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济南市田园养老模式及其服务体系建设研究论文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济南市田园养老模式及其服务体系建设研究论文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济南市田园养老模式及其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葛潘潘 张嘉敏 房 旭 张雅琪

(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8)

[摘 要] 近年来,山东省济南市人口老龄化水平偏高、速度偏快,养老服务供给满足不了养老需求,且传统养老模式相较养老需求来说存在滞后性。本文以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问题和满足济南市老年群体的养老需求为目的,对济南市田园养老模式及其服务体系建设进行研究,分析济南市田园养老发展现状,提出济南市完善田园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田园养老模式;服务体系;济南市

田园养老模式是以农村闲置房屋和休闲农业产业为依托,力图建立由田园养老组织为主导,鼓励政府、社区、家庭、个人等多方参与,让老年人在乡村田园享受舒适居住、医疗保养、娱乐休闲的一种养老模式[1]

田园养老服务体系是一种休闲+旅游的养老系统,通过村庄整治、宅基地整理等节约的建设用地,通过入股、联营等方式,重点支持乡村休闲旅游养老等产业和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新型服务体系[1]

而按照国际通行标准,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达到总人口的10%即进入老龄化社会。而早在1990年,济南市60岁以上人口比重就达到了10.01%,可见济南市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较早。截至2016年年底,济南市户籍人口60岁以上老年人为128.8万,约占全市总人口的20.3%。预计至2020年,济南市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160万,占全市总人口的25%。

1 济南市田园养老发展现状

针对济南市民政局和老龄委进行座谈访谈,以及针对养老机构、老年人群、老年人子女进行线上网络与线下实地的问卷调查,以对济南市老龄化现状、养老现状形成更加全面的认识,了解济南市养老基地建设基本状况,并得到各方参与者对于田园养老的了解程度与看法。

1.1 针对老年人群的分析

一个国家的养老观念与该国的养老保障制度安排紧密相关。对于当下正在经历社会转型的中国人而言,人们的核心养老观念并没有发生根本上的裂变,但中国人的总体养老观念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重大变迁:子代养老内涵发生变化,“独立养老”观念逐渐形成,日渐注重精神养老,更加期盼制度支持[2]。本次针对老年人口的问卷调查共160份,全部针对60岁以上群体,回收160份,有效问卷150份。此次针对老年人的调查可以得到,现在老年人的思维方式不再束缚于旧观点、旧理念,老年人都希望能安度晚年。现在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往往不能满足其心理及生理需要。而田园养老可以改变老年人现有的生活状态,并且老年人大部分对此持支持态度。由此可见,田园养老这一模式在济南市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推行田园养老已成为必然趋势。

市场调节是价值规律通过市场对经济运行和经济行为的调节,表现为价格、供求和竞争等市场机制要素之间互相作用而产生的协调效应或调适效应[4]。首先是价格机制。受到年龄和生活水平限制,济南市老年人收入水平并不是很高。因此,市场应利用其价格机制合理调节田园养老产业的价格,既能让企业盈利,又可以让老年人能消费得起。其次是供求机制。调查发现,给老年人详细讲解田园养老模式后,大多数老年人表示愿意支持这种模式。因此,市场应迎合这方面的需求,加大供给以满足消费者需要,合理增加供给使供需平衡。最后是竞争机制。在田园养老产业发展过程中,应避免一家垄断形式的出现,推进多家企业共同竞争,企业之间可以进行合作,使其互利互惠,形成良性发展。

1.2 针对老年人群子女的分析

此外,济南市还提倡建立双向的服务模式,安排专门人员进行家庭针对性照顾,实行套餐式管理让老人们有针对性的选择,使其更规范、更合理。

1.3 针对养老机构的分析

现如今,济南市有400多家养老机构,包括老年公寓、县级社会福利中心、养老互助点、城市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和敬老院。济南市养老机构种类繁多。济南市养老机构大多数分布在市区非商业中心处及城郊处,少数分布在市区繁华地段,且位于市区的养老机构老年人入住量多于位于城郊处的养老机构。现下济南市养老机构比较矛盾的点是市中心养老机构交通便利、服务较为完善,但空间不足、环境质量太差,偏远地区的养老机构空间充足、环境较好,但交通不便利、服务意识不明显。而二者的共同点是宣传力度不够,没有在受众心里建立起“花钱买养老服务”的意识。田园养老模式便是在二者之间寻求平衡点,经营场所主要集中于市郊并有独立小院,在此基础上实现交通便捷、医疗条件、医保报销和养老护理队伍建设,以方便老年人就医。同时,要增强精神文化需求建设和环境建设,做到使老年人身心愉悦。

