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181医院普外科 广西桂林 541002
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上消化道溃疡穿孔修补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自2015年8月--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上消化道溃疡穿孔的患者76例,将其分为两组进行治疗,治疗组实行腹腔镜治疗,对照组患者实行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经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也均较对照组少,治疗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1%,对照组为71.06%,两组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且并发症的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较大差异。结论:腹腔镜治疗与开腹术相比具有创口小、出血少等优势,可以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效果也较为明显,值得临床广泛采用。
关键词:腹腔镜;开腹手术;上消化道溃疡穿孔;临床效果
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是临出较为严重的消化道疾病,是胃、十二指肠溃疡严重的并发症。发病较急、病情重、病情变化快,后果较为严重,若不能及时进行治疗,则会引发消化道大出血导致患者死亡。本文就上消化道溃疡穿孔采用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为临床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穿孔修补提供理论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5年8月--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6例上消化道溃疡穿孔修补患者的资料,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将其分为两组治疗,各组38例,治疗组男性18例,女性20例,年龄20-62岁,平均年龄(39.5±2.5)岁,患者有胃病史。对照组患者男性21例,女17例,年龄21-67岁,平均年龄(42.5±1.5)岁,患者有溃疡病史。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史等方面的比较发现,两组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
首先在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测量生命体征并完善各项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对两组患者均进行胃肠减压、留置导尿管。常规备皮,进行全麻。治疗组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在脐下做切口建立人工气腹,然后在腹腔镜中放入腔镜套管,对全腹和病变部位进行探查,并在穿孔部位放入鞘管。通过腔镜检查的结果并根据患者的体质及穿孔部位选择合适的切口为操作孔,将腹腔内的积液等物质吸出,然后沿着穿孔边缘进行缝合,把伤口用大网膜覆盖并固定[1]。用生理盐水将手术部位及腹腔冲洗干净,常规放置引流管并进行缝合。然后给予常规抗感染和对症支持治疗,给予一定的护理指导,告知患者注意事项。
对照组患者采取开腹术进行治疗,在上腹正中做切口,将腹部逐层切开,取少许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然后用可吸收缝合线将穿孔部位进行缝合[2]。术后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并给予一定的护理指导。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两组患者的统计数据采用软件SPSS15.0进行计算,以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为计数资料,用“%”表示,行卡方检验,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和术中出血量为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若P<0.05,则表示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进行比较
对比两种不同手术治疗后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如表1所示。
2.3对采用两种不同方法治疗后的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
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后发现,治疗组患者有2例出现了感染、发热等情况,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26%,对照组患者有9例出现了出血、恶心等症状,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3.68%,两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2=5.2084,P=0.0224)。
3讨论
消化道溃疡主要是胃、十二指肠溃疡,是由于人们饮食结构的不合理,生活习惯不良或细菌、病毒入侵等导致的一种消化道疾病,临床上比较常见[3]。当患者出现消化道溃疡而不能及时治疗,则可能会导致出现胃或十二指肠穿孔。出现穿孔后会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如腹腔感染、消化道出血等,严重时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当出现穿孔时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而良好有效的手术方法可以帮互助患者尽快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次研究采用腹腔镜和开腹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种不同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
腹腔镜检查是通过腹腔镜对腹腔内情况进行检查和治疗的一种方法。腹腔镜检查可以清楚地了解腹腔内的情况,如有无肿瘤、包块等,也可以用于各种妇科检查,观察患者的卵巢及盆腔组织有无异常等,了解患者腹内病变部位的形态、大小等,腹腔镜对患者伤害小,能够及时发现病变情况,进行及时的治疗[4]。腹腔镜治疗患者术中出血量少,由于伤口小,感染的几率小,患者恢复快,有效减轻了患者的家庭负担。开腹手术治疗是传统的手术方法,开腹手术治疗患者伤口较大,易发生感染,术中出血量多,对患者的伤害较大,患者不易恢复,且伤口不愈合,易感染,因此住院时间延长,患者家庭经济负担加重,不利于患者伤口的愈合和身体的恢复[5]。
本文就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上消化道溃疡穿孔修补中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选取76例上消化道溃疡穿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采用两种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经治疗,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92.11%较对照组的治疗效果71.06%好,且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较对照组少,两组结果比较差异较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腹腔镜和开腹术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穿孔都具有较好的效果,但腹腔镜治疗较开腹术对患者伤害小、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患者及家属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魏正亮,马煜.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修补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效果比较[J]. 中国乡村医药,2014,21(20):16-17.
[2]李建华,韩玲. 开腹手术与腹腔镜上消化道溃疡穿孔修补术比较分析[J]. 医药论坛杂志,2011,32(08):123-124.
[3]贾世鹏. 开腹与腹腔镜上消化道溃疡穿孔修补术比较[J]. 中国医学工程,2015,25(12):161-164.
[4]孙伟. 腹腔镜与开腹上消化道溃疡穿孔修补术的临床效果研究[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14(02):121-122.
[5]姜轶山.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修补上消化道溃疡穿孔的疗效对比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08(74):148.
论文作者:张栋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7
标签:患者论文; 消化道论文; 溃疡论文; 腹腔镜论文; 两组论文; 并发症论文; 手术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