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微观环境提供角色体验--提高中学生价值观教育效果的思考_中学生论文

净化微观环境提供角色体验--提高中学生价值观教育效果的思考_中学生论文

净化微观环境 提供角色体验——提高中学生价值观教育实效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微观论文,实效论文,中学生论文,价值观论文,角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给予理解正确导向

现今,有些成年人在谈及当前中学生价值观的变化时,往往会摇头皱眉,表现出一种忧心忡忡而又无可奈何的神态。虽然他们没有斥之为“大逆不道”,却有着“离经叛道”的贬意。其实,这对中学生缺乏应有的理解。

当代中学生是幸福的一代同时又是困惑的一代。说其幸福,指的是在我国有哪一代中学生能过上今天这样和平、安逸、富足的生活;说其是困惑的一代,是因为他们生活在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大变革时期。首先,无形而强大的传统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通过成人社会的各方面给他们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次,经历十年动乱的父辈们,对传统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产生的不信任感和由于改革开放社会利益调整而产生的不稳定感和失落感,也给其子女——当今的中学生造成强烈的冲击。另外,优胜劣汰的社会竞争机制,现实而又尖锐地展现在中学生的面前,他们逐渐懂得不能期望继续保持其父母辈那样的一次学习终身受用、找到一项工作就可以终身就业,他们将比以前任何一代人更大程度上需要直接依靠自身的智慧、能力、勤奋去获取成功与幸福。他们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矛盾的环境之中,原有的道德价值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已失去调节功能,可是适应于社会发展新的道德价值体系尚未形成。他们缺乏相对平衡的社会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加上年龄特点,一种天然的“反叛性”使他们又不愿依附于传统的道德价值体系,这种既想成为一个传统价值体系的改革者,又难以摆脱事实上的因袭者的尴尬角色,使他们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之中。这就是当代中学生的处境。对于他们,我们是否应该给予更多一些的理解。

中学生在价值取向方面确实存在着某些迷失与不足。概括起来大致表现在如下方面:(1)他们强调自我自主意识,注重自我价值的多元追求,却把价值的主体需要与个人的主观欲求混为一谈;(2)他们热爱科学,崇尚竞争,可是又相信命运,青睐机遇,对竞争的内涵缺乏正确的认识;(3)他们对一些干部中的腐败现象和人际交往中的庸俗做法不满,可是他们自己在与同年龄人的交往中,却信奉“哥儿义气”和存在功利主义的倾向;(4)他们对社会上那些素质低下、一掷千金的“大腕”十分反感和鄙视,对现实中贫富不均的现象愤愤不平,然而,他们自己却盲目模仿别人的“超前消费”,贪图享乐;(5)他们对个体现实功利价值的追求欲望远远超过了对道德、社会理想价值的兴趣,等等。从中学生的这些充满矛盾的价值评价与价值取向,我们不难发现这跟他们在价值观念上的困惑、迷乱有着密切的关系。另外,必须指出的是,上述列举的种种表现,说到底是成人社会在价值观问题上存在的误区在中学生身上的客观反映。目前社会上消极、腐败、落后现象的存在,败坏了社会风气,危害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也对广大青少年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这不是说,我们可以无视中学生自身的原因。事实上,中学生在对待自身 发展中出现的矛盾,代际关系中的冲突以及西方的思潮、文化和生活方式等问题上,存在着幼稚和偏颇。也不是说对他们在价值观方面的迷失与不足,可以听之任之、放任自流。无论是从国家的改革发展还是从中学生个人的成长发展,都要求我们在价值观问题上,必须加强教育和予以正确指导。

