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大学生语言能力研究及培养体系构建-基于“一带一路”视角论文

边境大学生语言能力研究及培养体系构建-基于“一带一路”视角论文

边境大学生语言能力研究及培养体系构建
——基于“一带一路”视角

陈 慧1,2

(1.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广西 崇左 532200;2.厦门大学 外文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5)

摘 要: 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从质上了解广西边境大学生的语言能力现状及语言需求,从而更好地构建语言能力的培养体系。要树立大语言文字观的理念,培养广西边境大学生的多语能力,从而进一步满足“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人才需求。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边境大学生;语言能力

在世界全球化的今天,语言能力直接影响着个人、民族和国家的发展。语言能力研究不但引起了学界重视,而且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2014年6 月,世界语言大会在苏州召开,刘延东副总理在大会开幕式上作了《促进语言能力提升,推动人类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讲话。众多专家学者围绕“语言能力与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这一主题,就语言能力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语言能力与语言教育创新、语言能力与国际交流合作等议题进行了认真讨论,并达成了共识:语言能力包括母语能力、国家通用语言能力、区域以及国际交流语言能力等;采取措施提升全体公民多种语言的能力,将有助于满足日益显现的全球社会需求。

国内不少学者对语言能力这一理论问题作了探讨。蔡冰探讨了语言能力的内涵[1]612-617。张强提出了科学的语言能力理论应该具备的特点,并勾画了“机能—素质—技能”三层语言能力模型,指出了语言能力研究和提升中应该关注的要点和注意的问题[2]566-578。赵雯等学者建构了大学英语“语言能力”框架,这一框架集认知能力(语言知识)、功能能力(语言技能)、策略能力(学习策略)和社会能力(思辨能力)于一体[3]15-21。还有一些学者对语言能力做了教学实证研究,如黄崇岭等学者对德语专业学生开展了一项语言能力与培养模式的相关性研究[4]223-227。白谦慧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语言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关系的实证研究[5]88-91。张日培指出:“语言生活”和“多语主义”是中国语言规划的经验总结,中国应以“一带一路”语言规划为契机,通过传播价值、设置议题和构建规制等途径参与全球语言生活管理[6]93-102。这些学者基本上都是从整体方面提出语言能力的建设问题,语言能力研究的对象没有细化。大部分的实证研究对象也是一般的大学生,没有考虑到地域和民族特点。

广西边境出门就是越南,走两步就是东盟,和“一带一路”倡议有着密切关系,“一带一路”倡议对语言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广西边境高校有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地缘优势,边境高校的大学生有很多是少数民族学生,其语言文化也有其特殊性,因而本论文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来了解并掌握广西边境大学生的语言能力,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构建广西边境高校大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体系。

一、广西边境大学生语言能力实证研究

(一) 调查对象与方法

笔者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的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使用的是自己设计的关于大学生语言能力的20 道选择题,主要调查边境大学生的语言掌握情况、母语能力、国家通用语能力、英语能力以及小语种学习意向和态度。调查对象为大一到大四的学生,采取随机调查的方式发放问卷并进行调查,被调查者共计200 人,发出去200 份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94 份。

为化肥经生产商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建议尽快颁布相关政策,对肥料生产、销售和使用进行依法规范,加强管理肥料市场准入和生产经营。有关职能部门应该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对作假肥料绝不姑息,坚决保障肥料的质量,促进化肥工业生产的良好发展。

(二)广西边境大学生语言能力基本情况分析

我军非常重视仿真训练系统在军事作战、评估和装备训练的应用。例如,在文献[5]中,完成了现有的坦克和装甲车辆已经嵌入和修改,以提供仿真训练系统功能,以提高设备的训练能力。文献[6]在不改变现有武器系统内部结构的情况下,从主战坦克的火炮系统着手进行了嵌入式改造,保证了武器装备的操作性能和手感,使实装具备嵌入式射击训练的功能。但总体来看,我军在嵌入式技术的理解与运用确与美、俄等军事强国存在一定的差距,对于系统的研究还不成体系,需要提高与进步的空间还很大。

被调查的这些大学生中,有85%的学生都喜欢小语种,12%的学生认为喜欢小语种的程度一般,3%的学生认为非常喜欢小语种,没有学生选不是很喜欢小语种。98%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学习一门小语种,2%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对于“学习小语种对您来说有哪些优势?”,87%的学生认为人无我有、就业时有优势、考公务员可以特招;9%的学生认为可以用来课余的娱乐;4%的学生认为是考研捷径。经调查发现32%的学生想学泰语;28%的学生想学越南语;25%的学生想学法语;8%的学生想学日语;4%的学生想学日语;3%的学生想学俄语; 2%的学生想学德语。在“您愿意花多少时间在小语种学习上?”这个问题上,74%的学生愿意花更多时间;12%的学生愿意花一年的时间;9%的学生愿意花六个月的时间;5%的学生愿意花三个月的时间。当问及“您会选择哪种方式学习小语种?”时,43%的学生选择学校里的培训班;31%的学生选择自己学习;26%的学生选择外面的培训机构。

