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吸现象”在甲状腺术后引流方法上的巧妙运用论文_沈颖

沈 颖江苏省第二中医院外科 江苏南京 210000

【摘 要】目的 探讨负压引流装置和非负压“虹吸现象”引流装置用于甲状腺术后引流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3 年1 月至2015 年6 月在我科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40 例,每组20 例,一组术后均使用负压引流装置,另一组使用非负压“虹吸现象”引流装置,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的相关指标。结果 非负压“虹吸现象”组置管时间、皮下积液、切口感染率、切口换药次数均较非负压组无明显变化(P>O.01);非负压“虹吸现象”组患者舒适度较负压组明显提高。结论 甲状腺术后引流管运用液体“虹吸现象”引流,完全达到甲状腺术后引流要求,且成本低廉,患者舒适度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甲状腺术后;负压引流装置;非负压;虹吸现象

甲状腺肿瘤为外科常见疾病,常需要手术处理。手术完毕一般需放置引流,以引流创面渗液和观察创面有无活动性出血等情况[1],从而防止术后渗血、出血积聚所引起的致命窒息,以及防止血肿形成引起术后切口感染、愈合不良[2]。传统引流管一般接负压球或其他负压装置,在术后持续负压吸引过程中,存在压力不稳定,易出现引流管不畅,且负压装置交繁琐;本文介绍非负压装置,通过液体“虹吸现象”引流方法与负压装置进行比较,得出通过“虹吸现象”的非负压引流装置在临床上使用的优越性,现报到如下:1.1一般资料:选2013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的行负压引流患者20例,非负压“虹吸现象”引流患者20例。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症、术式比较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切口引流方法:(1)负压组:颈部切口内引流管为无菌硅胶管,管长20cm,内径10mm,远端连接一次性负压吸引球,记录24h引流量时可直接更换负压球。(2)非负压“虹吸现象”组:颈部引流管与负压组一样,区别是引流管远端接一次性引流袋或一次性集尿袋,引流袋或集尿袋尽量放置距离手术切口垂直距离远一点,这样虹吸现象效果要好一点。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术后2d换药次数、引流时间、拆线时间、手术切口有无皮下积液及切口愈合情况。

1.4统计学处理:采用《实用医学统计学》中的方法对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

2.1两组病例引流效果比较:观察组的术后2d平均换药次数、引流时间、拆线时间及手术切口内有无皮下积液均无显著差异,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病例引流效果比较

3.1 讨论:甲状腺术后引流的意义:甲状腺手术是头颈外科常见手术之一,由于甲状腺血供和淋巴循环极其丰富,即使是仅行腺瘤摘除术,创面止血满意,术后也难免创面渗血渗液;再则,甲状腺紧贴附于气管,一旦创面发生积液积血或止血不完善,发生术后活动性出血,可压迫气管,导致窒息,甚至危及生命。

通畅的引流不仅有助于减压,而且可通过观察引流液的色泽和量,早期发现术后出血,及时处理[3]。负压引流具备以下优点:①术后负压持续吸引,术野创面的渗血可于第一时间引出,血液不易在胶管内凝固,可有效保持引流通畅,防止残腔可能的积液、积血,消除死腔,使组织早期复位;②负压吸引可使切口及创面的渗血全部集聚在负压瓶内,便于准确地观察引流液的性状和数量;③易保持敷料干燥,敷料吸附作用好,既可减少换药次数,又可节省敷料,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减少切口感染的机会。但是负压吸引也具有以下不足之处:①随着时间的推移,负压会由强减弱,存在负压不稳定现象,早期由于负压大,有可能使组织或血凝块吸附引流管侧孔,导致引流不畅,也可因负压过大,导致患者切口疼痛等不适。“虹吸现象”通过虹吸原理,将手术切口内积血引流到引流袋或集尿袋内,虹吸形成后,不但具有负压吸引的全部优点,而且可以克服负压吸引之不足,经济实惠,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1]薛志祥,赵学良,李晓泉.弧型小切口解剖切除甲状腺腺瘤38 例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09,46(2):60-61.[2]李小平,黄彧,禾路广,甲状腺术后引流方法的改进[J]实用医学杂志 2012,28(5);847[3]顾爱莲,王舟欢两种负压引流装置用于甲状腺术后引流的效果比较[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2A);232-233

论文作者:沈颖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29

标签:;  ;  ;  ;  ;  ;  ;  ;  

“虹吸现象”在甲状腺术后引流方法上的巧妙运用论文_沈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