分析当前中学生价值取向的现状,归纳起来主要在两个问题上存在困惑和容易产生迷误:其一,社会本位价值观与个体本位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其二,内在精神价值的实现与外在物质价值的欲求之间的关系。对于中学生价值观教育,我们应该十分明确地“导向”社会本位价值观(并不否定个人利益)和内在精神价值的实现(并不否定个人正当的物质需要)。也即是说,在今天,我们应该坚持对中学生进行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教育。这是因为,集体主义源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关系和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主张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三者利益应该统筹兼顾,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和集体利益。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对集体主义的内在要求,并不因经济体制的改革而消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计划经济相比,利益主体增多,利益差别普遍并且加大,更需要强调和倡导集体主义,将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个利益结合起来,引导和教育青少年学会和逐步自觉地正确处理好个人、集体、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

如何开展价值观教育,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在切实优化宏观教育环境的基础上,要提高实效就应抓住以下两个环节。

二、重视团体规范,净化微观环境

社会宏观环境对中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但这种影响作用是间接的而不是直接的,它要通过个体与他人的直接交往折射出来。即通过其他人的媒介(父母、教师、同学、亲友等)才进入学生个体意识和他的直接交往中。前苏联学者库兹明说:“社会条件也要通过微观环境、团体舆论、准则等特点的折射。”①所以,优化社会宏观环境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净化的微观环境。为什么在旧社会,有许多人能洁身自好、追求革命,最后成为革命者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所生活的学校或家庭或团体相对于当时的社会是一个净化的微观环境。同样,学习生活在一个良好班级集体中的学生一般都能健康成长。这不是否定社会宏观环境的影响作用,而是说明社会宏观环境要通过微观环境的各种“媒介”来起作用。根据这个原理,我们要重视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班级环境以及学生交往对象的选择指导。

净化微观环境,很重要的是形成正确的团体规范。社会心理学认为,团体规范是微观环境结构中的一个方面,是社会影响和个人行为之间的媒介因素之一,直接制约人的态度和行为。团体规范指的是一切实际影响着个人态度与行为的某一社会团体中人们共同参考原则的总和。它或者是由团体的领导者(如班主任)依据团体成员公认为最适当的情况而定出的,或者是团体内部自然而然地形成的。它一旦确立以后,对其成员的行为产生有较大的影响力,真正成为团体成员的范本、规范。恰如一位社会心理学家所说的:“要想改变个体的行为,与其从个体下手,不如从改变团队规范着手,效果会来得更大。否则,如果只是改变一个人的行为,很可能使这个人在团体中处于非常为难的境地,这个人为了不愿被团体中的多数人看成异端者,往往又恢复到原来没有改变前的行为”。②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学校的、班级的以及学生组织的正确团体规范的形成,并发挥其教育功能。大量事实表明,尽管在社会意识形态发生变化、价值观呈多元趋势的情况下,许多学校和班级,十分重视良好校风、班风建设,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使学生热爱祖国、关心集体、助人为乐,如有人违背了某个规范准则,会受到集体舆论的压力以及让本人感到内心的不安。这说明,在社会宏观环境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下,只要有一个净化的微观环境,也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价值观的形成,实际上是人按照一定的标准(包括团体规范)去衡量事物,然后根据一定价值作出行动,并逐步形成一种比较持久的信念——不照此去做会感到内心不安(信念是“形成对自己行为所应有的一种责任感”)。所以,正确团体规范的形成能够促进个体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当然,微观环境不只是指班级、学校,也指学生居住的地区、家庭、学生群体。尤其是家庭这个微观环境的净化更为重要。青少年必须在上一代人建立的价值观和创造自己的价值观之间达到某种平衡和形成某种连续性。这在社会心理学上被称为“人际关系的同一性”。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过程是寻求重新获得与家庭的一致性的过程。人际关系的同一性离不开父母的关心、教育、引导和熏陶。所以,做家长的一方面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一方面注意以平等的方式同子女之间建立起一种新型的对话关系,通过双向沟通,帮助子女认识社会,理解人生,正确处理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选择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三、加强实践环节,提供角色体验机会

