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市政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水平的路径论文_邵庆琳

提高市政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水平的路径论文_邵庆琳

大庆高新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市政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制度体系不完善

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是顺利开展政工项目建设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通过对现阶段工程质量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虽然部分地方已经出台了相关市政工程管理的各项条例,但是并没有相应的措施与其配套,尤其是在管理规范方面不能满足现实需求。加之受到不完善的工程质量监管责任制度影响,市政工程管理工作存在多种不足,需要我们在客观分析其中原因的基础上逐步完善。

2.工程质量管理意识不高

(1)施工单位擅自修改施工方案

施工单位对于市政工程质量没有一个总体的概念和重视,在工程具体的施工阶段随意根据自己意愿修改方案。例如为了最大程度的节约成本、减少工人数量,缩短工程时间,随意加快工程进度,不求工程质量,这样没有任何工程质量管理意识的随意更改工程设计方案,给工程埋下了莫大安全隐患。

(2)施工单位购买质量差的建筑工程施工材料

因为质量不达标的建筑材料能带给施工单位更大的经济利润,所以施工单位为了实现一己之利,不惜购买劣质材料,导致工程整体上的质量不达标。

(3)施工单位的质量监督部门没有真实发挥其监督作用

没有守好材料检查的最后一关。没有对进入工地待用的建筑材料严格检查,对施工进度和流程进行严格把握,对竣工工程进行严格验收。即使相关的监督部门做了监督的工作,但也多是走马观花,限于形式而已,没有从根本上对工程质量加以重视,对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加以认真对待。

3.监理水平低

一般情况下,政府监管、建设企业的自我监管以及业主监管,是市政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工作的几个主要形式,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监理工程师监管工作的重要性。市政工程对技术提出较高要求,因此,在选择监理工程师时也要高度重视专业素质以及职业道德素养问题。近些年来,监理企业在工程建设行业市场上越来越普遍。但是这些建立企业并不是正规企业,不存在监理资格。通过相关调查可以发现,不具备监理资格的问题普遍存在于企业当中。这些非正规监理的企业在开展市政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工作时,制定的监理方案往往存在较大的不足,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最终引发一系列质量问题。还有部分单位虽然已经具备建立健全的监理资格,但是在开展监理工作过程中存在实权较少的问题,自身作用与价值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挥,这些都是导致我国市政工程管理质量长期得不到提升的主要因素。

4.管理人员的管理观念落后

市政工程的管理人员是管理工作的主要负责人,他们在管理方面的想法和意识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管理质量的高低。在新时期的时代背景下,一些市政工程建设企业开始意识到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并在管理人员的筛选、任命等方面更加严格,但是仍然有大部分企业并没有意识到工程管理的重要意义,对管理人员的选拔不够重视,导致一些本身不具备管理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人进入到市政工程的管理团队,最终对工程管理质量造成严重的消极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一些管理人员虽然有较强的管理意识,但是在管理观念上不能与时俱进,这也是造成管理质量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提升市政工程管理水平的几点建议

1.增强管理意识,树立先进的管理理念

由于市政工程建设企业的管理意识淡薄、管理观念落后,导致工程管理质量大幅下降,要从根本上实现管理质量的提升,就必须将重点放在思想观念的改造上,首先,企业应加强对管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使管理人员树立强烈的管理意识和与时俱进的管理观念。其次,企业应进一步加大对工程管理的投入,为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实的后盾。

2.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任何事情没有一套有效的制度作为保障,就会出现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市政工程的施工管理也是如此。尤其是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作为保障,施工管理就会无据可依,工程管理的流程也难以规范。因此,施工单位需要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对工程施工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加强管理,同时不断深化工程质量管理法规和相应的规章制度,加强施工管理岗位责任制的有效落实,对内部管理的流程不断细化,从而为工程管理的质量提供基础保障。

3.提高市政工程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中,管理人员是加强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落实的关键,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将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施工质量。为了有效增强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首先应该加强管理人员管理能力的培养,通过强化管理手段增强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方便他们对下层工作人员的工作做好合理的分配,从而确保工程的顺利施工。对于作业层的管理人员来说,还应该提升管理人员的道德修养和技术水平,增强管理人员的技术能力,例如,可以通过培训或者是开展讲座的方式加强管理人员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最后,还应该加强考核制度的实施,定期考核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最终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技能。

4.健全监督机制

针对当前市政工程施工中存在的监督机制不健全、监理水平偏低等问题,要求施工企业必须健全监督机制,进一步加强对监理单位各方面条件的考察,以选择出具备资质的正规监理单位,此外,企业还必须做好与监理单位的沟通协调工作,以便在第一时间发现和解决问题。企业还应适当放宽监理单位的监督管理权限,使其作用可以得到充分发挥,若发现监理单位存在违规行为,则应严格追究其相关责任。

结语:市政工程始终作为重点建设项目存在,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经济发展之间都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在国家整体经济发展中,市政工程同样起着总要作用。因此,针对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工作进行不断强化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可从根本上规范施工单位开展的各项工作流程。真正意义落实相关责任制度,改善传统施工中存在的多种不足。通过不断强化管理工作的方式,提升资金以及资源使用率。

参考文献:

[1]张鹏,柴磊,廖伟东.市政建筑工程质量及施工技术管理路径探索[J].四川水泥,2016(7):166.

[2]贺瑶.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提升路径探究[J].四川水泥,2016(4):145.

论文作者:邵庆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4

标签:;  ;  ;  ;  ;  ;  ;  ;  

提高市政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水平的路径论文_邵庆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