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L-2R、IL-6和TNF-α表达的动态变化论文_谷凡

河南省鹤壁市鹤煤总医院心胸肿瘤外科 458000

摘要:探讨分析不同麻醉方法下行开胸手术的肿瘤患者外周血清中SIL-2R、IL-6和TNF-α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需行开胸手术的肿瘤患者18例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病种的不通过随机分组,分12例食管、贲门癌患者为甲乙组,剩余的6例肺癌患者为丙组,甲组采用吸入全麻+连续硬膜外阻滞进行麻醉,乙组静脉注入抓胺酮1~2mg.kg-1.h-1加连续硬膜外维持麻醉,丙组麻醉通乙组,并分麻醉前、切皮前后2h、术后1d、3d及5d为时间段进行对其外周血清中SIL-2R、IL-6和TNF-α的检测对比分析。结果:相比于麻醉前,实施麻醉后3组患者的IL-6和TNF-α、SIL-2R无明显变化(P>0.05),切皮后2h,3组IL-6无明显变化,丙组SIL-2R无明显变化,甲乙组则明显降低(P<0.05),且仅有甲组TNF-α明显下降(P<0.05),后续统计得出,术后第1d血清中,TNF-α无明显变化,IL-6仅乙组明显升高(P<0.05),SIL-2R明显上升达峰值(P<0.01),术后第5d得出,相比于术前水平,仅丙组SIL-2R更高(P<0.05)。结论:经我院研究得出,在对肿瘤患者进行开胸手术的治疗中,围手术期机体免疫功能抑制的主要因素是手术创伤,基于麻醉方法的不同,对应的对细胞因子影响的作用时间也不同。

关键词:肿瘤;麻醉方法;外周血清;动态变化

恶性肿瘤的发生、转归与机体免疫功能相关,相比于正常人,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更低,在其发展中,白细胞介素-6(IL-6)、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及相应的肿瘤坏死因子-A(TNF-A)倍受重视[1],基于此,我院以收治的18例患者为例,对其进行分组后在行开胸手术时结合不同的麻醉方法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对象为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需行开胸手术的肿瘤患者18例,结合病种的不通过随机分组,分12例食管、责门癌患者为甲乙组,剩余的6例肺癌患者为丙组,其中甲组男4例,女2例,平均体重为(62±3.6)kg,平均年龄为(61.8±1.2)岁,乙组男4例,女2例,平均体重为(61±6.6)kg,平均年龄为(57±4.2)岁,丙组男4例,女2例,平均体重为(59±4.8)kg,平均年龄为(57±6.2)岁,且三组在一般的资料的对比方面不具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具体治疗中,麻醉前30min肌注阿托品0.5mg,哌替啶50mg,对甲组采用吸入全麻+连续硬膜外阻滞进行麻醉,硬膜外穿刺于患者入室后选择T7-8进行,继而留置导管备用,需注意应当于全麻诱导前注入5ml2%利多卡因,全麻诱导气管内插管于测试硬膜外麻醉起效后进行,诱导药物为维库溴铵0.06~0.08mg•kg-1,2%硫喷妥钠5mg•kg-1,乙组麻醉诱导同甲组,维持麻醉则用静脉注入1~2mg•kg-1•h加连续硬膜外来进行,丙组的麻醉诱导同甲乙组,应用硬膜外连续注入0.1%氯胺酮4~5sml/h进行术后镇痛[2-3]。

1.3 观察指标 此次研究中,分麻醉前、切皮前后2h、术后1d、3d及5d为时间段进行对其外周血清中SIL-2R、IL-6和TNF-α的检测对比分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IL-6和TNF-α、SIL-2R的测定,所有样品均采用双份检测,检测方法按厂商提供的操作步骤进行。

1.4 统计学分析 我院在数据的统计分析方面运用了SPSS13.0软件,用均数±方差的形式表示计数资料,用t检验,组建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2 结果

经后续统计分析得出,相比于麻醉前,实施麻醉后3组患者的IL-6和TNF-α、SIL-2R无明显变化(P>0.05),切皮后2h,3组IL-6无明显变化,丙组SIL-2R无明显变化,甲乙组则明显降低(P<0.05),且仅有甲组TNF-α明显下降(P<0.05),后续统计得出,术后第1d血清中,TNF-α无明显变化,IL-6仅乙组明显升高(P<0.05),SIL-2R明显上升达峰值(P<0.01),术后第5d得出,相比于术前水平,仅丙组SIL-2R更高(P<0.05)。具体如下表。

3 讨论

结合以往的研究及相关治疗情况看来,作为机体免疫机能中重要的细胞因子,可溶性白细胞介素IL-6和TNF-α、SIL-2R意义重大,SIL-2R是IL-2R靶细胞膜上IL-2受体的a链,与膜白细胞介素-2受体(mIL-2R)竞争结合血液中游离IL-2,由细胞膜脱落进入血液循环,继而参与机体免疫反应的调控;IL-6由多种淋巴细胞及非淋巴细胞产生,对机体损伤刺激和感染起调节作用;TNFα主要由激活的巨噬细胞产生,导致肿瘤细胞坏死是其主要活性,此外具备了免疫调节和抗感染的作用[4-5]。

本次研究中,经分组研究,相比于麻醉前,实施麻醉后3组患者的IL-6和TNF-α、SIL-2R无明显变化(P>0.05),切皮后2h,3组IL-6无明显变化,丙组SIL-2R无明显变化,甲乙组则明显降低(P<0.05),且仅有甲组TNF-α明显下降(P<0.05),后续统计得出,术后第1d血清中,TNF-α无明显变化,IL-6仅乙组明显升高(P<0.05),SIL-2R明显上升达峰值(P<0.01),术后第5d得出,相比于术前水平,仅丙组SIL-2R更高(P<0.05)。

综上,经我院研究得出,在对肿瘤患者进行开胸手术的治疗中,围手术期机体免疫功能抑制的主要因素是手术创伤,基于麻醉方法的不同,对应的对细胞因子影响的作用时间也不同。

参考文献:

[1]段雪琴,曹克刚,吴成秋.不同麻醉方法对胃癌患者围术期sIL-2R、IL-6及TNF-α的影响[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8(6):812-814.

[2]李红,唐神结.肺结核患者外周血sIL-2R、TNF-α、IFN-γ、IL-6的检测及意义[J].中国防痨杂志,2011,33(1):57-60.

[3]刘越,商文静.七氟醚、异氟醚对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血清中IL-6、TNF-α及sIL-2R浓度的影响[J].滨州医学院学报,2012,35(05):367-369.

[4]Dayer.Cachectin /Tumor necrosis factor stimulates collagenase and prostaglanding E2production by human synovial cells and dermal fibroblasts[J].J ExpM ed,1985,162:2163-2168.

[5]王茸(解放军第463医院检验科,110042).丙型肝炎患者血清sIL-2R,IL-6,IL-8,TNF-α和INF-α2a水平变化及相关性研究[J].当代医学,2010,16(07).

论文作者:谷凡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3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5

标签:;  ;  ;  ;  ;  ;  ;  ;  

SIL-2R、IL-6和TNF-α表达的动态变化论文_谷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