社会化的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基本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大多不是通过上课而是通过实践活动得到的。实践活动最大的特点是为学生提供了多种角色承担的机会。道德的、价值的规范、准则,并不是主动地作用于人,而是需要人参与其中,通过“畅化形式”——社会交互作用传递,才能接受的。这种参与又不是被动的,而是让学生承担一定的角色。所以,作为教师或家长,一定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家庭的、同辈集体的乃至社会的活动。实践对于价值观的形成至关重要。这是因为,价值不是纯客体范畴,又非纯主体范畴,而是主体与客体关系的范畴。随着某一客体与主体之间关系的转换,同一事物对个体所具有价值也在变化。价值观则是个人对某一对象与主体的关系的看法,是衡量某一对象对于人活动所具有的意义的标准。譬如,金子对于商人来说,是可以赚钱的商品,对于一般人来说是一种装饰品,因为金子与主体人的关系不一样,它对不同人的意义标准(即价值)也不相同。在商人眼里,金子做成什么商品能赚钱,价值就越大;一般人认为,金首饰式样新颖、做工精细、别人没有,价值越高。由此可见,这种“看法”和“准则”,不是人头脑中凭空产生的,是通过人与他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才产生的。价值观就是在社会实践中人们通过相互作用而产生、形成和发展的。据此,学校开展价值观教育,必须加强实践的环节,具体地说,(1)让学生参与学校教师经过事先设计的集体活动,让他们体验、接受和自觉遵守某种“团体规范”。如有意识地让学生在教师设置的困难条件下去完成某项有益于集体的任务,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2)组织学生参与某种集体活动,并为他们提供角色承担的机会。如让学生自己设计、组织召开主题班会、由学生自己组织开展社会考察活动等。学生在这些角色承担中,不仅在能力上得到锻炼、提高,而且在与他人相互作用中修正自己某些原有的价值标准。(3)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独生子女日益增多,家长的溺爱和优越的生活条件使学生娇、骄二气严重,导致他们吃苦耐劳精神缺乏、心理十分脆弱。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把握机会,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这既可以培养他们的吃苦精神、磨炼意志,而且有利于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4)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教育作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接触了解各条战线先进模范人物,让他们参加政治的、法律的、经济的(不是经商活动)、社会救灾以及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等各种教育实践活动。对于这些社会活动,学生不但感兴趣,而且教育意义更为深刻,对学生理解价值的内涵以及形成和发展价值观帮助颇大。

概而言之,学生的价值观主要不是靠外部力量“灌”进他们头脑中去的,而主要是通过实践,即通过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发展起来。学生的价值观就是在自身与环境交互作用下“不断结构化”,也即是,学生的价值经验是不断地同化(吸收)、不断地调整(结构)以达到平衡;然后再出现新的不平衡,经过努力达到新的平衡。每完成一个过程,他们的价值观发展就产生一次飞跃,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价值观跟人的社会生活经验有着密切关系。中学生是在他们自己认识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增加社会生活经验的积累,逐渐发现和体会某些蕴含的意义,逐步学会把握世界及人自身的各种价值并作出价值判断。这时,他们已不再是停留在少年儿童时期对事物进行“是”与“非”、“真”与“假”的简单辨别上,而是开始了对“好”与“坏”、“满意”与“不满意”、“喜欢”与“不喜欢”即“值得”与“不值得”的复杂判断。在社会大变革时期,人与世界、与他人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使这种对“值得”与“不值得”的判断在内涵上得到更加丰富和深化,这就对社会生活经验的积累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中学生各自的社会生活经验的不同,就会形成各种各样、层次不一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必须看到的是,中学生的这些价值观念及价值取向,只是在他们认识世界的实践活动中获得的,他们还没有亲身参加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所以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是不全面的,对某种蕴含意义的理解也是肤浅的,因而往往容易失之全面和不够准确,甚至还会发生迷误。所以,作为学校教育应不断地给他们以教育引导,使他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步确立正确的价值观。

注释:

①〔苏〕库兹明《社会心理学》,61页;

②周振民、孙怀屏《社会心理学概论》,78页,贵州人民出版社。

标签:;  ;  ;  ;  

净化微观环境提供角色体验--提高中学生价值观教育效果的思考_中学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