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布洛芬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开放疗效观察论文_崔学东

崔学东

(辽宁省沈阳市妇婴医院新生儿科 110014)

【摘要】目的 讨论研究口服布洛芬用于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开放的临床疗效与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儿科动脉导管开放患儿100例,分为联合组、常规组。其中常规组使用普通药物针对性治疗。联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布洛芬。比较两组患者动脉导管闭合率以及治疗后相关检查指标。结果 不同疗程导管开放人数比较显示联合组与常规组治疗一个疗程后闭合率联合组80%高于常规组70%;治疗两个疗程狗闭合率联合组94%高于常规组80%(P<0.05);各项指标检查结果比较显示两组治疗后各项检查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口服布洛芬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开放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促进动脉导管平滑肌收缩与闭合,提高闭合率。同时,对身体组织器官及血流不造成影响,副作用较少,不影响患儿正常成长发育,可提高治疗效率。

【关键词】布洛芬 早产儿 动脉导管开放 疗效及影响

【中图分类号】R7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2-0164-02

动脉导管开放主要是由于遗传因素造成胎儿先天血管畸形所致。一般来说,患儿多以早产儿为主。患者可表现为活动后心慌、气短或生长发育较为缓慢,部分患者可完全无表现,严重者则可出现心力衰竭。发病原因可能是由于胎儿在体内时,孕妇感受各类疾病或遭遇辐射、服用药物造成胎儿自身血管畸形。若不及时进行针对性治疗会导致肺水肿、心衰等严重并发症。及时使开放动脉导管关闭,保证患儿生命安全,健康成长是治疗的主要目的。一般来说以手术和药物治疗两种方式,药物治疗为首选[1]。本实验为研究布洛芬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开放的临床疗效与价值,特选取100例本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将实验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4月~2013年12月100例动脉导管开放患儿。男42例,女58例;平均胎龄为(32±3.1)周;出生时平均体重为(2.1±1.3)kg。所有患者均行心脏彩超等相关生理病理检查确诊。所有患者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严重损伤患者;排除窒息、出血倾向患者。按照随机的分组原则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联合组中男20例,女30例,日龄1-15天,平均(8.1±7.2)天。常规组中男18例,女32例,日龄2-12天,平均(7.4±5.6)天。所有患者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给予一般治疗包括补充营养、限制液量等常规治疗[2]。联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在患儿出生至3到7天口服布洛芬混悬液。首剂为10mg/(kg?d),第二剂与第三剂改为5mg。每种剂量药物服药时间为1天,服完所有药物后一天行心脏彩超检查。未闭合患儿继续按照以上服药方法再次进行服药,服完3剂药后一天进行心脏彩超检查。若动脉导管未闭合则记为治疗无效。

1.3 疗效观察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一个疗程及两个疗程后动脉导管未闭合人数以及相关指标检查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同疗程导管开放人数比较 联合组与常规组治疗一个疗程后闭合率联合组80%高于常规组70%;治疗两个疗程狗闭合率联合组94%高于常规组80%(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同疗程治疗后未闭合人数与闭合率比较

注:与常规组比较,P>0.05。

3 讨论

动脉导管开放一般多见于极低体重早产儿。主要与早产儿导管壁尚未发育成熟,且导管壁相对较薄,管径较大且对于前列腺素等扩血管因子较敏感有关。另外,患儿出生后由于心肌细胞较小,心肌收缩力及储备里发育尚不完全极易引发心力衰竭。因此,一旦确诊患儿出现动脉导管开放后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避免发证严重后果。过往一般使用吲哚美辛治疗导管未闭合,但其治疗同时容易使脑、肾及其他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另外还可导致少尿及消化道出血等,对患儿治疗造成不利影响,安全系数较低,目前临床使用相对较少。布洛芬可有效发挥抑制机体合成前列腺素作用,使导管平滑肌收缩,促进导管闭合[3-5]。同时,副作用相较于其他药物来说较小,因此被广泛推广至临床使用。本次实验为研究布洛芬用于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开放的疗效特将患者分为联合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实验显示使用布洛芬组患者其动脉导管闭合率显著高于普通组。同时,服用药物后其各项检查指标与普通治疗未有显著差异,说明布洛芬用于治疗本病不会患儿其他器官、组织造成影响。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使用布洛芬治疗出生时间不超过7天的患儿其导管闭合率更高。可能是由于日龄越大,肝脏对于药物的清除率也随之增高所导致。因此,医务人员在治疗时需把握时机进行治疗达到最好效果。

综上所述,布洛芬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开放疗效显著。能够有效发挥促进导管平滑肌收缩作用,使动脉导管迅速闭合。同时副作用较小,不对肾功能及其他组织产生影响。能够有效提高疾病治愈率,使患儿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 陈涵强,杨长仪,杨文庆,等.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的治疗[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1,14(7):524=530.

[2] 陈超,石文静.早产儿动脉导管开放的处理[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杂志,2011,18(4):303-306.

[3] 邵肖梅,叶鸿瑁,邱小汕.实用新生儿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534-535.

[4] 中华医学分会新生儿学组.早产儿管理指南[J].中华儿科杂志,2006 ,44(3):188-191.

[5] 沈丽,余建德,王岚.右旋布洛芬栓塞肛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必的临床研究[J].现代实用医学,2010,22(12):1381-1382.

论文作者:崔学东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4年第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2

标签:;  ;  ;  ;  ;  ;  ;  ;  

口服布洛芬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开放疗效观察论文_崔学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