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泪小管断裂36例手术治疗临床观察论文_翟东胜

外伤性泪小管断裂36例手术治疗临床观察论文_翟东胜

翟东胜

昆明市延安医院 云南 昆明 650051

【摘要】目的:总结手术治疗外伤性泪小管断裂的疗效。方法:对照组17例患者给予传统的手术治疗,治疗组19例患者给予改良后的吻合术。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外伤性泪小管断裂患者,可取得满意的疗效,值的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外伤性泪小管断裂;手术治疗;硬膜外麻醉导管;疗效

【中图分类号】R777.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surgical treatment for traumatic lacrimal tube rupture. Methods: 17 cases of the patients given the traditional surgical treatment,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used in 19 patients improved after anastomosis. Results: the control group,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66.67%, treatment group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4.1%, the treatment group therapy effect is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lacrimal canal fracture, can obtain satisfactory curative effect, the value of popularization in clinical use.

【key words】 traumatic lacrimal canal fracture; Surgical treatment; Epidural catheter; The curative effect

外伤性泪小管断裂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眼科疾病,其受伤原因主要有钝器击伤,交通事故,锐器刺伤等,外伤性泪小管断裂若不及时治疗,则会对泪液引流产生影响造成长期溢泪,患者非常痛苦,因此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在临床医学中,外伤性泪小管断裂通常选择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其目的是重新建立泪道系统,经过长期坚持治疗,能够恢复患者泪道引流功能,最终达到治疗效果。本文主要对2012年12月-2014年11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6例外伤性泪小管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36例,其中19例为男性,17例为女性;年龄18-60岁,平均41.2岁,32例患者中,29例患者为单纯性下泪小管断裂,4例患者为单纯性上泪小管断裂,3例患者为同侧上下泪小管均断裂;19例患者为左眼损伤,17例患者为右眼损伤;3例患者由锐器伤引起,11例患者由交通事故引起,17例患者由拳头击打或者钝器击打引起,5例患者由撞伤引起。将3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7例,治疗组19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征及症状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17例患者给予传统的手术治疗,即直接吻合法,治疗组19例患者给予改良后的吻合术,即确定患者的泪小管吻合与伤口缝合进行必要的处理。

1.2.1 确定泪小管断端 在手术治疗前,应详细观察患者的创伤口与创伤面,参照伤口至泪小点的距离,对泪小管泪囊侧断端位置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之后可以利用探针找出泪小管泪囊侧断端的具体位置以进一步的定位。而对于患者近泪囊侧断端,则可以利用显微镜进行仔细寻找,通过显微镜对患者内眦部皮肤伤口开始进行分层寻找,泪小管泪囊侧断端寻找是一个艰难的且复杂的工程,要经历多个层次,需要详细观察患者的生理结构特点,观察患者的主要的解剖部位等等。一般来说,泪囊侧泪小管断端所处的位置往往比附近组织低,出现较明显的凹陷,通过轻提创面后,若出现淡粉色喇叭状且为光滑的组织结构,则可以判定为泪小管断端。此时可以选择冲洗针头,向管内灌入一定量的生理盐水,若患者明显感觉其咽部有流入液体,则可以确认为泪囊侧泪小管断端。

1.2.2 插管处理 若已经确认患者泪小管断端,则可以通过患者的泪小点、泪小管残端、泪囊以及鼻泪管等实施插管,一般选择在患者泪小点位置插入外径1mm左右的硬膜外麻醉导管,通过患者泪小管颞侧断端位置处穿出,之后再由患者泪小管泪囊侧断端位置处插入,插入泪囊后应改为向下后方,插入患者的鼻泪管及鼻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确定插入导管正确后,应抽出其金属钢丝,同时选择一定量的生理盐水注入置管内,对置管所在位置进行进一步的确认,提高置管位置的准确性。

