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出中国经济的“泥潭”和“沼泽”--专家们讨论了通货紧缩、通货膨胀和滞胀的怪圈_通货紧缩论文

如何走出中国经济的“泥潭”和“沼泽”--专家们讨论了通货紧缩、通货膨胀和滞胀的怪圈_通货紧缩论文

中国经济怎样走出“泥潭”与“沼泽”——专家纵论“通缩、通胀、滞胀”怪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通胀论文,泥潭论文,怪圈论文,中国经济论文,沼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于祖尧:谁说中国经济“通货紧缩”了

近年,经济学界和经济界普遍认为,我国当前已经陷入了通货紧缩的困境,通货紧缩已成为阻碍发展和深化改革的障碍;出路在于放弃“适度从紧”的政策、放松银根,刺激需求。这种观点对我国当前经济状况的判断是不正确的,提出的对策是不适当的。

中国经济现状并非“通货紧缩”一言可蔽之

理由之一: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全面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导致我国目前经济增幅下滑、物价指数持续下降的原因、背景具有特殊的历史性。不具体地分析我国的实际,简单地照搬现代经济学的周期理论、通货理论,是不可能作出切合实际的结论的。

理由之二:我国经济总体态势仍在快速增长区间运行。除零售物价指数下降之外,其它反映经济态势的指标都在持续快速增长。战后西方国家发生过多次通货紧缩,但没有一国在陷入衰退困境时出现过类似我国仍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目前消费需求不旺,但仍保持了不低的增长速度,达到7.8%。虽然增幅下降,但不能视为消费萎缩、市场疲软。

理由之三:近几年政府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但并没有全面紧缩银根。实际上,1994—1997年,货币供应量增幅高于同期经济增长和物价涨幅;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增长15.5%。1996年以来,已连续6次降低存贷款利率;财政支出的规模也仍在增长。

理由之四:必须考虑到1993—1995年连续3 年发生改革以来最高的通货膨胀率。如果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1995年为183.3%,1996 年为198.6%,1997年为204.2%。可见,消费价格依然在高位区间运行。

经济徘徊的根源在哪里

之一:大量企业生产能力闲置和失业增加,并非由于购买力的需求不足、紧缩银根所致。而是由于重复建设,企业改制减员。这是绝对生产过剩,而非相对生产过剩,因此只能从深化改革、优化结构寻找出路。

之二:目前市场不旺,既有需求方面的问题,也有供给方面的问题;既有结构方面的问题,也有体制方面的问题。以居民住宅为例,这本是一个容量巨大、前景广阔的大市场,但目前的供需矛盾却空前突出。其原因在于:一是商品房价格扭曲、居高不下、市场混乱;二是收入分配关系不顺,至今实行的依然是不包括住宅消费的不完全的低工资制,改革20年至今没有形成一个占人口多数的高收入层。所以,启动房地产市场,进而把住宅建设培育成支柱产业,必须立足于深化改革,理顺房地产价格,整顿房地产市场,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工资制度和分配体制。在现在条件下,仅靠住宅信贷是难以推动房地产市场持续发展的。

历史的教训不能重演根本出路在于结构优化

80年代后期,实行“硬着陆”导致90年代初经济衰退、市场疲软。当时,经济学界对于如何走出困境有两种不同的思路,提出两种不同的对策建议:一种认为投资和消费需求不足是引起市场疲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摆脱困境的出路就在于放松银根,扩大投资规模,刺激需求,推动经济回升。另一种认为市场疲软,企业开工不足,是我国经济中深层次的特殊矛盾的反映,不应当简单地照搬西方国家惯用的办法,应当从我国经济转型的背景出发,实行紧中有松,适时微调的宏观经济政策,利用相对宽松的经济环境,加大改革力度,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经济步入良性循环。90年代初的经济态势在前一思潮的左右下发展,速度上去了,市场一片紧缺,但最终导致经济全面过热,酿成了改革以来最严重的通货膨胀,银行不良资产剧增,产业结构扭曲,出现“泡沫经济”。这个苦果直到今天还没有消化完毕。现在决不应当重蹈那个年代经济过热的覆辙。

按照通货紧缩的判断,应当放弃“适度从紧”的中长期政策,全面放松银根,刺激需求。但是,目前继续放松银根已无余地。政府增发千亿元国债,进一步增加了财政赤字,大大加剧了财政对债务的依存度,使财政陷入了靠借新债还旧债过日子的困境。从前年以来,银行6 次降息,但均未收到预期成效。特别要强调的是,我国潜伏的财政和金融危机并未消除在这种条件下,对于当前经济生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果不从优化结构、深化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寻找出路,依靠放松银根,势必加剧潜在的危机,导致新一轮经济过热。

