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实践论文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西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通过多项措施,梳理精简工程项目审批事项,全面提升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效率。

在仪表信号传输回路中,通过将不同的2根绝缘导线对绞来降低信号干扰的强度,对绞的间距越小其抗干扰能力越强。为保证仪表电缆的抗干扰性能,文献[1]第4.3条中规定: 当导体截面积不大于1.5 mm2时,对绞间距不得超过100 mm,当导体截面积为2.5 mm2时,对绞间距不得超过150 mm。

西安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实践

文|本刊记者 王景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1991年3月经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国家级高新区,2005年6月,温家宝总理明确指出,要将西安、北京、上海、深圳、武汉等6个国家级高新区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高技术园区,为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国力做出重大贡献。二十多年来,西安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长迅猛,西安高新区在推动技术创新、发展拥有民族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

西安高新区代表西安与西部高新科技产业前沿的领地,日益成为陕西和西安强劲的经济增长极和对外开放的窗口之一。如今,西安高新区已成为中国中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好、市场化程度高、经济发展较为活跃的区域之一,成为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

该工程共安装风机盘管253台,抽检25台进行检测风量检测;新风机组供安装10台,抽检1台进行新风量检测;柜式空调机组共2台,抽检1台柜式空调机组进行冷冻水流量和总风量的检测;空调系统冷冻水总流量全数检测;抽检10个空调房间进行室内温度检测;因该系统为风冷系统,不涉及到冷却水的检测。检测结果以一层102室为例,102室室内面积为108m2,共安装4台风机盘管,共8个空调送风口,4个新风出口。设计人数为60人,设计新风量为20m3/h·P,表示如表1。

以制度创新优化营商环境

高新区本着“不破法规破常规”的理念,积极探索“容缺”“预审批”等审批制度创新, 通过制度优化流程、规范行为,实现了重点公共服务类建设项目审批减负提速。重大项目即使法定要件缺乏,工作也不停滞,通过与项目单位沟通,提前介入方案技术审查,待法定要件齐备后迅速完成相关手续办理,极大地提高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率。

2019年7月,西安市政府办公厅印发《西安市进一步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的实施方案》。根据实施方案,2019年底,将实现政府投资房屋建筑类、线性工程类项目从项目立项到竣工验收,审批时间压缩至120个工作日以内。一般社会投资项目、小型社会投资项目、带方案出让用地的社会投资项目从取得用地到竣工验收,审批时间分别压缩至80个、57个、43个工作日以内。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实现横向纵向互联互通、数据资源共享,进一步优化完善配套制度和审批管理体系,提高审批服务效能。2020年8月底,通过流程优化再造,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间,基本建成全市统一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管理体系,力争实现政府投资房屋建筑类、线性工程类项目审批时间控制在110个工作日内,一般社会投资项目、小型社会投资项目、带方案出让用地的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时间分别控制在70个、50个、40个工作日内。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程序多、主体杂、时间长,一直是行政审批改革中难点所在。围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手续复杂,前置审批、串联审批事项多等现实难题,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充分发挥行政许可权相对集中的改革优势,力推建设项目联评联审机制。即在项目总平面及单体方案审查时,邀请行业专家及职能部门共同对项目审批涉及的交通、绿化、亮化、消防等内容进行并联技术审查,同时审核、一次评审,现场给予专业意见,既有效解决了工程建设项目总平面方案主观判断部分自由裁量权的问题,又实现了审批环节变串联为并联,大大提高了审批效率。

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作为承接工程建设改革试点的具体实施部门,以制度创新提升行政效能,按照国家“放管服”改革和自贸区建设要求,为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着力打造法制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全面开启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工作。

为贯彻落实国家“放管服”改革要求,深入开展“行政效能革命”,西安高新区率先实现了“一枚印章管审批”,不断创新工程建设审批机制,探索实践了容缺审批、承诺制审批、预审批等制度,为项目建设减负提速。

2.猪口蹄疫。猪口蹄疫病毒VP1结构蛋白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诊断试剂盒,有效期至2011年4月,购自上海优耐特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试剂盒使用前恢复至室温,对血清样品和阴阳性血清用样品稀释液进行1:10倍稀释后取稀释后液体加入到抗原包被板内的反应孔中,将反应板放置在37℃下孵育60 min后,用300 μl洗涤液洗涤6次拍干,加入100 μl酶结合物,37℃孵育30 min后再洗涤一次后加入底物显色,15 min后加入终止液,然后在450 nm处测定样品及对照的吸光度值,并按照试剂盒说明书对样品血清值进行判断。

与此同时,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严格执行西安市确定的技术方案,扎实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上线工作,配合软件公司开展系统建设工作。以集成化、协同化、共享化为目标,提升审批效率,压缩审批时限,确保项目快速审批、快速落地、快速建设、快速投产,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府效率,提高企业群众满意度。

以系统建设提高审批效能

2018年9月,西安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组正式发文,将高新区作为西安市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一网通办”的试点单位,并要求高新区争当全市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排头兵。积极对标先进城市,充分利用企业信用监管平台、事中事后监管平台,对企业的监管和制约环节置于审批环节之后,打造简洁高效的行政审批新制度,做好西安市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一网通办”的试点工作,不断改善营商环境,为“大西安建设”贡献更多的智慧和担当。

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西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加快整合建设具备“多规合一”业务协作、在线并联审批、统计分析、监督管理等功能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全力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努力做到“让网络数据多跑路、使群众企业少跑腿”。目前已初步完成与省政务服务网、省投资在线监管平台、市“多规合一”空间规划信息平台、市大数据平台、市中介服务超市平台、工程建设交易平台等6个系统的对接,基本实现了信息互联互通。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从业务上覆盖房屋建筑和城市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项目,既覆盖政府投资和社会投资工程,也覆盖新建、改建、扩建和装饰装修工程。从流程上,涵盖从项目立项、工程规划许可、施工许可至竣工验收四个阶段的行政审批事项及技术审查、中介服务、市政及公用服务和备案等事项。从功能上,在“一张蓝图”基础上开展审批,实现统一受理、并联审批、实时流转、跟踪督办等功能。从层级上,纵向覆盖西安市多个区县及开发区,并对接国家、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横向与省直、市直各部门系统对接互通,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任务驱动分组教学法在任务驱动中再加入对学生的分组去教学,需要教师对本班学生的知识基础有一定掌握。下面以“产品说明书”教学为例进行论证。

高新区作为西安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的排头兵,在较短的时间内高质量地持续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的建设工作,并配合西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优化流程、核减材料、搭建框架、完善系统。据悉,2019年3月,工程建设项目并联审批平台网上办事大厅2.0版上线运行,自系统3月上线试运行以来,全面辅导建设单位网上申报,积极开展网上审批,在工作实践中进一步优化完善审批系统。截止到7月底,高新区通过工建审批管理系统共计在审、办结97项建设工程类报建审批事项,占全市线上审批办件量70%以上。

标签:;  ;  ;  ;  ;  ;  ;  ;  

西安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实践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