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除湿空调系统在工业厂房应用的能耗分析论文_张志涛

摘要:本文主要围绕某工厂恒温恒湿车间空调系统展开了分析,并对比了溶液除湿和常规冷凝除湿空调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的能耗。结论得出,通过理论分析,与冷凝除湿空调系统相比,在该应用案例中,应用溶液除湿空调系统具有一定的优势,不但能满足工业厂房对温湿控制较高的要求,而且节能效果较为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空调;溶液除湿;工业厂房;能耗

前言: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下,为了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我国大多数工业厂房会采用空调系统保证一定的湿度,不仅仅是为了控制室内空气的温度。现阶段表冷器冷凝除湿就是大多常规空调系统采用的方法,其可以满足除湿和降温的要求。但有时存在机器露点温度过低需要再热的不利因素。尤其是一些工业厂房,对洁净度要求较高,因为送风量较大,所以,也会加大需要的再热量。而溶液除湿可以实现水分在溶液与空气间的转移,充分利用盐溶液的吸湿性能,在除湿过程中,由于溶液的流动性,可以实现空气冷却,直接将空气处理到送风参数点。溶液除湿与冷凝除湿相比,能对机组中冷热低消的现象进行有效避免,无需将空气冷却到露点温度,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非常有利的,所以,人们越来越关注溶液除湿空调系统的发展。

1.工程概况

厂房位于某县开发区,共有两个车间,两个车间的建筑面积分别为1200平方米和500平方米;主要选择地源热泵中央空调全空气系统作为该项目的制冷系统,太阳能溶液除湿系统则为该项目的除湿系统,有效实现了温湿度的独立控制。10.15米为两车间内的吊顶高度,并采用了上供下回式的送风形式作为空调系统。恒温恒湿是两个车间的统一要求,湿度主要由溶液除湿独立控制,为45%至50%,而温度控制在(20±1)℃(可调)。

3.空气处理过程分析

下面分别对溶液除湿和传统的冷凝除湿进行了理论分析及设计,以此来选择更节能的除湿系统。冷凝除湿即表冷器冷却除湿过程,如图2所示,从车间的回风,在冷凝除湿系统的空气处理时,通过表冷器冷却除湿至状态点B(状态点B由dB和φ=95%可以确定,B点为机器露点),设计4/9度为冷凝除湿装置的冷冻水供回水温度。当湿加热至状态点C时,通过热湿比线ε将其送入室内,以此来达到循环的目的。

溶液除湿过程,如图3所示,经过溶液除湿装置,车间的回风可除湿至状态点B,在冷却过程中,通过表冷器至状态点C,随后经过热湿比线ε将其送入室内,以此来达到循环的目的。。

图2 表冷器冷却除湿过程 图3 溶液除湿过程

4.实例计算

通过地源热泵提供的冷量,在室内设计参数相同的情况下,冷凝除湿厂房内的空气,并与溶液除湿所消耗的电能比较计算出的消耗电能。

4.1分析冷凝除湿能耗

结合上述给出的条件,具体步骤如下:

(1)根据一式,对两车间的热温比进行计算。

ε=

一式中:Qs为湿负荷,每小时1kg;Q为冷负荷,kW。通过计算得出:两个车间热湿比分别为ε1=5400kJ/kg和ε2=5760kJ/kg。

(2)在两种除湿方式下,计算车间一的冷热量消耗。如图2所示,计算冷凝除湿方式,将状态C的焓值根据二式计算。

Q=Mbρ(hA-hC)/3600

二式中:车间回风量为Mb,每小时一立方米;空气密度为ρ,每立方米1kg;回风焓值为hA,kJ/kg;回风经过表冷器后的焓值则由hC表示,kJ/kg。

经过计算得出:26.1kJ/kg=hC。C点的状态点通过查焓湿图,根据热湿比及C点的焓值可得:dC=5.3g/kg,φ=60%,tC=12.5℃。

B点与C点的含湿量,根据图2可得知是相同的,且B点的状态点,在B点处理到机器露点时,可得到:hB=19kJ/kg,dB=5.3g/kg,φ=95%,tB=5.5℃。

Q冷11=Mbρ(hA-hB)/3600就是冷凝除湿所需要的冷量。

(3)式中:回风的焓值为hA,kJ/kg;回风冷凝后的焓值为hB,kJ/kg,通过计算得知:Q冷11=93.9kW。

Q热1=Mbρ(hC-hB)/3600

(4)式中:车间回风量为Mb,每小时一立方米;空气密度为ρ,每立方米1kg;回风焓值为hA,kJ/kg;回风经过表冷器后的焓值则由hC表示,kJ/kg。经过计算得知:Q热1=33.96kW。

