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远县2015年暴露后狂犬病预防流行病学调查论文_唐俊

镇远县2015年暴露后狂犬病预防流行病学调查论文_唐俊

唐俊

(贵州省黔东南州镇远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贵州 黔东南 557700)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镇远县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所有的《贵州省狂犬病暴露门诊登记表》,了解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和狂犬疫苗的免疫效果,为制定狂犬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搜集2015年该县预防接种门诊狂犬病暴露人群的就诊情况及全县狂犬病发病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2015年预防接种门诊共登记狂犬病暴露人群2272例,以犬伤为主,占74.66%。暴露人群以7岁以下、14岁以上年龄组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33.9%和48.7%。职业为农民所占比例较高,为33.4%,就诊暴露者伤口得到及时有效和正确处理的占100%,疫苗注射率100%,随访及疫情报告情况显示,这些暴露者至今未出现狂犬病例,2015年出现2例狂犬病例,发病者伤口均未作正确处理,也未接种狂犬病疫苗及抗狂犬病血清等。结论:狂犬病的病死率极高。狂犬病暴露后必须正确处理伤口,并及时采取规范地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程序,以减发病的几率和风险。

【关键词】 狂犬病;暴露人群;疫苗

【中图分类号】R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0-0372-02

狂犬病(Rabies)又称疯狗病,是由弹状病毒科的狂犬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急性传染病,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为乙类传染病。狂犬病主要由携带狂犬病病毒的犬、猫等动物咬伤所致。当人被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咬伤、抓伤及舔舐伤口或粘膜后,其唾液所含病毒经伤口或粘膜进入人体,人一旦发病,没有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几乎100%死亡。暴露后处置是暴露后预防狂犬病的唯一有效手段,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及时、科学和彻底的暴露后预防处置能够避免狂犬病的发生。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分析的2272例暴露人群为笔者所在县的2015年的有狂犬病暴露史并到镇远县狂犬病暴露门诊登记、伤口处理、接种疫苗的人群。

1.2 方法

1.2.1基本情况调查:由门诊医生按照贵州省狂犬病暴露门诊登记表对就诊者进行相关信息的详细询问、检查和登记。

1.2.2暴露分级 按照卫生部《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操作指南(2007)》分级标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WHO和我国均按照暴露性质和严重程度将狂犬病暴露分为三级:

I级暴露: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

(1)接触或喂养动物

(2)完好的皮肤被舔

II级暴露: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

(1)裸露的皮肤被轻咬

(2)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或擦伤

首先用肉眼仔细观察暴露处皮肤有无破损;

当肉眼难以判断时,可用酒精擦拭暴露处,如有疼痛感,则表明伤及真皮层,皮肤存在破损(此法仅适于致伤当时测试用);

Ⅲ级暴露: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

(1)单处或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抓伤

“贯穿性”表示至少已伤及真皮层和血管,临床表现为肉眼可见出血。

(2)破损皮肤被舔

应注意皮肤皲裂、抓挠等各种原因导致的微小皮肤破损。

(3)粘膜被动物体液污染

常见情况有与家养动物亲吻、小孩大便时肛门被舔及其它粘膜被动物唾液、血液及其它分泌物污染。

2.结果

2.1 性别

2272例狂犬病暴露人群,其中男631例,女445例,男:女为1:0.7。

2.2 年龄

2272例暴露人群中<7岁771例,7岁~14岁394例,14岁以上1107例。

2.3 职业

2272例暴露人群中,农民827例,学生609例,散居儿童600,其他236例。

2.4 暴露程度

2272例暴露后伤害程度,其中I级暴露119例,占5.2%;Ⅱ级暴露1443例,占63.5%;I级暴露710例,占31.3%。

2.5 伤口处理

暴露后直接到医院处理的1877例(82.6 %)、自行处理395例(17.4%)。

2.6 伤人动物

暴露者被犬类伤害1691例(其中貌似正常犬1582例,占69.6%;可疑犬109例,占4.8%;病犬伤害7例,占0.3%)。其他574例,占25.3%。

2.7 暴露至接种时间

2272例暴露者中,暴露后24h内就诊1985例,占87.4%;72h内就诊262例,占11.5%;72h 以上就诊25例,占1.1%;。

2.8 暴露后免疫预防

用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被动免疫+狂犬疫苗主动免疫70例,占3.1%;单用狂犬疫苗主动免疫2202例,占96.9%。

2.9 就诊月份

2272例月份分布,在1月份158例,2月份143例,3月份141例,4月份199例,5月份218例,6月份244例,7月份262例,8月份271例,9月份229例,10月份162例,11月份113例,12月份132例,2272例中5~9月份居多。

2.10 发病情况 2015年发病2例,男女各1例,均为50岁以上,农民,发病后3天内死亡,病例暴露后伤口均未作正确处理,也未接种狂犬病疫苗及抗狂犬病血清等。

3.讨论

近年来,镇远县狂犬病暴露人群以犬伤为主,尤其是农村地区群众养犬猫数量增加,犬只管理不完善等因素有关。

易感人群暴露后,及时、规范地进行伤口处理是预防狂犬病的一个重要环节,若处理得当,就能大大地减少狂犬病病毒侵入人体的机会,减少该病发生。狂犬病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暴露人群及时规范处理伤口、注射狂犬病疫苗及抗狂犬病血清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实践证明其预防效果明显。另外一方面要加强和完善犬只管理,同时做好犬类动物的免疫工作,加强狂犬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宣传工作,以达到狂犬病防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操作指南(2007)》 2007年1月1日.

论文作者:唐俊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7月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9

标签:;  ;  ;  ;  ;  ;  ;  ;  

镇远县2015年暴露后狂犬病预防流行病学调查论文_唐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