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节区域性功能中心建设与发展战略思考论文_吴建明

奉节区域性功能中心建设与发展战略思考论文_吴建明

奉节县移民局 重庆 404600

摘要:如何将奉节建设成为长江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和区域性功能中心,已成为奉节“十三五”时期面临的重大历史课题。本文拟就如何重点突出全域旅游统领、特色产业支撑、新型城镇承载、区域中心带动“四大发展战略”,推动奉节建成区域性交通枢纽,长江三峡旅游中心和秦巴山武陵山国家扶贫区域连接带生态产业集聚中心,区域性教育事业高地、文化事业高地、卫生事业高地、体育事业高地和科技人才高地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奉节;区域性;功能;中心建设

一、突出全域旅游统领战略

一是统领全县济社会发展各项规划与全域旅游发展相一致。将县域内的资源进行梳理与分析,按“大功能相协调、小特色有区分”原则,编制奉节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对全县各类专项规划进行调整或重新编制,做到多规合一,为旅游产业留足发展空间。二是统领全县生态文明建设与全域旅游发展相适应。生态文明建设不只满足生态保护、环境优美,还应围绕旅游产业发展,从游客的视角出发,营造青山绿水、层次分明的景观效果,并完善相应的配套服务设施,满足游客观景体验需求。三是统领全县城乡建设与全域旅游发展相衔接。按景区标准整体规划和优化环境,优美景观,推进全县景观和服务景区化。以满足游客接待为中心,各项城乡建设更加关注将有吸引力的资源、产业、元素都转化为旅游新产品和新的吸引物。四是统领全县产业发展与全域旅游发展相促进。以旅游产业为核心,发挥“旅游+”综合带动功能,打破各自为阵状态,各行业融入其中,构建有价值有效率的产业集群,实现产业联动和融合,促进产业链条全域化,形成全域化旅游产品和业态,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五是统领全县政府管理资源与全域旅游发展相适合。统一整合涉旅部门行政资源,成立项目前期工作机构集中办理审批事项;打破景区内外界限,整合工商、物价、卫生、旅游等建立全县统一投诉平台,由投诉平台统一交办、督办投诉事项和评价办理结果。六是统领全县居民文明行为与全域旅游发展相协调。按照为游客营造热情好客、文明礼貌旅游环境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强化文明行为的宣传引导工作,从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中小学学生开始,不定期到景区或游客聚集区进行义务咨询或讲解服务,带动全体市民熟悉奉节文化旅游资源,主动热情为游客服务,在全县形成宣传奉节、服务游客的良好氛围;成立涉旅企业行业协会,规范涉旅经营行为,强化行业自律和严格监管。

二、突出特色产业支撑战略

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原则,实施大旅游经济战略,加快推进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构建与生态环境高度和谐的特色生态产业体系。通过培育壮大生态文化旅游业、特色生态效益农业、现代绿色生态工业、现代商贸物流业四大产业,加快推动全县产业结构调整,形成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动力。一是全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围绕建设长江经济带上的生态文化型国际旅游度假名城总体定位,重点强化旅游品牌重塑、旅游城市形象重构,着力提升旅游城市服务功能,构建旅游大格局,加快推动旅游业大发展。二是大力发展特色生态效益农业。以“大旅游经济”为引领,着力实施“互联网+特色效益农业+美丽乡村”发展新模式,着力发展“三带”特色生态效益农业,大力发展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加快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农工商旅联动融合发展。三是积极发展现代绿色生态工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坚持低碳、生态、绿色发展理念,依托库区特色优势资源,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重点发展库区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基地和中国(西部)眼镜产业基地“两大主导特色产业”,加快培育三峡库区特色生物制药产业基地和西部重要纳米材料产业基地“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渝东绿色能源产业基地、特色环保建材基地、汽车及船舶配套产业基地、特色旅游工艺品加工基地“四大传统特色产业”,构建“2+2+4”为主导的现代生态工业体系,促进产业转型集聚发展,打造库区低碳绿色制造示范基地,力争到2025年,全县工业增加值突破170亿元。四是加快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业。立足资源、区位和交通等比较优势,以连接陕南、鄂西,辐射渝东地区的区域性物流园区为支撑,重点建设15万标箱集装箱码头和1000万吨综合散装码头、物流配送(仓储)中心,建设渝东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脐橙及水果批发市场、中药材批发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工业批发市场等,到2025年,力争现代物流集散能力达到2000万吨,商贸物流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40亿元以上。

