出,加之互联网的推动,社会舆论如沉默多年的火山突然找到了出口,呈井喷式样态迸发。而其道德至上、联合表达和易引起轰动效应的特征又容易对被控诉对象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迫使其主动让步。因此舆论监督的有效实现是保护儿童健康权等弱势群体合法权利的重要手段。

4.令人担心的U盘学习法。

在鼠标教学法的诱导下,教师疏于书写,学生也远离了做课堂笔记的习惯,养成了“U盘学习法”,上课甚至连翻书都懒得动手,课后把教师的课件拷贝下来就完事,养成一种对电子资源的依赖心理,在这种情况下,真正的课堂学习就极为随意、漫不经心了。

四、教师书写的价值重估

第一,教师热衷于利用网络资源,从传统的“剪刀加糨糊”式的懒惰,发展为简单的下载别人现成的课件或各种试题的现代型“复制加粘贴”式的懒惰,照搬、照抄,没有自己的研究心得,没有自己亲自参与的原创性内容,教育教学注定会失去生命力;第二,打着“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的旗帜,把备课内容、课件制作简单交给学生去完成;第三,没有板书及批注解析,缺乏与学生的直接交流与沟通,对学情所知甚少,难以真正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第四,一味追求表面上的新颖、花俏、动感等效果,PPT数量太多,切换过快,文字阅读量太大,课堂上搞得热热闹闹,学生应接不暇,学生不是在听课,而是在“看课”,更没有动手的机会,教学实效难尽人意。

目前为止,包括高考在内的所有教育检测,都是以答题书写的形式为评估终端。所以,在教育科技泛滥下教师书写逐渐消弭的今天,我们对教师书写进行价值重估是非常必要的。

教师书写在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字的好坏,板书设计的科学性,曾是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志之一,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教师业务熟练程度及综合教学水平。

1.备课阶段。教师的书写可以让思考得以进一步深化,在一笔一画、逐字逐句的推敲中发现细节,让教学思路更清晰,教学策略更优化;备课阶段教师的书写是一种教师教学实践过程的自我检验,是展示课堂教学环节自信的基础。

2.教学展示阶段。良好的教师书写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完整的体验思考的逻辑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美的感知和体验的过程。教师主动大量的板书,学生勤快地配合笔记,是以前最常见也是最默契的师生配合、教学相长的方式。

此次耐药性分析表明,不同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情况各不相同,但对头孢替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均无耐药性,对阿米卡星、头孢吡肟耐药率均较低,在经验性治疗时可优先选择以上药物。肺炎克雷伯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普遍低于大肠埃希菌,可能是因为产ESBLs菌株以大肠埃希菌为主,ESBLs菌株能水解氨苄西林、氨曲南、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从而导致总体耐药率增加。虽然未发现碳青霉烯耐药菌株,但其作为治疗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14],在使用时应格外谨慎,尽量避免作为首选药物。

作为最重要的教学手段,板书在直观显示课堂的层次和结构、凝练和浓缩课堂知识、突出课堂学习的重难点、拓展学生思维、形成知识结构和引导学生确定正确的学习方法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板书将结构化的教学内容和提炼后的重点、难点书写并定格在黑板上,既可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消化教学内容,亦便于课堂记笔记和课后复习。有时候,请学生上来板书演示,然后师生一起分析讨论修改,这种其乐融融大家参与的场面,既有利于师生情感沟通,更有助于学生记忆和思维深刻性的培养。

通常情况下,有课堂勤劳严谨板书的教师,就有认真听讲、勤奋踏实的学生;有板书新颖别致的教师,就有兴趣浓厚的学生;有板书灵动简明的教师,就有机敏干练的学生。教师的板书具有极强的示范和引导作用,有利于全面展示教师综合素质,提升教师形象。

由图5可知,厌氧条件活化所得酵母菌株的自溶性比有氧条件活化所得菌株较高,但与普通活化处理相比,除NOS3N2和NOS2N3外,其余处理组差异不显著。酵母自溶过程中释放的甘露糖蛋白等胶体类物质,可提高酒样中蛋白质和酒石酸的稳定性,并与芳香化合物相互作用,提升葡萄酒酒体的饱满度。选择蛋白质合成能力强,发酵结束后能迅速自溶的酵母菌对提升起泡葡萄酒品质具有重要作用[22]。

3.教学反馈阶段。教师在批改作业和试卷中认真校注书写,尤其是在面批面改的过程中,教师耐心而认真的书写,传递的既是一种真诚的态度,更是一种严谨的工作作风。当教师“手把手”的教学生书写,当教师接过学生迷惑的笔亲自现场进行书写演示的时候,学生所体会到的除了知识的魅力之外,可能还有一份特别的信任与感动。

今天,我们对教师书写进行价值重估,并不是简单的怀旧和对现代教学技术的排斥与否定,而是在客观评价各自优劣的基础上寻找其最优结合点。一方面,我们要充分发挥CAI的直观生动、高效等优点;另一方面,我们更要警惕教育领域的唯技术论,避免夸大技术的作用而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倾向,避免照“屏”宣科,避免轻内容、重形式;轻板书、重课件;轻互动、重灌输;轻整体、重局部;轻过程、重结果;轻创造、重复制。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各种复杂的时代变局中从容应对,坚守职业阵地,永葆教学的生机与活力。

【中图分类号】 G45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5-6009(2019)21-0007-04

【作者简介】 古永忠,广东省深圳市第二高级中学(广东深圳,518055)教师,高级教师,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重大招标课题“高中汉字书写现状与对策研究”负责人,深圳中小学好课程“汉字书写”主持人。

标签:;  ;  ;  ;  ;  ;  

论教师书写的历史发展与价值重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