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8例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治疗方法和并发症分析论文_谭小梅

湖南省长沙市康乃馨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选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238例,对这238例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在治疗工作结束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结果:采取无创、经鼻、经口以及切开等机械通气方法成功率较高,死亡率较低。且采用经鼻以及切开两种机械通气方法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分别为2.2%和6.7%。结论:通过选择科学的机械通气方法治疗呼吸衰竭能够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高,该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治疗方法;并发症

在临床上,呼吸衰竭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合并症,其原发疾病种类较多,例如,颅脑外伤、中毒、心力衰竭等等。患者出现呼吸衰竭的情况是非常危险的,如果治疗的不及时或者是治疗方法选择的不科学,将会严重的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甚至是直接导致患者的死亡[1]。而在治疗呼吸衰竭方面,其主要采用的是机械通气的方法,能够在短时间内稳定患者的病情,保住患者的生命。因此,在本次的研究中,针对于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疗效及其安全性进行了一次系统化的总结,现进行具体的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238例,其中男性患者130例,年龄在38岁到8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1士1.4岁。女性患者108例,年龄在32岁到8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5士1.1岁。

1.2 方法

1.2.1Ⅰ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机械通气方法

针对于Ⅰ型呼吸衰竭患者,由于其呼吸衰竭的程度较轻,很多患者具有较为清醒的意识,并且能够积极的配合相关的操作,因此,可以采用无创鼻罩连接通气的方法,这样一来对患者的伤害较小,并且能够实现较好的通气效果,并且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也会小很多,有助于确保对患者的治疗安全,确保患者病情的稳定。

1.2.2 较重呼吸衰竭患者的机械通气方法

针对于较重的呼吸衰竭患者,一般不建议采用无创鼻罩连接通气方法,需要采用经鼻气管插管法对患者进行通气,而这也是大多数呼吸衰竭患者采用的机械通气方法,该种方法的优势能够快速的作用于患者的病灶,确保患者保持呼吸的畅通,避免呼吸衰竭情况的进一步发展,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2]。

1.2.3 其他机械通气方法

除了上述介绍的两种机械通气方法之外,针对于不同呼吸衰竭的患者还可以采用经口气管插管法以及切开气管法等机械通气方法[3]。总之,在采用何种机械通气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疾病的情况而定,其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使患者能够恢复自主呼吸,实现对患者的科学治疗。

1.3 临床观察指标

对4种机械通气方法的机械通气成功率、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临床对比观察。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对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对计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在临床上,机械通气法是治疗呼吸衰竭的主要方法,对患者进行机械通气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支持患者的呼吸系统,确保患者呼吸的畅通,进而通过其他方式的治疗改善患者的原发病,使患者能够逐渐的过渡到自主呼吸的状态,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在对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过程中,其最为关键的就是对患者各项生理指标的严密监测,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能够指导医生调整治疗计划,提高治疗的效果。

在本次的临床研究中,针对于238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机械通气的方法进行治疗,其中有46例患者采用的是无创鼻罩连接通气法治疗,136例患者采用的是经鼻气管插管法治疗,37例患者采用的是经口插管法治疗,19例患者采用的是气管切开法治疗,从结果上看,每种机械通气法治疗的成功率较高。而在实际对呼吸衰竭患者治疗的过程中,选取何种机械通气方法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而定。而在本次研究中应用的4种机械通气方法的主要优势和劣势包括如下几个方面。①无创鼻罩连接通气法。该种机械通气方法的优势在于患者容易接受,对患者的影响小。劣势在于容易出现漏气以及通气不足的情况。②经鼻气管插管法。该种机械通气方法的优势是患者较为自由,可以适当的进食并且患者的耐受度较高。劣势在于管腔小患者容易出现出血的情况[4]。③经口插管法。该种机械通气方法的优势在于管径大、易吸痰,且插入容易。劣势在于容易出现移位以及患者出现不耐受的情况,尤其是针对于部分意识清醒的患者不耐受的程度更高。④气管切开法。该种机械通气方法的优势在于口径大,患者耐受度较高,且保持的时间最久,劣势在于创伤较大容易造成颈部留疤的情况,对患者日后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影响。上述4种机械通气方法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也各有其劣势,具体还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科学的选择,无论选择何种机械通气方法,其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5]。

此外,在对患者采用机械通气的方式治疗过程中,其最为危险的情况就是出现并发症,将会严重的影响到治疗的质量,甚至是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对患者非常不利。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主要存在着的并发症类型较多,例如,腹胀、口干、皮下气肿、切口感染、破裂出血等等。当出现并发症的时候,需要及时的对其处理,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6]。

总之,在针对于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治疗的过程中,根据患者实际呼吸衰竭的严重程度,采取科学的机械通气方法,能够提高治疗的成功率,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稳定患者的病情,使患者能够逐渐的过渡到自主呼吸,提高治疗的效果,促进患者疾病的快速康复。

参考文献:

[1] 钮善福.提倡实行个体化保护性机械通气[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1,14(03):224-225.

[2] 朱蕾.怎样施行“序贯”机械通气?[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4,01(03):302-303.

[3] 谢应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治疗体会[J].中国基层医药.2015,01(04):114-115.

[4] 陈志萍.有创通气治疗呼吸衰竭后人工气道 [J].临床肺科杂志.2014,02(01):232-333.

[5] 宋晓玲,李萍.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 [J].临床肺科杂志.2012,11(02):109-110.

[6] 李玉星,刘驰.呼衰病人机械通气的应用 [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14,02(04):112-113.

论文作者:谭小梅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7

标签:;  ;  ;  ;  ;  ;  ;  ;  

238例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治疗方法和并发症分析论文_谭小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