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渗透学法指导的基本原则论文_张继会

浅谈课堂渗透学法指导的基本原则论文_张继会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南街小学(710100)张继会?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小学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儿童学习。”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必须把学法作为重要的目标?来实施。要始终围绕学生这一主体,为学生的学习导好方向。课堂教?学是实施学法指导的主要阵地,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学法??怎样才能把握好学法指导的“度”,摆正导与学的关系,真正达到课?堂渗透学法指导的最终目的,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导和学辩证统一的原则?

教学是教和学的统一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学”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步骤的学;教师的“导”是在学生?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进行的。这二者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辩证统一?的。?

1.1 转变教育观念,既教知识又教方法。翻开我国的教育史,大多?沿袭的是传统的教法。即教师一节课滔滔不绝,要学生记这背那,在?实际应用中,又茫然不知所用。长次下去,学生负担过重能力甚差。?究其原因,我们走的是“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的死胡同。在教育改?革的今天,素质教育要求广大教师改变旧有的教育模式,既教知识,?又教方法,把教师教、学生听变为教师导、学生学,要为学生的学设?计教学,走一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金光大道。?

1.2 正确处理导和学的关系,防止“一头沉”。社会的发展、素质教?育和人才成长的呼唤,都要求我们改变旧有的教学程式,而要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都为学生着想。就要求教师根据实际,把握好分寸,?既不能像过去那样重教轻学,但又不能一味地研究学法指导,偏重?归纳学习方法,而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使课堂渗透学法指导又?走向另一个极端。?

2 针对性原则?

所谓针对性原则,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要学习什么?应学到?怎样的程度?向学生介绍什么学习方法?这种方法是如何操作的?每?一步都应有明确的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也就是要求教师按照知?识和学生的实际找准渗透点,灵活运用指导方法,使学生知其所以?然,并能运用此方法去学习探究同类型的新知识。?

2.1 找准渗透点,增强学法指导的针对性。作为数学课课堂,要向?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而每一节课,首先要弄清本节学什么知?识?学生运用所介绍方法如何学习的?即找准渗透点。为了完成这?一任务,教师要认真阅读课标,依据单元训练重点,确定知识要求,?同时根据学科教学内容,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实际确定渗透点。?

2.2 灵活运用指导方法,提高学法指导的针对性。在一节课中,教?师牵针,学生引线,利用介绍的方法学习知识。当学生学习了某一方?法后,在实际应用中,就应灵活应用。例如:用“多方位学习法”学习?了长方体的认识后,在后面学习正方体、圆柱等的认识时都可按这?几个步骤进行。总之,向学生介绍了某一方法后,要灵活、适时的运?用,而不能生搬硬套。?

2.3 抓典型学习问题,防止牵强附会。数学知识包括几方面的内?容。在课堂渗透学法指导时,要针对不同的知识而区别对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不是每个知识都要向学生介绍一种学习方法。例如,混合计算的教?学,学生只要明白运算顺序就行了,不必给这一过程想个名字,多此?一举。其次,根据知识的分类,抓典型学习问题。数学知识有易有难,?应针对知识和学习实际,介绍几种有助于学习的方法就行了。学生?对有代表性的、有困难的知识“攻克”了,其它知识就会轻而过之的。?

3 整体性原则?

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具体表现形式,一堂堂课构成了一门学科的知识体?系,也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一个认识过程。因此,一节课中,教师?的导,学生的学,以及练习运用,是一个整体,不能单独割裂。要把学?习过程和指导学生掌握方法的过程有机结合起来,使课堂教学流?畅、自然、有序、有度,这就是整体性原则。在教学中,如果我们不遵?循这一原则,导和学及练习的时间安排的不合理,教法和学法“不配?套”、“两张皮”,课堂节奏松散,过度生硬,东拼西凑,厚此薄彼,往往?会改变渗透学法指导的初衷,使大部分学生吃“夹生饭”,那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得不偿失的。?

4 循序渐进原则?

任何一门学科知识,都具有严密的逻辑结构,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但是,数学知识体系,并不是一堆散沙,而是有一定的结?构层次,是有序可循的。课堂教学也是如此,教师指导学生,学生用?介绍的方法来学习也是有步骤的,逐步完成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例?如,学习“角的认识”时,按五步进行:一是明确学习目标,二是指导?学生学习,三是归纳概括:直观感知———自学认识———动手画角,并?说一说每一步都做了什么?具体是怎样操作的?四是训练迁移,五是?小结条理,即引导学生说出所学方法的步骤,操作方法,从而使学习?方法条理化、具体化、程式化。?

总之,在教学中,要循序渐进,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在练习中运?用,在运用中迁移,在迁移中内化,在内化中形成求知素质,从而体?现学法指导的实效性。?

5 坚持启发式的教学原则?

“启发式”教学方法是一切教学方法的基石,离开了“启发式”,?任何教学方法都将失去它的生存能力。“启发式”作为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瑰宝,它不仅是一种方法,而且是一个教学原则和教学规律。?我们课堂渗透学法指导也一样,也应坚持启发式教学原则与积极引?导,调动学生全身心参与学习过程,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学习消化?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老师介绍的学习方法,这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也才能主动的运用学习方法去择求新?知。反之,在教学中,如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操作,归纳学习过程,而?只求简单,把学习方法直接教给学生,表面上看明了、省事,而实则,?学生只知皮毛,真正不知道应用范围和如何操作的,也就不能正确、?灵活的运用,与素质教育是背道而驰的。?

6 动力性原则?

人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学生也一样,当?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掌握了一种新的方法,必然会产生新的需求,?用这种方法还能学习什么新的知识?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不能满足这种需要,要求达到更高的水平。这个时候,我们就不能按原有的教学层次,继续扶学生前进了,要大胆放开,让?他们“摸着石头过河”,把教学推向一个新的层次,加快教学进度,激?发学生求知的内驱力,唤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我要学”的至高点。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培养他们的思维,使他们真正会学、乐学。

论文作者:张继会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教育教学导刊》2013年第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3

标签:;  ;  ;  ;  ;  ;  ;  ;  

浅谈课堂渗透学法指导的基本原则论文_张继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