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硬质景观施工图设计与工程施工的控制研究论文_卞兴林

关于硬质景观施工图设计与工程施工的控制研究论文_卞兴林

摘要:近年来,硬质景观施工图设计及其施工控制问题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研究其相关课题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硬质景观设计的原则,分析了硬质景观施工图设计的表现方法,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多个角度与方面就硬质景观工程施工控制途径展开了探讨,阐述了个人对此的几点看法与认识,望有助于相关工作的实践。

关键词:硬质景观;施工图设计;施工;控制

1前言

作为硬质景观实践中的一项重要方面,对其施工图设计与施工控制的探讨占据着极为关键的地位。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对硬质景观施工图设计问题的分析与掌控力度,从而通过合理化的措施与途径,进一步优化该项施工工作的最终整体效果。

2硬质景观设计的原则

2.1空间组织立意原则

硬质景观的设计必须呼应园林绿地设计整体风格的主题,也要同绿化等软质景观相协调。不同绿地设计风格将产生不同的硬质景观配置效果,当然,城市设计和园林设计的一般规律诸如对景、轴线、节点、路径、视觉走廊、空间的开合等都是通用的。空间组织立意原则是园林绿地硬质景观设计必须遵守的原则之一,有些设计师为了获得一定的突破,寻求创新,没有良好的遵守空间组织立意原则,导致在后来的设计中,路子越走越偏,甚至没有办法施工。这样的典型案例,在现阶段的发展中存在较多,我们支持对园林绿地硬质景观设计进行一定的突破和创新,但固有的原则不能随意打破,否则只会产生较大的消极影响。

2.2体现地方特征原则

对于园林绿地硬质景观设计来说,地方的特征原则是一定要良好体现的。有些设计师认为,需要缩小南北之间的差异,互相取长补短。这种观点是正确的。但在实施的时候,也要量力而行,不能将对方的园林绿地硬质景观设计完全搬到本土来进行实施,这样就完全的违背了地方性特征的原则,会对园林绿地硬质景观设计产生较大的消极影响。如青岛“碧水蓝天白墙红瓦”体现了滨海城市的特色;海口“椰风海韵”则是一派南国风情;重庆,错落有致应是山地城市的特点。同时硬质景观还应充分利用园林要地的地形地貌特点,塑造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园林景观空间。由此可见,良好的遵循地方特征性原则,才能更好的设计园林绿地硬质景观,从而获得更大的突破。

3硬质景观施工图设计的表现方法

3.1总图部分

总图包括总平面图、总平面铺装图、总平面设施索引图等,其目的是让人对园林总体布局设计有一个全面直观的印象。下面主要介绍总平面图。总平面图着重处理园林设计和周边环境的关系,规划大致范围,必要时一般会用地红线将相对重要的地方做解释标注,以让读者更好的把握设计意图。若整体范围比较大,则可对总平面图进行分区处理,然后对每个分区做出具体合理的分析设计。

总图绘制内容大致包括以下几点:

(1)各部分定位和布局。将设计理念的总体布局反映在地块内,进行合理的定位。

(2)与周围关系的协调。使硬质景观和临近的建筑等结合在一起,并考虑路网、广场及其他构筑物的因素,设计好尺寸,使总体和谐不突兀。

(3)绝对高程及主要水景。需要给出广场以及园林主要路线的高程,还有各建筑入口处的绝对高程以及主要水景的池底控制高程。

3.2分区平面图

为了使分区平面图更明了,对比例有一定要求。分区平面图一般包括平面索引图、竖向设计图、网格定位平面图以及材料铺装平面图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平面索引图和竖向设计图

这二者目的不同。前者目的是明确设计内容,必要之处进行注释说明。后者主要是采用专业标高符号对重要的地方进行标注说明。它们共同保证设计的顺利进行。

(2)网格定位平面图

网格定位平面图主要用于工程施工定位,并选取基准点和关键点。若其外形规则,则必须表明尺寸,并说明它与周围建筑的相对关系;反之,则需要用网格定位法,利用合理的网格间距对设计元素进行定位。下图为一具体设计案例。