1.4 针对济南市政府的分析

首先是针对安全问题,很多乡村传统乡土建筑因年久失修而具有极大的安全隐患,政府应在保证使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房屋改造和对田园养老的房屋安全进行严格检测,要求养老院的门窗都要有监控,至少有2位安保人员;而关于交通安全方面,考虑到老年人行动迟缓这一特点,在交通上养老区域应做到人车分流。然后是针对经济负担方面,鉴于很多老年人及子女可能负担不起,政府应进行田园养老的经济扶持,出台补助政策以降低田园养老费用。再次是针对了解程度方面,鉴于大多数人不了解田园养老的情况,政府可以大力采取通过网络和电视进行田园养老知识普及的方法,并推进通过学校教育进行渗透传播。最后是针对现实差距方面,在对田园养老项目进行设计的时候,要利用农村的自然景观彰显农村的特色,因地制宜地规划建筑。乡村有传统乡土建筑的,应在保证使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房屋改造。这样既可以保证老年人的安全,又可以保留田园乡村的特色,留住乡愁[3]

根据我国《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汽车金融公司的资金只能来源于股东资金、银行借款、同行拆借和少量债券融资。资金来源渠道的单一,使得互联网汽车金融行业的业务难以拓展和扩大,限制了其业务发展规模,不利于互联网汽车行业的发展壮大。

目前,济南市已出台一系列的政策保障体系,规划中已经定下各项养老服务设施用地。由于济南市成为社区居家养老项目的试点城市,获得了国家优惠政策,且大部分老年人的传统观念一时很难得到改变,还是秉持一种养老不离家的思想,济南市现已经将养老重心放在社区居家养老上,并为其提供福利补贴。现在济南市内的所有新建小区在土地招标时,必须按照所处街道等级及覆盖半径标准建设养老服务基地,由此解决新建小区的社区养老问题。而针对老旧小区则以区县政府为主体,利用政府资源,通过购买、租赁等手段,解决老城区的养老设施问题。

目前,济南市政府正在建立养老服务设施体系建设,其中包括基本设施建设和社会养老体系建设。基本设施建设以政府为主导,要求在每个区县内都要建立养老设施,主要针对低收入及空巢独居等需要政府关注的老人。在每个街道建立街道养老设施,新建小区内要求要有养老服务设施,保障老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社会养老体系是由社会力量运营,依靠市场,主要针对有经济能力的老人,向其提供中高端服务。

在本次针对子女群体的调查中,发放问卷235份,有效回收235份。其中,问卷内容涉及子女的基本信息、家庭养老信息、养老意愿的调查、关于养老模式的认知及田园养老意愿。根据问卷调查总体分析,为父母选择什么样的养老方式与子女的受教育程度和子女对各种养老方式的了解程度有相当大的关系。因此,要想进一步推广田园养老模式,首先要做的是在子女中宣传普及田园养老的相关知识,让子女对田园养老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实施分层服务,为不同目标人群提供相应服务,并要进一步加强医疗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适时增设心理疏导与文娱活动等服务,才能在子女群体中彻底打开田园养老的市场。

2 济南市田园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建议

2.1 政府方面

调查了解到,自2016年开始,每年济南市两会都会针对养老问题提出大量建议,这些建议达到两会提议中的50%。2018年,关于养老问题的两会提案高达34页,关于民政的所有提议总共只有65页。由此可见,目前政府相关部门对于养老问题极其重视。

2.2 市场方面

女性休闲制约是制约研究最主要的内容。实证研究显示,女性的确要比男性面临更多的制约[25],而这些制约因素带有明显的社会文化印记。照料行为的伦理观、社会对女性的性别角色期望以及严格的社会规范几乎影响着所有制约因素。

