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生活化教学,洋溢生命气息论文_邹渠

注重生活化教学,洋溢生命气息论文_邹渠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第三小学校 636000

摘 要: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生活化,其主旨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设计教学,教学的要求和目的也主要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内在需要为依据,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不断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强烈愿望。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 生活化教学 策略探究

小学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学生的认知水平发展还不完善,加之品德与社会学科的知识较为抽象,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如何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当前的主要教学任务。鉴于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加强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将实际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和教学内容相结合,将抽象的书面知识理论转化为生动形象的事例,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运用。充分发挥出品德与社会学科的德育作用,提高学生的核心思想道德素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一、深化课堂教学内容和生活的联系

如果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现实生活距离很远,那么怎样才能有效激发小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程知识的积极性并成功实施德育呢?这是小学高年级教师心中普遍存在的困惑。所以小学高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强调教师注重寻找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之间的连接点,深化课堂教学内容和生活的联系,这是实现生活化教学的基础和关键。如在讲解关于“旧中国被列强瓜分”的内容时,由于该知识点和学生现在的生活相去甚远,教师就可为学生介绍中国被西方列强侵略时遭受的深重灾难,让学生认识到这不仅是过去,还影响着现在的生活:就像大家去香港或澳门旅游需要办很多手续一样,由于它们回归祖国的时间不长,不能像去其他省份那样便利;且众多国宝文物被西方列强夺走,至今未归还,从而激发小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引领小学生走进生活并热爱生活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文化知识来源越来越广泛,课堂学习也只在学校生活中占据较小的比重,学生的知识有可能源自现实生活,也有可能源自杂志、报刊或网络等,接收信息的途径有很多。所以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教师应侧重指导高年级小学生从多个层面、多个渠道获取信息,并在信息的获取过程中让学生主动走进生活,以达到认知目标,形成热爱生活的态度,掌握更多信息与知识。

三、整合教学和学生的家庭生活教育

人们常说,家长如教师,教师如家长。家长和教师在教育方面往往存在兼容性,学生一般在两者言行举止的影响和感染下慢慢形成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而家庭是每一名小学高年级学生长时间接触的成长环境,且小学高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多元教学特点鲜明。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将课程教学和学生的家庭生活教育结合在一起,实施生活化的教育和教学,构建小学生的道德修养体系。所以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教师务必要整合家庭生活教育,确保德育渗透到小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教师在讲解关于“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内容时,不仅可为学生讲述自己小时候的成长历程,说明家庭对自己在道德、学习与修养等方面的教育、培养,还可为学生介绍几个历史名人所接受的家庭培养,让学生充分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引导小学生正确树立关爱父母、关心家庭的责任意识。教师还可为学生设计家庭任务,让他们回家之后观察父母关爱自己的举动、行为,切身体验父母为自己的成长所付出的汗水和努力,从而融合课堂教学与学生的家庭生活教育,深化《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主旨,提高生活化教学效果。

四、在实践与体验中统一教学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教学不能为狭隘的课堂空间所局限,更要避免纸上谈兵,要让学生大胆走出校门,走进社区、机关、工厂等场所,积极融入社会现实生活,在做中积累生活经验,实现对思想品德认知的再体验,从而形成社会生活技能,正确树立社会生活观,做到教学与生活统一、知识与行为统一。例如教师在讲解关于“诚信”的知识后就可从做入手,强化《品德与社会》教学和现实生活的关联,让学生搜集和诚信有关的名人名言、名人逸事等;并组织学生开展法庭模拟实践活动,辩论热点新闻——奶粉含肉毒杆菌,通过辩论深刻地认识诚信是多么可贵;最后还可组织学生自行编写和诚信有关的信息,将其发送给自己的朋友、亲戚等。如此一来,在做的驱动下,教师进一步打通《品德与社会》课程在教学与生活中的道路,在丰富教学资源的同时让小学高年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真实的、丰富的情感体验,和谐统一知与行。

总之,在小学思想品德的教学过程中,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将生活中的实践经验与教材内容的讲解相融合,使学生亲自参与到生活实践中体验思想品德内容的重要性,能够有效地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最终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佳明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优势及不足[J].新课程,2017,(08)。

[2]孙艺林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分析[J].好家长,2016,(09)。

[3]曹阳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优势及不足[J].文理导航,2016,(05)。

论文作者:邹渠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10月总第28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7

标签:;  ;  ;  ;  ;  ;  ;  ;  

注重生活化教学,洋溢生命气息论文_邹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