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理念的市政园林景观设计探析论文_吴凝

摘要:文章基于生态理念下的市政园林景观融入生态环保、城市绿地网络以及绿地新功能可持续设计等内容进行讨论,从城市绿化功能和基本要求入手,结合海绵城市理念进行设计的研究。以期能够对生态理念下城市绿化建设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生态环保;可持续设计;城市绿地网络;城市绿地新功能

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和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理念的结合背景下,使得现代城市中的绿化得以大力的开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市政园林景观是城市绿化与生态环境项目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建设环节之一。市政园林景观设计主要是城市区域内依据市政绿化园林景观要求利用市政园艺技术,结合多种植物的合理搭配进行地形、地貌改造、园路的科学化设计以及多种风格建筑进行精细化的搭配设计,以达到美化城市、缔造市政园林意境美的效果,实现城市居民娱乐、游览需求的满足和生活环境、自然景观的结合过程。从设计角度来讲,其必须要符合人类审美需求、价值取向、文明发展观念,结合现代化工具和技术手法进行市政园林景观的生态规划理念进行景观的研究与设计。

一、生态理念下的市政园林景观设计所应遵循的设计原则

从环境角度来讲,城市的环境因人口的高密度集中而在空间上显得较为拥挤,而且高密度的人口居住环境中涉及到大量生活垃圾、生活废水排放等多方面因素,在居住环境上的建设和优化具有一定的难度,市政园林景观设计是城市居民对自然环境的综合反应,现代景观生态涉及同时也被称为基于城市人们需求通过人力去进行自然美学景观的营造,同时也具有新价值观性质,也就是自然与人之间的合作与协调关系[1]。基于城市中人口密集程度较高以及市政公共设施建设结构较为复杂考虑,对市政园林景观设计必须要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一)合理规划城市空间

城市的市政园林景观设计要注意整体性,也就是结合实际的城市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空间因素等多方面条件的考虑,同时也要注意以居民视角进行局部空间和细节方面的分析,所融入的生态规划理念也要注意对园林环境尤其是园道绿化的整体性规划设计,在渗透生态绿化理念基础上还要结合当地的园林环境特征、地方性风俗风格进行充分的发挥,城市园林与城市绿化带的充分结合,构建出大环境下的城市绿道、城市绿网[2]。

例如厦门市滨海大道绿化设计,厦门市政府将整个滨海大道的墙壁进行了绿色植被的种植,将墙壁建设进行了“绿色粉刷”,并与地下甬道和公园相连接,使整个达到绿树、鲜花、绿草环绕,将空间做到了充分的利用,创造出了生态环保植物墙,垂直率、立体绿化网络,最大可能进行了绿色生活的还原。如图1所示:

图1:厦门滨海大道地下甬道入口绿化墙

(二)遵循节能降耗原则

生态理念下的市政园林景观设计要注意对节能降耗、生态环境保护等理念的结合设计,最大程度上利用城市环境内的环境资源,在进行市政园林景观设计时要注意对当地生态土壤、地质环境、气候条件、植物植被种类的仔细分析,以此进行各个景观区域的设计和搭配,以此对市政园林景观进行生态型设计,要能够实现就地取材,综合利用周边资源和能源,例如水环境资源、土壤资源等资源,并保持节能降耗理念进行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不但能够提高市政园林景观的地域特征利用率,还能够有效节省园林景观的维护与管理成本[3]。

例如,天津桥园“海绵城市”设计案例,采用雨水净化系统,利用土壤进行渗滤净化,通过渗滤沟、透水砖、多孔沥青车道的结合搭配设计,将雨水进行渗滤和收集使其渗透到地下,汇集在周边绿地内,达到水资源的节省和最大化利用。

(三)园林绿化的统一性

自然元素和整体性绿化原则是基于近年来我国社会迅猛发展和人类对自然环境空间不断压缩以及生态城市局部细节化设计的需求之下所作出的生态环境与景观设计。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我国城市中的自然环境逐渐压缩,自然元素也日渐减少。很多城市中的人们都只能从电视或网络媒体中看到大自然田野风光,因此,城市中的人们更加向往自然元素,对大自然和绿色环境更为苛求[4]。所以,市政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要尽最大可能融入对自然元素的添加,并从城市居民视角去设计每一个市政园林的组成部分,凸显出自然元素和绿色园道建设。

从美学和价值观角度上说,市政园林景观是反应人价值观、审美观、道德观以及人们对自然的渴望等方面的综合性心理投影,迄今为止,城市园林景观一直是人们生活与工作中的重要组成环节,是陶冶人们情操、提高人们对自然的体验效果的美好场所,生态环境对人们的心理以及身体健康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净化城市大气环境、有效改善城市水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生存体验的重要载体,城市的生态环境和绿化设计也能够体现出城市文化理念和经济水平,尤其在于市政园林景观设计、城市绿化带的规划、部分城市空间设计、市政人行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绿道设计、交通环境中的绿化设计等方面的合理性设计对于人们和城市本身来讲,都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对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也有着推动的价值[5]。