2.3 社会方面

综合本次对供给方田园养老机构与田园养老社区以及对受众老年人与子女的调查结果分析可以得出,要想大范围普及田园养老、促使田园养老的进一步发展,田园养老机构与社区方面所亟待解决的问题分别是社会舆论问题、医疗资源问题、专业护理问题、老年人精神需求问题与农村环境优化问题。第一,加强宣传,促进田园养老模式的传播,重视舆论宣传,利用电视广告、广播广告等进行传播,打开受众盲点,增强受众的了解程度。第二,加强农村医疗设施建设,解决医疗救助与医疗费用报销问题,建立“大医院+社区诊所+护理中心”的医疗资源共享合作机制,为老年人牢固构筑一道生命保障的防线。同时,应取消定点医疗机构行政审批,实行协议管理。第三,建立专业化养老护理队伍,加强护理员专业技能的培训,不仅要开出优惠条件与提供相应补贴鼓励养老护理类专业职业院校毕业生到本机构就业,也可以针对机构或社区附近有养老意愿的农民组织开展养老护理员培训。第四,加强对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关注,办好老年文化活动中心,并不断完善满足老年人精神需求功能的设施,主要包括排练舞台、锻炼场地、科普画廊、电视、图书报刊、知识讲座和老年大学等。还可以经常组织丰富的文娱活动,促进老年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第五,加强农村环境建设,凸显农村宜居环境优势,改善自身所在地区的环境,塑造田园风光、挖掘乡土文化,补齐乡村公共服务短板;在注重外部环境打造的同时,还应注重机构或社区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制定村规民约、摒除陈规陋习、创建文明家庭等活动,弘扬农耕文明和优良文化传统,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人际关系。

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再予六子养阴煎治疗,药物组成:女贞子15 g,枸杞子15 g,五味子9 g,沙苑子10 g,栀子5 g,柏子仁12 g,旱莲草15 g,生地黄12 g,山茱萸15 g,牡丹皮15 g,远志20 g,牡蛎25 g,甘草6 g。每日1剂,水煎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口服。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共1个疗程。

3 结语

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济南市人口老龄化水平明显偏高、速度偏快。针对济南市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服务供给和养老需求不平衡、传统养老模式滞后于养老需求的现状,以及已有养老模式研究对田园养老关注不足而无法满足实践需要的现实要求,本文对济南市田园养老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从政府、市场和社会3个角度提出济南市田园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建议。这对于缓解济南市养老压力、带给老年人更好的养老服务体验具有重要意义,关系到未来济南市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济南市的社会脆弱性[5]和促进“五化”协同发展[6]。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传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地理学研究核心,进行田园养老问题研究,可以把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作为理论基础[7],在建设田园养老模式及其服务体系过程中需注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实现自然环境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田园生态服务。

一般情况下,造成“豆腐渣”工程的原因主要在于材料选择与质量监控方面把关不严。小型农田水利现代化建设多是在相对落后地区实施,经济保障和技术支持相对落后,导致很多工程队伍在施工过程中技术上得不到正确科学的指导。盲目按照主观判断和工程材料的质量问题,导致了水利工程质量不合格和使用寿命降低等情况。

参考文献

[1]张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幸福养老田园[J].江苏农村经济,2018(1):20-23.

[2]朱海龙,欧阳盼.中国人养老观念的转变与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1):88-97

[3]济南年底养老院全部提供医护服务医院开绿色通道[N].舜网-济南时报,2018-03-29.

[4]解超尘.田园养老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的建筑规划设计探讨[J].门窗,2017(10):138.

[5]刘凯,任建兰,程钰,等.黄河三角洲地区社会脆弱性评价与影响因素[J].经济地理,2016(7):45-52.

[6]刘凯,任建兰,张存鹏.中国“五化”协同发展水平演变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6(4):27-34.

[7]刘凯,任建兰,李雅楠.基于供需视角的黄河三角洲人地关系演变[J].经济地理,2018(6):28-34.

[中图分类号] D66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9)15-35-3

基金项目: 山东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济南市田园养老的发展机制和空间布局研究”(201810445094)。

作者简介: 葛潘潘(1999—),女,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经济地理与区域发展。

标签:;  ;  ;  ;  ;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济南市田园养老模式及其服务体系建设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