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2013-2017年猩红热疫情流行特征分析论文_黄凤娟,李燕,刘丽梅,孙骏

黄凤娟 李燕 刘丽梅 孙骏

(云南省普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云南 普洱 665000)

【摘要】目的:为了解普洱市猩红热的流行特征,科学防控猩红热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性研究的方法对2013—2017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普洱市猩红热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3-2017年全市共报告猩红热581例,以7岁以下儿童为主,男:女比1.36:1,全年均有散发病例,发病以4~6月最多。结论:近年来普洱市猩红热报告发病数逐年增多,以每年的4~6月居多,托幼儿童人群为主。

【关键词】猩红热;流行特征;分析

【中图分类号】R1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7-0387-02

普洱市2012年以前猩红热报告发病率最高时5.46/10万,一直处于低流行。近年来猩红热报告发病人数逐年增加,资料显示2013—2017年(581例)比2008—2012年报告发病数(245例)增加336例,报告发病率上升137.14%。提示猩红热疫情有上升的趋势。为了解猩红热在普洱市的流行特征,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控策略,现就2013—2017年报告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采用Excel2003及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 基本情况

2013—2017年普洱市共报告猩红热581例,男335例,女246例,全年均有散发病例,4~6月较多;4~7岁年龄组人群为发病高峰。

2.2 发病年龄性别构成

报告发病581例,年龄最小的0岁,最大的25岁,0~7岁年龄组为发病高峰;男335例,女246例,男:女比1.36:1。年龄性别构成详见表1。将5年间各年龄组发病情况进行比较,各年龄组发病不全相同

3.讨论

猩红热是A组β型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后明显脱屑。冬春季节多发,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儿童最为多见[1],是法定的乙类传染病[2]。普洱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地形十分复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年相对湿度79%,月平均气温在18℃~25℃之间。从发病时间看全年均有散发病例报告,以4~6月较多,占全年发病数的46.99%[3],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学院王炳翔、王静在猩红热发病率与气象因素之间的多项式模型拟合研究中发现气象因素与疾病的发病率之间存在关联[4]。从人群和年龄分布看,普洱市猩红热发病以7岁以下年龄组为主要人群[5],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从病例报告的地区可以看出普洱市报告的猩红热病例主要集中在思茅区,思茅区是普洱市的政治文化中心,人口密度大,人员流动多;人群以托幼机构和小学学生为主,虽然目前为止普洱市未发生过学生中的猩红热爆发疫情,但监测提示学生是本病的高发人群,因此不能放松警惕,应加强托幼机构和小学校的监测,落实晨检和因病缺课追踪制度,发现病例及时报告,及时采取措施并控制疫情。

【参考文献】

[1]李兰娟、任红.传染病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3-206.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004年8月28日修订.第三条.

[3]王炳翔、王静.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学院学位论文.猩红热发病率与气象因素之间的多项式模型拟合研究.

[4]李雷雷、蒋希宏、隋霞、倪大新、金连梅、冯子健.中国2005-2011年猩红热疫情流行病学分析.中国公共卫生2012.vol.28No.6: 826-827.

[5]李羽敏、付仁仙、董升草.丽水市2004-2013年猩红热流行特征分析.上海预防医学,2014.vol.26No.6: 293-294.

作者简介:黄凤娟(1971-),女,云南省澜沧县人,副主任医师,大学专科,主要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论文作者:黄凤娟,李燕,刘丽梅,孙骏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3

标签:;  ;  ;  ;  ;  ;  ;  ;  

普洱市2013-2017年猩红热疫情流行特征分析论文_黄凤娟,李燕,刘丽梅,孙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