(3)铺装材料平面图

若要进行大面积的材料铺装,则需借助铺装材料平面图。若局部需要进行复杂设计可以进行局部放大。

3.3局部放大图

如果平面图中有比较复杂的元素并且所占面积比较小,则可使用局部放大,便于进行细化设计,比如相对独立的花坛、水景之类的设计。局部放大图也有对应的比例要求,在1:30-1:50之间,以能清晰表现设计元素为原则,同时保证整体的协调一致。局部放大图一般包括对应小区域的平面图、立体图和剖面图,它的具体位置应在对应的分区图附近。

3.4单体详图和大样图

硬质景观里的相对独立的景观称为单体,比如亭子之类的构筑物,对这类景观应当用单体详图来进行设计。与局部放大图有相通的地方,也需要平面图、立体图和剖面图等对其进行全面的展现,前两者一般置与图纸左侧,剖面图则置于立体图右侧,上下左右对齐。并且明确其尺寸和材料等。单体详图的位置一般在局部放大图之后。大样图包括通用大样图和特殊大样图。前者一般包括台阶、小路、栏杆等,其表现形式一般化。

4硬质景观设计施工中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

4.1出入口至城市干道之间路段,路面容易出现碎裂和塌陷,与干道相接处出现拱起和碎裂,损坏严重。原因是道路设计标准不当。道路一般是根据小区内车辆特点设计的,车流量和轴载较城市干道小,而在出入口外常有不进入景观区的车辆停靠,使车流量增大,同时干道上错车或掉头等原因,也会使其受到重车的碾压,造成道路超负荷运行。改进措施:①设计中将这段道路按实际车流情况或按相连干道的标准设计和施工;②在与干道的交接处设变形缝。沥青混凝土路面可加铺平石与干道的路缘石相连,两石间留适当的缝隙;③现浇混凝土路面可在接头处用钢板留缝。缝内下部填缝板(如木纤维板、沥青橡胶嵌缝条),上部30mm~40mm填沥青橡胶等。

4.2粗糙的墙体表面污染严重,在贴面类饰面中饰面层空鼓剥落。原因主要有墙体污染主要是顶部灰尘被雨水冲刷渗入墙面引起,也有空中灰尘的附着;装饰层剥落有面层粘结不牢和基层未干透就做饰面等施工原因。改进措施:①顶面面砖铺贴尽可能减少接缝并做排水坡;顶面面砖压盖侧面面砖,避免出现朝天缝,墙面采用光滑密实材料,面砖接缝要密实。②采用砖、砌块等多孔材料砌墙时,墙脚处应做防潮层,防止地下水气进入墙身。

4.3雨后广场地面积水时间过长;局部地面和排水口周边塌陷。引起原因:广场地面不平整及没做适当的排水坡,造成排水不通畅;地面垫层不均匀密实,排水井壁没做防渗处理造成塌陷。改进措施:做好场地的找坡。较小场地应向周边找坡,较大场地分区找坡:组织好排水。做好排水口井壁和井底的防渗处理,防止外部土壤流失造成地面塌陷。除有剧烈体育活动的场地选用硬质地面外,休闲活动场地宜用透水或半透水地面,避免积水。

4.4车行道在与人行道或健康步道交口处路面出现纵向和斜向裂缝,进而下陷。这一般是由于,人行道和健康步道一般路基较薄,路面常用渗水好的材料,在交接部位雨水容易渗入车行道路基,使路基承载力降低,造成道路下沉开裂。在以后的设计中,将道路交接处的路缘石深埋,减少渗水对路基的影响;将车行道基层向人行道加宽,在交接处铺设不透水的平石或地砖。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硬质景观施工图设计及其施工控制问题的研究分析,对于其良好施工效果的取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今后的硬质景观施工图设计及施工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其关键环节与重点要素的重视程度,并注重其具体实施措施与方法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洪丹丹,黄海芳.浅析园林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施工中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J].中国住宅设施.2016(10):60-62.

[2]裘穎.现代景观设计中硬质景观材料的应用——以杭州西湖景区为例[J].中国园艺文摘.2017(01):115-116.

[3]方艳.硬质景观元素点、线、面的应用——以现代农业园区景观工程为例[J].中国园艺文摘.2016(09):88-89.

论文作者:卞兴林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4

标签:;  ;  ;  ;  ;  ;  ;  ;  

关于硬质景观施工图设计与工程施工的控制研究论文_卞兴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