三、突出新型城镇承载战略

坚持“以产定城,产城融合”发展思路,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用大文化旅游统筹产业结构调整、产城融合发展和城镇化建设,强化县城功能核心区作用、重点小城镇节点纽带作用、一般乡镇吸纳集聚能力,形成“县城—中心镇—一般乡镇”三级新型城镇发展体系。一是科学确定城镇、农业、生态三类空间。科学把握各乡镇发展基础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按“产业跟着功能定位走、人口跟着产业走、建设用地跟着人口和产业走”原则,调整人口布局,引导重要生态功能区、脆弱敏感区人口向城镇迁移集聚,降低生态压力,推进农村人口有序就近向县城和具有发展基础和潜力的中心镇聚集。二是重点培育提高城镇承载能力。以县城为核心、兴隆旅游新城和草堂工业园区为主要功能平台、中心镇为重点、乡镇为补充,构建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特色鲜明、梯次推进、产城融合并符合奉节实际的城镇体系。三是有效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以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为牵引,以全域旅游统领新型城镇化建设,逐步强化县城功能核心区引领带动作用,完善重点小城镇节点带动功能,增强一般乡镇吸纳集聚能力,加快新农村建设,走“以人为本、空间优化、城乡共荣、产城融合、绿色生态、传承文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促进县城、中心镇、一般乡镇协调发展。

四、突出区域中心带动战略

一是区域性交通物流枢纽带动。随着交通枢纽的形成,将直接带动现代商贸物流产业,建设形成由铁路、公路、航运、航空为支撑条件,以西部新区为中心平台,建设连接陕南、鄂西,辐射渝东北周边区县的奉节物流园。建设互联网中心、线上交易中心、线下展贸中心、智能物流中心、网商园和服务中心,形成现代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到2025年,形成140亿元商贸物流业增加值。二是区域性旅游集散中心带动。建成长江三峡国际休闲度假旅游中心和长江三峡、西安、张家界“大金三角旅游区”旅游集散基地。到2025年,实现年接待游客2000万人次以上,旅游综合收入达到220亿元以上。三是区域性扶贫大通道协作带动。通过秦巴山、武陵山两大扶贫区域大通道的大合作,高速促进和带动奉节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渝东农产品加工基地(中心)、渝东生物制药基地(中心)、中国西部眼镜制造基地(中心)发展壮大。到2025年,工业增加值提高到175亿元以上。四是区域性社会事业高地带动。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和社会服务功能,建成文明宜居城市,重点建设好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科技人才五大高地,以集聚周边区域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项目流,不断增强城市发展的最大动力。五是区域性旅游消费城市带动。合理开发高中低档各类房地产,为城市的投资者、创业者、就业者、居住者,创造和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城市功能、文明舒适的宜居条件。建设多层次旅游酒店,引进国际知名酒店品牌,重点发展会议、商务、度假型高端酒店。集聚各种旅游商贸资源,提升都市旅游产业的购物、观光、休闲综合服务功能,重点发展大型商业综合体、特色购物休闲街、专业工艺品市场、中心商业游憩区、特色美食街等,全力打造购物天堂、美食之乡。充分挖掘奉节诗城文化、三国文化、三峡文化等文化内涵,培育一系列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产品,打造具有鲜明功能定位和产业支撑的文化休闲产业集聚区,集文化展示、文化娱乐、文化创意、文化体验于一体的文化休闲产业体系,打造一台高水准的影视晚会节目,不断丰富文化休闲娱乐。

论文作者:吴建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  ;  ;  ;  ;  ;  ;  ;  

奉节区域性功能中心建设与发展战略思考论文_吴建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