由此确定各保鲜剂最佳质量浓度分别为100g/100mL生姜汁,0.20 g/100 mL乳酸链球菌素,1.30 g/100 mL柠檬酸,0.40 g/100 mL魔芋葡甘聚糖,1.50 g/100 mL海藻酸钠,0.20 g/100 mL甘氨酸。

从以上的结果可以看出:一大半的学生对英语学习比较感兴趣,还有近一半的学生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大部分都觉得自己的英语发音不够标准,英语水平一般。在遇见老外时,大部分学生都不敢主动进行交流,担心自己说得不好,没有勇气主动跟老外交流。在英语学习中,她们遇到的最主要困难是听说方面的问题;大部分学生都不喜欢在交流时加入英语。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跟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和条件密不可分,在非英语环境下学习英语,学生平时基本没有机会用英语进行交流,甚至在英语课堂上都很少说英语,久而久之就会让学生产生一种疲惫感、挫折感甚至是厌恶感。

这里主要是调查边境大学生的方言表达能力、普通话表达能力以及英语能力。被调查的大学生中,100%的学生都能掌握方言和普通话,其中78%的学生还能掌握英语,2%的学生能掌握泰语,1%的学生能掌握越语。当涉及“主观意愿上,普通话和方言你更喜欢用哪种语言进行交流?”时,97%的学生都喜欢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只有3%的学生喜欢用方言进行交流。98%的学生认为偶尔有过用方言无法表达而用普通话代替的情况;2%的学生认为经常有用方言无法表达而用普通话代替的情况。97%的学生认为说方言让人感觉更加亲近,她们经常在家里使用方言;3%的学生经常在集市使用方言。88%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有必要提高母语能力,因为母语是本民族文化的载体,我们有传承和发扬本民族文化的职责;9%的学生认为有必要提高母语能力是因为母语能力对一个人进一步的学习至关重要;3%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提高母语能力,因为提高母语能力对自身无益处,应该把这部分时间用来学习其他技能。针对“在日常生活中,您在运用普通话交谈时,语言组织会出现逻辑混乱的情况吗?”这个问题,有23%的学生认为一直有这种情况;65%的学生认为偶尔有这种情况;7%的学生认为很少有这种情况;5%的学生认为从没有这种情况。对“您觉得在什么情况下不容易理解他人的话语?”这个问题,52%的学生觉得在别人用很晦涩的词语或引经据典的情况下;35%的学生认为在别人讲话语速很快的情况下;17%的学生认为在别人用错词语或词不达意的情况下。当问及“您认为您的普通话表达能力(口才)需要提高吗?”,46%的学生认为需要,觉得普通话表达能力体现我们的文学素养和内涵;49%的学生认为需要,觉得流利的普通话表达能力能给别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机会;3%的学生认为不需要,对自己的表达能力很有自信,不需要继续提高了;2%的学生认为不需要,实践出真知,实际行动比语言表达更重要。对于“您认为外语和母语的重要性一样吗?”,有71%的学生认为同样重要;21%的学生认为母语更重要,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不可抛;8%的学生认为外语更重要,国际化的今天,学好外语才能走向世界。

(三)广西边境大学生小语种学习意向和态度情况分析

数据显示,边境大学生都具有双语或三语甚至是多语能力,但与方言相比较而言,被调查的大学生都喜欢用普通话进行交流,而在家里则更倾向于用方言进行交流。在日常生活中用普通话进行交流时,大部分学生偶尔会出现语言组织逻辑混乱的情况;在别人用很晦涩的词语或引经据典时听不懂或不理解别人的话语,这说明大部分学生的母语能力及普通话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学生都认为有必要提高自己的母语能力,有必要提高自己的普通话表达能力,这就表明大部分学生都意识到自己的母语能力及普通话能力还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地提高自己这方面的能力。

对于英语能力的问卷调查主要设置了以下问题:(1)你对英语感兴趣吗?5%的学生特别感兴趣;54%的学生比较感兴趣;32%的学生不太感兴趣;9%的学生一点也不感兴趣。(2)你的英语发音准确吗?72%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发音一般;24%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发音总体上不错;3%的学生认为自己不会发音;1%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发音绝对标准。(3)遇见老外时,你会怎么做/想?73%的学生担心说不好,想沟通但是不敢;17%的学生会绕着走;6%的学生会主动交流,愉快地聊天;4%的学生会与老外沟通,管他听不听得懂我的英语。(4)在学习英语中,你遇到的主要困难是什么?37%的学生选口语;28%的学生选听力;21%的学生选写作;14%的学生选阅读。(5)你喜欢在与人交流时加入英语吗?27%的学生喜欢,认为这样能锻炼自己的英语口语能力;14%的学生喜欢,认为有些词语只有用非汉语才能尽其意;30%的学生不喜欢,认为这样可能显得做作;29%的学生不喜欢,认为这样可能会让其他人听不懂。

