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未来建筑业发展方向论文_刘青忠

浅析未来建筑业发展方向论文_刘青忠

西宁新华联置业有限公司 青海西宁 810000

摘要:建筑业是生产和经营建筑的行业,这其中包含了建设的规划、勘察和设计、建筑构配件的生产及安装、建筑环境的运营和管理等。建筑业作为我国主要的支柱产业,对我国的就业问题起着关键的作用,本文从建筑行业特殊性质还有统计数据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我国建筑业目前的情况、问题还有以后的发展趋势进行讨论分析,这也是众多建筑学家、建筑业精英着重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未来;建筑业;发展方向

1建筑业现状

1.1建筑业成就辉煌

最近几年,我国建筑企业生产的一些重大工程让全世界瞩目,这其中重要的代表有:北京鸟巢、水立方,其牵涉的工程结构造型复杂、设计理念超前、使用要求高、科技含量高、施工工艺复杂;在上海世博会的工程中充分展示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伟大主题的建筑群落;青藏铁路这一位于全球海拔最高也是全线最长的高原铁路;杭州湾跨海大桥、最大跨径斜拉桥苏通大桥;新建的北京南站、京沪高速铁路、西气东输工程等。这些伟大工程的建造,彰显了中国建筑业的成熟和杰出能力。

1.2建筑业发展的规模

21世纪,中国建筑业总产值以及增加值得到了良好的增长,在2007年,中国的建筑业总产值超过了5万亿元,平均每年增长达到22%。建筑从业人员达到2878万人,建筑业增加值占GPD的6%左右,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建筑企业在一直增加,可是建筑业从业人员却每年保持7%的速度增长。这些数据有效地说明了我国大中型企业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建筑产业的集中度在逐步上升。

1.3经济效益

作为高密度劳动的生产行业,建筑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带动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根据有效统计,劳动生产率2006年是2000年的2.2倍,并且建筑业人均利润明显增加,建筑行业的增加值虽然提高了,但是增加值占总产值的比率却下降了6%,产业利润率徘徊在2.2%左右。这一统计数据说明了建筑业过度依赖固定投资资产,还说明了行业竞争过度,利润率偏低,而通过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创造出的经济效益有待提高。

2我建筑业存在的问题

作为固定资产重要的投资产业,建筑行业将伴随中国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加而保持稳定增加。这些因素虽然能很好地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发展,但是随着国际化的同时,我国的建筑市场受国际影响愈发严重,近几年行业经济发展尤为明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再加上 2011 年以来,中国国民经济增加速度变慢,对应的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加率呈下降趋势,并且,我国持续对房地产业进行调动,这一系列的问题导致我国整体经济发展变慢,造成的局限性可能对建筑业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建筑企业的数量众多,产业规模持续扩大、行业竞争过度现象已十分普遍,特别是在低层次密集型的劳动力市场,建筑市场的竞争已趋白热化,建筑行业的利润率持续走低。技术创新的第一要素是知识资源,资本、土地、劳动力这些生产要素已慢慢失去主要地位,领先的科技成为竞争的主题,高新技术、前沿科技是世界关注的重要点。在建筑行业中,劳动力和材料成本的削减已经达到极限,这种以减少成本来提高竞争力的方法已经不再适用。

能源的紧张、市场需求的增加等原因造成工程需用钢材、水泥等建筑材料价格的波动幅度比较大,造成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成本可能会超过投标时期的预算,导致企业毛利率变少,经营风险变大。建筑行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劳动力的成本对建筑企业经营的成本影响很大。在这几年的工程实例中出现了劳动力不足的现象,这将对建筑行业造成重要的问题,劳动力的问题也将变为一大难题

3我国建筑业今后的发展趋势

3.1绿色建筑

改革开放以来,建筑行业发展很快,变化也很大,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在十二五规划以后还有国家的一系列针对建筑业的方针,建筑业应该紧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逐渐改变落后的企业管理制度,改变落后的建筑施工技术。建筑企业应大力投入资金和精力研发智能建筑、绿色节能环保施工技术。在十二五以来,我国大力倡导绿色节能环保措施。在节能节源中节约成本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并且符合国家的政策。以全新的建筑企业向着新型绿色建筑、节能建筑、智能建筑的方向发展,走节能节源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道路,将中国建筑业同世界建筑业同场竞争,并能够引领中国建筑业走向世界。

3.2提高管理水平、推进建筑工业化

在科技发展的当今社会,人们对于住宅也有了新的要求,新型智能建筑也将会成为中国建筑业发展的最新趋势。在国际大环境下,我国建筑业面临更大的压力,只能提升自身的企业管理制度。因此,建筑企业也将变化很大,新型建筑企业管理制度也将成为建筑业发展的趋势。加大科研力度推进施工技术的进步,加强管理层的创新力度,明确规定企业赢利的百分比要求,并大量合理地购置新生产工具,投入一定量的资金用于施工技术的进步,还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分析开发市场、扩大产业的规模工作中去。除此之外,还要特别关注人力资源的部门建设与开发以及企业运行机制的创新,从而才能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必须加强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细化工序的各部分,把每个专业做得更专更好,整合资源加强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从而增加我国建筑业在中高端建筑业市场竞争力。

3.3建立完善的安全投诉渠道

明确主管部门责任,完善处理程序和制定信息披露制度。让老百姓对工程质量中存在的问题拥有一个很好投诉渠道,让民间质量监督成为市场之外的重要制约力量。虽然实行起来难度很大,民间投诉过多会大量增加政府的工作量,也很难被政府接受,但是,政府可以尝试改变监管方式,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借用社会的技术力量加强政府的质量监督,目前,这一点也获得了政府方面的普遍认可。

3.4加强建筑工人安全、技能培训考核体系建设

建立建筑劳务企业和建筑工人数据库及信息平台,不但方便管理,也可以具有相关信息的服务交易功能。企业找工人、工人找企业都可以在这个服务平台上做交易。对于小微企业可以实行减免税收,简易登记的政策,而对于劳务人员可以根据信息平台的记录给予相应享受待遇的权利。

3.5建筑企业应关注于服务模式的创新

服务模式创新的基本是技术、管理、营业点上综合与专业方面的创新。综合的基础是专业,目前已经拥有了较成熟的市场模式。例如,在房地产领域已经有了众筹建房、互联网营销、万科的全民经纪人等等;二手房交易领域当中的二手房首付贷款,住房租赁服务规模化等等;建筑装饰领域的土巴兔装修网、装修宝等等产品都是综合资源打造的全新服务模式。

4结论

经济进入新常态时期,是总量紧缩的过程,是结构调整的过程,是建筑产品品质提高的过程,是加紧创新的过程,是深化改革的过程,是倒逼企业进步的过程。企业需要应对新环境,面临新的技术调整,面对新的建设方式,面临着人才紧缺,面临着市场机制的挑战。企业的立足之本,是了解和满足市场的真正需求,这才是企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之道。

参考文献:

[1]邓飞,刘贵文,孔平.我国建筑业发展现存问题、方向及重点领域分析[J].建筑经济,2011,No.34810:20-24.

[2]潘安平.建筑业技术创新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2.

[3]杨胜志.可持续理论在建筑业发展评价研究中的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2.

[4]王浩然.我国建筑业特级总承包企业的并购问题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

论文作者:刘青忠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2

标签:;  ;  ;  ;  ;  ;  ;  ;  

浅析未来建筑业发展方向论文_刘青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