1.2.3 泪小管吻合与伤口缝合处理 对于患者泪小管断端两侧管壁及周围组织,则可以选择6-0可吸收缝线将其缝合,一般缝合前面及两侧共3针左右;对于裂伤严重的下睑内眦,则可以选择在创口内进行褥式缝合,达到牵拉固定的目的,若患者为内眦韧带断裂,则可以选择3-0丝线进行必要的加强固定。

1.3 疗效评价标准 ﹙1﹚治愈:患者泪道冲洗通畅,未出现流泪症状。﹙2﹚好转:患者泪道冲洗出现通而不畅的现象,或者虽得到有效地冲洗,但依然存在溢泪症状。﹙3﹚无效:患者泪道堵塞未得到有效的冲洗,不通畅,出现溢泪症状[1]。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6例外伤性泪小管断裂患者手术治疗后,均进行5个月的随访,对患者术后疗效进行详细的调查。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组别 治愈 好转 无效 总有效率

﹙例﹚ ﹙例﹚ ﹙例﹚ ﹙%﹚

对照组﹙n=15﹚ 5 7 5 66.67

治疗组﹙n=17﹚ 15 3 1 94.12

3 讨论

外伤性泪小管断裂常见于中青年患者,对患者的健康及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严重时可引发持续性溢泪,患者痛苦不堪,外伤性泪小管断裂通常选择手术治疗。后盾等[1]认为,外伤性泪小管断裂在进行吻合术中,要想能够成功救治泪小管断裂的患者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第一,诊断并且确定泪小管断裂的位置;第二,正确选择泪道的置管材料,确定置管固定位置;第三,准确的吻合、缝合方式以及术后的处理等因素,而手术的关键是确诊泪小管的泪囊侧断端位置,对泪小点进行插入探针就能确定泪小管侧的断端位置。朱淮成等[2]认为,可以通过探通法、直视法、注液法等找出泪囊侧断端。但是患者情况各不相同,因此也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才能确诊,有些患者甚至需要联合多种方法才能确定泪囊侧断端的位置。金庆新等[3]认为,外伤性泪小管手术中的缝合技巧要掌握好,对泪小管附近的环形肌肉同时进行缝合能够减少如泪小管断端哆开、瘢痕增生、组织粘连等不良反应,因此泪小管手术的缝合不需要全层缝合,只缝合部分泪小管管壁及附近组织可以取得更好效果,有效减少并发症,利于生理功能更好的恢复。

徐心灵等[4]认为,患者手术后应该进行全身使用抗生素的治疗和伤口护理,尽量预防局部发生炎症,造成伤口裂开,导致手术失败。在对患者置管期间和拔管之后都要进行定期的冲洗,使泪道保持畅通和清洁。田超伟等[5]认为,通过使用硬膜外的麻醉导管或者硅胶管对泪小管进行支架,能够使手术更加顺利的完成。手术治疗外伤性泪小管断裂在操作上相对简单、便捷、易行等,在效果上对组织的损伤很少,手术有很高的成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能够被广大患者所接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总之,对于外伤性泪小管断裂患者,尽早进行手术治疗,可取得满意的疗效,使患者免受溢泪的痛苦,应该在临床医疗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后盾,李玉珍,李秀等 .泪小管断裂吻合术及材料应用的探讨〔J〕.国际眼科杂志.2011.11﹙6﹚:1117.

〔2〕朱淮成,岳东雷,李亚明.82例外伤性下泪小管断裂鼻侧断端探查体会〔J〕医学信息.2011.24﹙7﹚:4672-4673.

〔3〕金庆新,王雁,王春梅等. 泪小管断裂吻合术56例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研究.2011.24﹙7﹚:607-608.

〔4〕徐心灵,张志才,淩家文等. 静脉留置针在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2010.17﹙4﹚:530.

〔5〕田超伟,阎锋,王雨生等. 儿童外伤性泪小管断裂17例临床分析〔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9.31﹙1﹚:65-66.

论文作者:翟东胜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下)2015年第1卷总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8/6

标签:;  ;  ;  ;  ;  ;  ;  ;  

外伤性泪小管断裂36例手术治疗临床观察论文_翟东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