例如,宜昌市运河改造项目,在鱼塘和原有建筑基础上进行了绿化改造,设计了多重景观和绿化设施组建成为现在的运河公园,将运河公园与周边小区建筑绿化带相连,引入林丛、栈道、廊桥和亭台,使其形成别具特色的新城“生态海绵”,并设计了多重净化措施,通过多种植被的搭配进行城市中心的大气净化和水体的净化,最大水平的协调了城市的绿化效果,也增强了城市绿化的观赏性。如图2所示:

图2:宜昌运河公园改造后

二、生态理念下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要点分析

(一)结合城市原有资源基础进行合理改造

生态规划理念的内容主要包括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结合城市中环境、经济水平、自然条件等相关数据信息,并结合实际环境条件提出科学化、合理化的开发战略方案,同时融入区域性生态建设、资源使用和环境保护理念,最终达到区域经济、人口、环境以及资源方面整体性效益协调统一的目的,实现和谐稳定社会、优质居住环境、良好工作环境相融合的生态城市环境的建设[6]。

例如,上海汶水路地铁站转盘改造项目,其在原有的小转盘建筑基础上进行了绿化改造,将其融入到了区域性城市生态可持续设计当中,将绿化通道与城市绿化网连接,形成城市绿化网络。

(二)尊重自然元素合理规划城市绿地网络

事实上,城市当中的市政园林景观设计必须要能够充分的利用好城市中所蕴含的现有资源,尽量保持与当地生态系统、自然元素与人文气息的有效协调和最大化利用。在城市原有市政绿化建设设施基础上进行城市绿化网的构建,将所有局部的绿化园林、景观公园、口袋公园等现有交通绿道进行串联设计,使整个城市的绿化市政园林景观形成城市绿地网格系统,让人们无时无刻不处在绿化景观当中,视野内充满绿色[7]。

(三)科技与生态融合建设城市绿地新功能

城市园林景观的绿化设计需要融入艺术、科学、文化、生态于一体,不但能够形成功能齐全、结构合理的种群复层群落结构,合理搭配植物,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融合,还可以优化城市的环境,增强人们的生活体验,提高生活品质。功能上通过科技设施的融合为人们提供便利的服务,生态上最大程度上缓解了城市的压力,净化空气,结合“海绵城市”理念充分利用水资源[8]。

例如,海尔滨群力雨洪公园设计,将原有的城市低洼地进行了填挖处理,通过多重净化系统的建设将收集的雨水和其他水源进行了净化处理后反馈给城市进行绿化水资源供应,为城市提供了多重生态系统服务。

三、上海市中环汶水路地铁站转盘改建工程实例分析

上海市中环汶水路地铁站转盘改建工程主要是针对人员流动较为密集的地铁站口处的小广场进行了合理的改建,整个工程长度300米,宽度为120米,属于椭圆形的小转盘设计。在进行工程设计之初主要考虑乘坐地铁的居民疏散条件和交通流量疏导问题,但随着旧城区改造计划的推出和执行以及城市绿地网络设计方案综合考量之后将其纳入城市绿地网格设计环节当中,除考虑城市交通舒缓以及整个小转盘的绿化植被设计之外还要综合地铁站出口位置与空中空间的利用。

设计师充分利用其原始的小转盘空间进行了生态绿化广场的设计,整个小转盘空间得到了更加合理化的生态设计,设计师运用绿化带将其分割成为几个小空间,并使用甬道进行各个空间绿化网的连接,在绿化带中设置了多种植物的搭配,同时也融入了城市生态环境的理念,设计出天桥绿化甬道,穿插在广场与地铁站之间,如此就将单纯的隔离保护绿地结合保护功能、交通功能进行了综合公园绿地的改造,

此次改造提升设计有效缓解地铁站的早晚高峰人流量压力,也让人们能够看到不同的植被和绿化环境,让人们能够放慢脚步,享受城市中难得的自然环境,事实上,放缓生活节奏也是对人心灵上的净化和生活压力的缓解。这一设计是结合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生态城市通道绿地设计理念进行的市政园林景观绿化改造。

结束语:

结合生态理念下的城市市政园林景观设计需要通过对城市环境的实际勘察、人们需求的详细了解以及环境保护思想的充分考量,使生态与人们能够始终保持高度的对立统一性、协调性,因此,要想实现对城市市政园林景观结合生态理念的设计就必须要协调好自然生态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实现生态经济效益的完善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之间关系的高度协调,确保环境与生态的和谐统一,以提高人们在城市中的居住环境和人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斐.市政园林设计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9(33):61.

[2]杨斌.“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28):79.

[3]孙涛.“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园艺,2019,42(17):107-108.

[4]符旭.市政园林景观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现代园艺,2019(10):186-187.

[5]蔡卓伶.基于生态规划理念下的市政园林景观设计[J].居舍,2019(09):119.

[6]袁宇.基于生态规划理念下的市政园林景观设计[J].建材与装饰,2017(49):54.

[7]王彦瑞. 城镇生态下垫面重塑及宜居园林设计研究[D].天津大学,2018.

[8]于秋波,徐啸龙.市政园林景观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民营科技,2016(04):100.

论文作者:吴凝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3

标签:;  ;  ;  ;  ;  ;  ;  ;  

基于生态理念的市政园林景观设计探析论文_吴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