4.2分析溶液除湿能耗

如图3所示,在溶液除湿方式中,与室内冷负荷相比,机组所需的冷量应与其一致,所以,Q冷12=60kW为溶液除湿所需的冷量。

除湿溶液的再生热量在工厂溶液除湿系统中,主要由太阳能系统提供,而辅助热源则由电热水锅炉提供。所以,Qt=ma(ha,in-ha,out)为溶液除湿需要的再生热量。

(5)式中:再生所需的热量为Qt,kW;再生器进口空气的焓值为ha,in,kJ/kg;再生器出口空气的焓值为ha,out,kJ/kg;再生器所需的新风流量为ma,kg/s。

在经过实践测量后,计算得知:ma=3.6kg/s,ha,out=127.35kJ/kg,ha,in=101.8kJ/kg。所以,Qt=92kW为再生所需的热量。

由电热水锅炉提供,取再生所需热量的40%,得到E再生=36.8kW为溶液的再生所耗电量。

两种处理方式下,2号车间的冷热量消耗,根据同理得知:Q冷21=148.87kW为冷凝除湿所需的冷量,Q热2=52.1kW为所需的再热量,Q冷22=96kW则为溶液除湿所需的冷量。

4.3分析系统综合能耗

地源热泵机组主要提供两种除湿方式的冷量,但是因为制冷温度的标准在两种除湿方式中均有不同,所以,其所对应的机组效率值COP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冷凝除湿,结合设备样本查表得知,热泵机组对应的COP等于3,而热泵机组在溶液除湿中所对应的COP则等于4.5。

两种除湿系统热泵机组的耗电量为

E=

(6)式中:空调能效比为COP,冷负荷为Q,耗电量则为E。

经过计算得出:E机组1=(93.9+148.87)/3=80.92kW为冷凝除湿热泵机组的耗电量,E机组2=(60+96)/4.5=34.67kW则为溶液除湿热泵机组的耗电量。

在工厂系统中,由电加热提供冷凝除湿的再热量,热泵循环水泵共六台,2.2KW为单台额定功率。

溶液再生系统中,各有两台浓溶液和稀溶液循环泵,再生循环泵单台额定功率为2.2KW,共有一台。所以,两种除湿方式的总耗电量通过计算可以得出:

溶液再生系统中,稀溶液与浓溶液的循环泵各2台,再生循环泵为1台,单台额定功率也为2.2kW。所以,计算得出2种除湿方式的总耗电量,分别为E溶液=34.67+36.8+2.2×6+2.2×5=95.67kW;E冷凝=80.92+33.96+52.1+2.2×6=180.18kW。

溶液除湿与冷凝除湿相比,通过计算得知,(180.18-95.67)/180.18=46.9%,可见设备运行电量消耗有了明显的减少。

如表1所示,根据上述计算过程,对比两种除湿方案的数据。

表1 对比两种除湿方案数据

5.两种系统能耗在不同工况下的分析

由表2所示,在相同的温度下,根据上述的计算过程,再设置几种不同室内湿度的情况下,对两种除湿方式的能耗情况进行分析。得出,随着对湿度要求的提高,在室内设计温度一定的情况下,与冷凝除湿方案的节能效果相比,溶液除湿方案较为明显。

表2 对比两种除湿方案在相同温度的不同湿度能耗

结束语:

综上所述,若工业厂房对温湿度精度要求较高,相比传统的冷凝除湿空调系统而言,溶液除湿空调系统无论是在室内空气品质控制还是节约能源等方面,优势较为明显。所以,将溶液除湿空调系统应用在实际工程中,具有明显的节能优势,可以满足对温湿控制较高的要求,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江亿.我国建筑能耗状况与节能重点[J].建设科技,2007,(5):26-29.

[2]周晋,杨伟,张国强.暖通空调系统节能建筑节能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江亿,李震,陈晓阳,等.溶液式空调及其应用[J].暖通空调,2004,34(11):88-98.

[4]刘晓华,李震,张涛.溶液除湿[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5]唐艺丹,刘晓华.溶液除湿空调系统在工业厂房应用的能耗分析[J].暖通空调,2010,40(4):131-135.

[6]陈晓阳,江亿,李震.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工程实践[J].暖通空调,2004,34(11):103-109.

论文作者:张志涛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  ;  ;  ;  ;  ;  ;  ;  

溶液除湿空调系统在工业厂房应用的能耗分析论文_张志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