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骨质疏松的原因研究论文_杨森林, 张国秋

高原骨质疏松的原因研究论文_杨森林, 张国秋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青海西宁810000)

摘要:导致骨质疏松的原因有很多,不论是哪种原因,其共同的特点就是人体中的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处于代谢失衡的状态,从而骨量的减少和骨组织结构的变化,最终形成骨质疏松。我国的西部省区地处于高原位置,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一,由于高原地区高海拔比较高、空气稀薄的特点,对于人体正常的氧吸收有很大的影响。很多学者对高原缺氧与骨质疏松患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调查,发现高原缺氧的环境对骨代谢有一定的影响,对骨形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加速骨流失的过程,从而使得正常人换上骨质疏松疾病,最终的表现是患者骨小梁结构和力学强度的变化。本篇文章主要是研究高原地区的环境与骨质疏松患者之间的联系,从而探究导致骨质疏松的原因。

关键词:高原地区;骨质疏松;高原骨质疏松原因

1 引言

目前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一直是困扰人类身体健康的一种疾病,该病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骨质量和骨密度下降,从而导致骨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进而容易引发骨折的全身性疾病。骨质疏松不仅仅是由于身体内缺少钙,还是因为人体“脏腑功能”的不足导致体内骨代谢不稳定,因此解决骨质疏松问题的重点是恢复骨代谢平衡,重建补充骨质的身体机能,提高骨密度。由此可知导致骨质疏松最主要的原因是应为骨动力不足,其主要原因是由于骨组织中有血淤、内分泌失调、营养不良、年龄及患有其他疾病五大因素。

若骨组织中有血淤会导致骨组织中血管萎缩,血液流动不通畅,营养供给不足等,从未造成骨骼代谢失衡,骨破坏大于新骨的形成,进而引发骨质疏松症;内分泌紊乱,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骨质流失过快,从而引起骨质疏松症;骨主要有钙、维生素D、蛋白质及磷等构成,若钙吸收不足时,体内骨代谢失衡,骨密度下降,从而引发骨质疏松症;随着年龄的增大,体内代谢减慢,机体内发生退化性变化,形成骨细胞活性大大降低,导致骨破坏大于骨形成,从而引起骨质疏松症;若机体内还有其他疾病如糖尿病、肝肾疾病等,也会致使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我国高原地区的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一,陆地面积约占全国的二分之一,且高原地区的环境、饮食习惯等与平原地区相差甚远,高原地区海拔高、空气含氧量低、气候寒冷干燥、紫外线照射强度高且饮用奶制品和肉类比较多,导致高原地区的平均骨密度均低于平原地区。由此可知,气候和饮食习惯等对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及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本论文主要研究高原地区环境与骨质疏松患者之间的联系,从而研究高原骨质疏松症的原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高原地区环境与骨质疏松患者之间的联系

高原地区的环境相比与平原地区具有一定的差别,其海拔比平原地区高、空气含氧量比平原第、气候比平原地区寒冷干燥且紫外线照射强度比平原强,环境中的各种因素都可能对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和生理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已有报道证实,高原环境对人类机内内分泌具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高原女性卵巢功能的影响会导致女性体内雌激素含量降低,导致血清中TNF-α和IL-6含量升高,进而加速破骨细胞形成,导致骨破坏大于新骨的形成,引起高原骨质疏松症。

2.1 高原地区空气含氧量与骨质疏松症患者之间的联系

众所周知,骨质疏松症是由于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不管是什么原因,最终导致骨细胞代谢过程中,成骨细胞的生成小于或明显小于破骨细胞的生成,致使人体内骨量小于正常生理水平和骨组织结构变化而容易引起骨折。由于高原地区空气中含氧量低,使得体内细胞所吸收的氧也相对减少,进而抑制骨细胞生成,并且加快骨细胞吸收,从而导致体内骨量减少,致使骨小梁力学强度和结构发生极大的变化,加快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马定千等对不同海拔之间骨密度的研究表明,高原地区空气缺氧直接影响了人体内组织细胞的正常代谢,整个机体为适应这种变化自身生理发生了一系列复杂的代偿性和适应性改变,从而致使骨骼以及骨骼内矿物质含量也随之改变。

2.2 高原地区紫外线照射强度与骨质疏松症患者之间的联系

维生素D能够促进细胞分化,促进胃肠道中钙元素和磷元素的吸收,由于维生素D 的这种作用,因此它对骨骼生长的作用非常复杂,因为它一方面可以促进骨的形成,另一方面也可以加速骨的吸收。对于大多数正常人而言,体内维生素D主要来自日光中的紫外线对皮肤的照射。适当的日光照射,可以改善人体内骨密度、骨代谢情况,还能预防由于维生素D缺乏而引起的骨质疏松症。

研究表明,维生素D的形成,不仅仅取决于紫外线的照射强度,还取决于紫外线的照射时间。为研究不同地区,不同海拔和不同紫外照射对人体内骨密度的影响,张智海等对深圳、北京、西藏三个地区的人骨密度使用相同的方法分别做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面深圳人的骨密度最低,北京人的骨密度最高,西藏位于两者之间。三个地区中西藏的紫外照射强度最高,深圳的紫外照射强度最低。但是调查的结果显示三个地区的骨密度并没有与日照量呈一定的线性关系。这可能是由于西藏地区海拔高,气压低且缺氧,长期生长在西藏的人民可能会由于以上原因导致骨密度低于正常水平,但是西藏强烈的紫外照射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上缺点,甚至因为紫外照射强度高,西藏地区人民的骨密度还高出了正常紫外线强度的深圳人民。由此可知,高原地区紫外线照射强度与骨质疏松症患者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3 高原骨质疏松的原因

由以上讨论可知,高原地区紫外线强度对高原骨质疏松症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其主要影响因素还是由于高原缺氧,并对其做了相应的验证。分别测定了100例在煤矿井下工作的矿工和井上工作的矿工的骨密度和尿脱氧吡啶酚水平,结果表明两组矿工的骨密度水平相差不大,无显著性差异,但是井下工作的矿工的尿脱氧吡啶酚水平明显高于井上工作的矿工,表明缺氧能够加快骨吸收。若骨吸收加快,则表明骨细胞生长与骨细胞破坏之间的平衡被打破,引起骨质疏松,从而证明高原缺氧可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4 结语

研究结果表明高原缺氧是高原骨质疏松症的重要重要原因之一,且研究高原骨质疏松的原因,可以为预防和治疗高原骨质疏松症打下良好的基础,在病因基础上根据患者自身体质进行治疗,可能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由此可知研究高原骨质疏松的原因意义重大,相关部门应该对该项研究加大支持力度,争取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徐亚莉,刘丁龙,高原.针刺对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密度、骨形态计量学的影响.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5

[2]李怀玮,李启旺,李二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高原地区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5

论文作者:杨森林, 张国秋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12月上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1

标签:;  ;  ;  ;  ;  ;  ;  ;  

高原骨质疏松的原因研究论文_杨森林, 张国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