【编者点评】在“通货紧缩”呼声甚高的时候,于先生之“不同的声音”似乎刺耳,但种种针对紧缩放松银根的政策确实没有明显见效,症结在哪?于文独辟蹊径,提出两个值得思考的思路:一是市场不旺原因繁杂,并非消费者的错;二是货币政策不能包治百病,经济结构的优化才是长治久安的根本。

胡鞍钢:走出通缩,路在何方

从1997年中国进入通货紧缩阶段。造成我国通货紧缩的主要深层次原因是生产能力严重过剩,这主要是1992年以来前所未有的经济过热、价格暴涨、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的必然结果。此外,储蓄投资缺口(各项存款大于各项贷款)日益扩大也是通货紧缩日趋发展的直接原因,如果说高通胀是我们一直所面临的经济不稳定和社会不稳定的根源的话,那么通货紧缩已经是当前影响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大敌”。

我认为在通货紧缩情形下,应该实行积极进取的、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通货非膨胀”政策,“通货非膨胀”政策既区别于“适度从紧”政策,也区别于“适度通胀”政策。具体做法是:

第一、 适度“通货”, 实行“可管理的通货紧缩(managed deflation)”。在通货紧缩条件下,短期内财政通过国家信用, 适度扩大国债规模和货币发行量,缩小储蓄投资缺口,这不会引起现期的通货膨胀。

第二、在既定的财政赤字规模(占GDP比重为1.7%)条件下,应确定合理的赤字结构,适当扩大周期性赤字(如兴办公共工程、公共就业计划、扩大社会保障开支),严格控制结构性赤字(如压缩行政经费开支、取消或减少对国有企业亏损补贴、对粮、棉、油、肉等价格补贴以及对国有事业单位差额补助费),也可以在扩大赤字规模条件下,缓解对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

第三,在防范金融风险前提条件下,取消某些过时的管制,如对三资企业贷款、个体工商企业贷款、小型企业贷款歧视性限制,增加出口信贷,促进居民消费信贷,允许外国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从而扩大信贷总规模。

第四、利用“通货”支出,大幅度增加政府对长期性“社会软件”投资,这比对短期性“硬件”投资,对刺激通胀的压力要小得多。所谓“社会软件”投资包括:一是促进经济长期持续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和技术创新;高新技术的军事工业(如宇航工业);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电视广播函授教育、远程教育。二是大量使用城乡剩余劳动力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水利设施建设,植树造林、水土保持、环境治理。三是对从事现代机构建设、消除腐败和社会稳定的投资,如严禁军队、武警和政法机构经商,应对这些机构的正常运作所需开支予以财政保证;增加对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企业职工退休费的财政支出,必要时发行专用于社会保障的特种国债。

第五、利用通货紧缩、经济调整、产业与企业重组时机,实行旨在削减产生外部不经济性的落后过时的过剩生产能力,积极促进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结构政策。进行“大扫除”,坚决关闭那些技术落后、质量低劣、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不符合生产安全条件,达不到规模经济,严重亏损的企业。

第六、促进货币政策制定、实施与监督的制度化。只有重大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才能保证防止重大决策失误。

【编者点评】胡先生政策构想的方方面面似乎都可归结到“优化结构”上来,前面于先生没有细说的事儿,仿佛在这里找到了答案。两位先生的分析前提相左,但结论并不冲突,可谓殊途同归。

俞忠英:警惕滞胀——经济走向的几种可能

中国经济几种可能走向的现实性

综观近20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及当前情势,大体有这么几种主要的可能走向:

第一种:重现1995年以前的高速增长、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共存的走势;

第二种:继续1997年以来的增长速度放缓、物价下跌共存的走势,直至速度放慢至低谷,物价达到均衡;

第三种:物价慢慢上涨,但是增长速度还是放缓,进而出现通货膨胀与经济停滞共存(简称“滞胀”)的走势;

第四种:物价从下跌较快地转向均衡,增长速度较快地止跌,进而整个经济趋于均衡增长。

第一种可能不大会转为现实。这是因为目前的基本态势是供过于求或有效需求不足,如果按照市场本身的客观变动,物价不可能如70年代末那样由于供不应求,因而价格放开形成大幅上涨;有效需求不足,对供给增加的拉力不足,所以,不可能出现高速增长。

第二种可能会转为现实。如果国家(政府)不对当前的经济采取种种干预或干预力度不大,那么,增长速度还会逐渐放慢,结构调整还会慢慢进行,经济发展质量也会慢慢提高,价格也会逐渐从下跌走向均衡,整个经济实现均衡价格导向的趋于优化的发展。这种现实的前景是好的,也合乎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但其实现过程需要较长时间(如5 年左右)。