对边境大学生小语种学习意向和态度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学生都喜欢学习小语种,认为有必要学习一门小语种,因为小语种比较特殊,对将来的就业、考公务员都有优势。在选择小语种具体的语言时,大概是由于广西地处中越边境又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心位置等原因,很多学生都选择越语、泰语及法语。殊不知,要想学好一门小语种,必须花很多的时间、投入很多的精力才能真正学好。在选择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学习小语种时,大部分学生都是想通过培训班或机构的形式来学习,这说明有些学生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去学习小语种、要怎样去学习小语种,没有个人具体的学习计划。对此,我们应该给边境大学生进行具体的指导,制定相应的小语种学习计划,以便更好地提高他们小语种语言的学习能力。

二、构建广西边境大学生语言能力培养体系

为了契合“一带一路”语言能力的需求,应全面提高广西边境大学生的语言能力,树立大语言文字观的理念,从语言能力培养体系构建入手,充分发挥广西边境民族地区的多语优势,有效提高学生适应“一带一路”倡议的语言能力。通过实证研究表明多种语言能力需共同培养,培养广西边境大学生的母语能力、国家通用语能力以及外语能力,使之构成三位一体的大语言能力。作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广西边境大学生语言能力培养体系:首先,保护并培养边境地区大学生的母语能力。广西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地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心位置,是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是我国唯一与东盟既有陆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区,也是中国进入东盟最便捷的通道。在此需要充分发挥边境地区的多语优势,以便适应“一带一路”倡议的语言能力。其次,加强培养边境大学生的国家通用语能力。边境大学生虽都会说普通话,但其语言的表达能力及运用能力参差不齐。实证研究显示,广西边境大部分的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欠缺,都觉得自己有必要进一步提高国家通用语的表达能力。大学阶段,需全面提高他们这方面的能力,以适应“一带一路”倡议的需求。大学里虽开设普通话这门课程,但主要是为了应试,大学生表达及运用能力并未得到真正的提高。因此,学校还应开设相应的课程,如演讲与口才等课程或是开展一些普通话演讲或是一些国学之类的活动,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使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民族及国家认同感。最后,培养学生的外语能力。学生除了学习英语以外,还要学习一些东南亚语,如越南语、泰语等。对广西边境大学生对小语种学习意向和态度的调查研究表明:广西高校有必要给边境大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小语种的机会,以全面发展大学生的语言能力。因此学校需要改革目前的课程设置,如:在越南语和英语各专业增设或加强现代汉语与普通话、中国国情与文化、外国国情与文化、第二外语、第三外语等课程。我们要努力提高学生的普通话能力,让学生在和“一带一路”国家交往中,展示中国的语言形象。在学生主修一门外语作为专业的基础上,鼓励学生选修第二外语、第三外语。如,越南语专业学生,除了选修英语外,还可以选修法语,因为历史原因,法语在越南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因此,精通汉语、越南语的学生,兼通英语、法语,更能满足“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人才需求。

18:16:“近1 h,最大降水主要出现在富春江镇七里泷15.1 mm、蒋家埠12.7 mm,钟山乡大市11.5 mm,最大风速出现在富春江镇七里泷7级(14.6 m/s),预计今天傍晚到前半夜桐庐县部分地区仍有阵雨或雷雨天气,钟山、旧县、莪山、横村、桐君注意近一小时内的短时雷雨大风”。

结 语

语言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这需要国家、学校及个人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好这项工作。文章通过实地调查广西边境大学生对语言的具体需求,构建边境大学生的母语能力、国家通用语能力以及外语能力“三位一体”的大语言能力培养体系,以便满足“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蔡冰.“语言能力”是什么?[J].语言科学,2013(6).

[2]张强,杨亦鸣.语言能力及其提升问题[J].语言科学,2013(11).

[3]赵雯,王海啸,余渭深.大学英语“语言能力”框架的建构[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4(1).

[4]黄崇岭,石丽荣.一项语言能力与培养模式的相关性研究[J].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5]白谦慧.语言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关系的实证初探[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4(12).

[6]张日培,刘思静. “一带一路”语言规划与全球语言生活治理[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7).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891(2019)04-0144-03

收稿日期: 2019-04-25

基金项目: 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 年度C 类课题:“‘一带一路’战略视角下广西边境大学生语言能力培养体系构建与实施”(2017C440)。

作者简介: 陈慧(1983-),女,安徽祁门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厦门大学博士生,研究方向:计算机语言学及语言教育。

责任编辑:谢雪莲

标签:;  ;  ;  ;  ;  

边境大学生语言能力研究及培养体系构建-基于“一带一路”视角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