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线路常见故障与维护管理措施分析论文_洪伟

低压线路常见故障与维护管理措施分析论文_洪伟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芜湖县供电公司 安徽 241000)

摘要:低压线路的故障随着居民用电量的增加而日趋频繁,所以相应的维护管理工作也变得非常重要。本文首先分析了低压线路常见的故障,并且对故障原因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然后从内因和外因两个维度对维护管理措施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低压线路;线路故障;线路维护

我国的电线铺设工作最近几年基本完善,线路运行安全平稳。然而,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的提升,家用电器的增多,居民的生活用电量也日趋上升,这就导致了低压线路经常出现问题。为了保证给人民提供安全平稳的电力供应,同时面对供电管线优化升级还需要较长时间的现状,要从低压线路维护管理方面着手。通过有效的措施对低压线路进行预防和维护,从而降低线路出现问题的概率,提高低压线路的输电质量。

一、低压线路常见的故障分析

低压线路常见的问题非常多,主要可以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进行总结。线路故障中由于线路自身老化导致的故障属于内因,设备原因导致的运行问题也属于内因;由于自然灾害导致的线路故障属于外因,管理工作人员工作质量不过关导致的问题也属于外因。下面对这几种故障进行细致的分析。

1.线路自身的原因造成的运行故障

电路设计本来是符合大众用电需求的,但是近几年我国的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对供电的需求量迅猛增加。这就造成了人民需要的电力供应水平与当下的客观电力运输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客观分析,线路自身的原因是最为主要,原有的线路在进行高强度的电能运输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热,对电线外的绝缘皮有促进老化作用,这就导致了漏电现象的发生。严重时候可以造成电线烧毁等严重后果,给电力供应系统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威胁。

2.雷击原因造成的低压线路运行故障

自然现象也会对电线的运输工作产生不同程度的干扰,造成不同严重程度的线路故障。电闪雷鸣的天气,雷击事件能够对裸露的低压电线产生毁灭性的打击,随之而来的是大型火灾。一般的大雨和暴雨会严重冲刷地面,导致低压线路的裸露部分受到雨水的冲刷。雨水中含有一定的盐分,是一种良好的导体。这就造成了漏电现象的发生,会影响居民用电的安全。

3.设备原因造成的低压线路运行故障

低压线路主要是为居民提供用电的主要线路,而且,在线路运行的沿途上包括多种类型的电气设备,各个设备的功能也有所不同,通过这些设备的各项功能来实现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但是,如果线路上设备出现故障的话,就会造成低压线路运行的故障,例如,绝缘子破裂,会出现绝缘电阻降低、跳线、放电、脏污出现的闪络等现象;配变自身故障或工作人员操作不当而引起的弧光短路的现象;避雷器超出了使用寿命、质量不合格等未及时得到更换等,这些设备故障都会引起低压线路的运行故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管理原因造成的低压线路运行故障

运行管理是低压线路正常运行的安全保障,而在当今低压线路运行的过程中,有很多管理环节做不到位,尤其是工作人员责任心以及技术能力的低下,使得低压线路的运行管理水平较低,不能及时的发现低压线路中的断线股、磨损等缺陷,使得线路的故障不断的扩大,对低压线路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造成极大的影响。另外,在管理流程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尤其是对低压线路的运行管理存在一定的模糊性,使得管理质量较低,再加上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最终造成低压线路故障的频繁发生。

二、低压线路的维护管理措施

鉴于低压线路产生故障的原因相对复杂,上文首先分析了线路故障主要成因,只有了解低压线路故障的原因,才可以针对具体原因,采取有效的维护和维修措施,具有合理性与科学性。

1.内因维护

针对线路设备自身缺陷而产生的故障,平时从业人员应做到维修及时,注重低压线路维护工作:首先及时更新老化严重的线路设备,注重平时线路的检修工作。其次,若发现低压线路的档距不合理时,应对其进行维修:按照导线最低点对地面最小垂直距离、杆塔高度以及导线允许应力等进行确定。低压线路档距通常采取如下数值:郊区一般为40~60m;城市一般为40~50m。再次,在低压配电线路施工中,应严格把关,注意导线的张力,使三相导线的驰度等同,同时确定在规定的标准范围之内。在线路巡视的过程中,倘若存在此类问题,必须及时地组织处理。第四,应在交叉、跨越的线路上保留一定的间隔距离,同时,如果在巡视时发现由于水分、有害气体等的侵蚀导致的避雷线或者钢导线严重腐蚀时,要及时地进行更换,此外,还应做好风、汛、寒、暑、雷、树六防工作。

2.外因维护措施

针对由于外力破坏导致线路故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维护工作。首先,组织相关单位加大维护低压线路的宣传教育,创造良好的保电舆论氛围。借助广播电台、电视及报纸等媒体开展电力法规,诸如《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电力法》等宣传。第二,要加强对低压线路维护管理工作人员的管理,通过完善相关的工作制度来有效约束其工作行为,提高工作质量。电力部门要对辖区内的低压线路情况进行有效地分析,了解低压线路故障的频发区域,从而能够让电路维修管理工作有重点。第三,要对低压线路的周边环境进行有效管理。焚烧农作物会影响线路的质量,也会间接缩短线路中电线的服役时间。这就加大了线路的维修和管理工作量,为了防患于未然,要对线路附近的环境进行有效监管,避免不必要的线路故障发生。第四,要对自己辖区的自然气候有深入的了解,分析自然灾害的频发区,并且针对客观情况讨论行之有效的避免故障发生的措施,或者通过人为努力将故障的严重程度降到最低。

结语

综上所述,低压线路出现故障主要是由于线路自身老化或者相应供电设备工作能力与现实需要不符造成的,自然灾害导致的线路起火虽然发于偶然,但是后果极其严重,也要引起高度重视。此外,要对由于线路管理工作开展不够完善而导致的线路故障进行严肃处理,加强线路养护工作的重视程度,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线路问题。因此,电力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要对低压线路的使用状况进行统筹分类,根据线路故障发生的频率合理安排维护和保养工作,从而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同时也不放过任何一个线路安全隐患。同时,要优化和完善线路维护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通过工作人员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来应对低压线路频繁出现的故障。

参考文献

[1]阎欣. 浅析低压电缆线路维护[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5(01).

[2]刘官勋. 浅谈低压电缆线路维护[J]. 广东科技. 2012(19).

论文作者:洪伟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9

标签:;  ;  ;  ;  ;  ;  ;  ;  

低压线路常见故障与维护管理措施分析论文_洪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