第三种可能也会变为现实。如果国家(政府)采取简单化的干预,以往物价上涨,采取紧缩,如今物价下跌,采取控制甚至推动价格上升(如控制价格下跌,提高水、电、煤气之类公共用品价格)。然而,现在是供过于求,采取这类干预,会使库存出清变慢、甚至无法出清,更会加重企业成本负担,还会使价格比较体系(比价体系)变得紊乱,而形成价格信号失真。所以,这类简单化干预不仅难以刺激投资,而且使许多企业雪上加霜,只会导致增长趋于停滞,结果便是“滞胀”。

第四种可能也会变为现实。如能这样,当是最佳走向。但必须对当前经济进行按照市场化取向的综合治理。

现在看来,第三种可能变为现实的机率更大些,因为政府的政策取向似乎也在促成这种走向,如目前的价格政策、财政政策、信贷政策等等,显然对投资者基本没有刺激力度,即对地方、对企业、对个人均无刺激力度,充其量只是中央政府的投资力度增加了;而对消费需求,由于收入增长放缓、支出预期却大增,所以也没有刺激力度,并且政府干预使价格上升很可能导致经济陷入“滞胀”,所以,必须警惕之。

警惕“滞胀”可能的政策选择

市场化是中国经济政策总体变动的基本取向。以放权让利为核心的政策组合也是市场化取向的启动。以软着陆为核心的政策组合使市场化启动形成的问题表面化。所以,今后的政策总体变动应当沿着解决这些问题以推动市场化的进程,这就应当对目前的政策设计进行研究讨论。

所谓市场化或市场经济的取向的中心问题是个人拥有比较充分的资源配置选择权,不仅是消费需求选择权,而且是投资需求选择权。市场化启动以来,中国亿万个人基本拥有了消费需求的自由选择权(对消费需求选择的种种票证限制基本取消),也开始了投资需求的选择权,但是,对个人投资的种种门槛还未拆除。所以,拆除这些门槛,促使个人进入投资是推进市场化取向的政策设计的重要内容。应当看到,当前总量性过剩的背面是结构性失衡,是总需求结构失衡,其中包括个人消费需求结构的两极化。如何促使高收入者进入投资领域是解决这个结构失衡的出路。

所谓市场化取向的另一个问题是政府定位。当今的对地方政府进行抑制,规定不能进入竞争性领域是对的。问题在于,地方政府应当进入的是什么领域,恐怕应当确认在非盈利性的公共工程领域。所以,应当形成相应的政策措施去推动地方政府进入这些领域。这是对总需求结构的投资结构失衡(过多投入消费品领域,投入公共领域过少)的积极校正。至于中央政府的定位在宏观调控,这是被确认了的。中央政府的比较积极的财政政策,如增加财政支出,甚至进行赤字财政,这也是正确的。但是,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与美国有天壤之别,所以,公共领域(如公路、铁路、水利等等)的投入需求也要比美国大得多。仅仅依靠中央政府的积极性是不够的,必须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这样,市场化取向在今后主要是个人进入投资,政府的投资有个确切定位,以此形成相应的政策设计。这种设计可能包括:

1、财政政策。除中央赤字财政政策以外,收入政策也应松动。 如对个人投资者进入直接投资领域,是否适当降税?进入教育、科技等领域设立的基金,是否从税基扣除?进入慈善领域,同样从税基扣除?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政策是否应当促使其进入公共领域投资?

2、金融信贷政策。实际利率较高,降息是否还有空间? 金融领域如何开放?个人投资者进入的门槛是否应当拆除?实行平等的信贷政策,即对国有、集体、私营、个人企业实行同等政策。如何形成利率市场化?

3、价格政策。放开是应当放开,但至今还有未放开的价格, 如小汽车价格等。公共产品价格应合乎市场化要求进行变动,即合乎市场价格比较体系地变动,是否应推动均衡价格尽快形成?

4、企业、国有企业如何解决厂长、经理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特别是约束机制?

5、私营、个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松动的配套设计。

6、地方政府的投资是否导向城市化? 是否应当改变计划经济时期的种种城乡隔离的政策?

如此等等。总之,按照市场化取向的政策组合变动是积极的,有利于防止“滞胀”,促使中国经济迅速由均衡价格导向而趋于优化。

【编者点评】通缩也好,非通缩也罢,毕竟即将成为过去,下一步会怎样?俞教授把关注的焦点引向未来,正因为我们不希望看到“滞胀”的可能变成现实,才更要有所警惕,谨慎预防。

标签:;  ;  ;  ;  ;  ;  

如何走出中国经济的“泥潭”和“沼泽”--专家们讨论了通货紧缩、通货膨胀和滞胀的怪圈_通货紧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