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业用地更新的地铁上盖建筑综合体的设计策略研究——以华新广场为例论文_邹展宇1,李鸣正2

深圳市华阳国际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655

摘要:文章立足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居住诉求不断增长的城市建设背景,探讨城市工业用地更新的应变对策。文章首先建构了基于“纹理更新”的设计思路,接着以广州市华新广场的设计为例,探讨在纹理粗糙零散的工业用地上设计地铁上盖建筑综合体的策略,具体包括:分向优化与有机整合的功能布局,与城市公共交通紧密结合的空间结构,昭示性与秩序感并存的形体组织。

关键词:工业用地;纹理更新;地铁上盖建筑综合体;华新广场

前言

工业用地(industrial land)是指城市中工矿企业的生产车间、库房、堆场、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建设用地[1]。随着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建设从增量开发转向存量开发,位于市区内的工业用地常常被置换为收益更高的用途,以充分利用其土地价值,而在城市居民对住房及其配套设施的需求日益增长的情况下1),将工业用地置换为高强度开发的居住用地,则是新时期工业用地更新的常态之一。以位于广州老城区海珠区的工业大道片区为例,工业大道是“一五”计划期间为响应“将广州市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城市”的号召,为服务于工业生产专门开辟的大马路,广州造纸厂、广州通用机器厂、广州造船厂等工业企业在此先后落成投产。九十年代中期,工业大道上的部分企业开始外迁,2010年前后,“退二进三”以及“三旧改造”的政策逐步推进和落实,使这一片区的土地职能进一步发生转变,不少工业用地转变为居住用地,职能转变后的土地因占据传统城市中心区的地利优势,其价值也水涨船高,位于广州工业大道上的农药厂和广州造纸厂,前者1998年拍出的楼面地价686元/㎡,后者2015年拍卖时楼面地价达到2.6万元/㎡,17年间同一地段的土地拍卖价格上涨了38倍[2],这又进一步推动土地的高强度开发——根据最新的规划公示,在不久的将来,高63层超200m的摩天住宅将在该片区的广钢新城诞生(图1)。

图1 广州海珠区工业大道一带土地现状性质分析

伴随居住诉求增长的,还有人们对商业、交通等配套服务设施的诉求,这一方面使得居住用地的混合开发几乎成为一种必然,另一方面也推动与住区接驳的地铁线路的规划和建设——相比于其它类型的公共交通,地铁因其快速、稳定、运量大等优势,更受市民青睐。由这两种行动倾向催生的地铁上盖建筑综合体(Building Complex above subway station)则成为城市开发和更新中常见的建筑类型。

1.“地铁上盖建筑综合体”释义

建筑综合体(Building Complex)是指由两项以上功能构成,各组成功能相互协调、共生互补的建筑聚落[3],而地铁上盖建筑综合体,就是与地铁紧密结合的建筑综合体,包括与地铁站点无缝结合的商业综合体以及地铁站点附近500米范围内可到达的建筑综合体。地铁上盖建筑综合体的发展由来已久。彼得·卡尔索普(Peter Calthorpe)于1993年提出的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TOD),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支持地铁上盖建筑综合体发展的理念——该模式的内核是以公共交通站点为中心,建立高密度、混合功能、适宜步行的人居环境[4]。20世纪80年代开始,地铁上盖物业就出现东京、大阪、洛杉矶等城市,我国如今进入大规模轨道交通建设快速发展时期,以广州为例,1997年至2017年,广州已建成13条地铁线路,依托地铁站点展开的综合体建设如火如荼,综合体的发展为现代都市生活提供了多元化的支持,而地铁不仅缓解了市民通勤困难的窘境,也为站点上盖的建筑综合体带来了稳定的客流,两者的有效整合有机会为城市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广州天河体育中心一带为例,多个建筑综合体依托经过此地的广州地铁1号线、3号线及APM线相继建成运营(图2),这些综合体借助丰富的功能配置共同形成了活跃的商圈经济(表1),借助地下交通的连接形成通达、亲切的步行网络,进而由近及远地改变城市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的品质。

由于早期形成的工业区最初是为服务大型生产活动而规划建设的,交通组织主要考虑车行,功能构成较为单一,其空间形态相比于精细化发展的现代都市生活诉求亦十分粗糙。在工业用地功能置换的背景下,如何充分发挥地铁上盖建筑综合体在功能、交通、体量上的优势,开辟新的城市空间格局,使工业用地所在片区的“纹理”朝精细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是本研究的主要目的。

2.基于工业用地“纹理更新”的建筑设计思路

城市更新特指一种将城市中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城市社会生活的地区作必要的、有计划的改建活动,其模式根据更新活动的强弱可分为重建或再开发(redevelopment or rebuilding)、整建(rehabilitation)、维护(conservation)三种[5]。本文提到的基于工业用地更新的高密度建筑综合体建设,更多情况下是对缺乏历史遗存的工业用地采用推倒重建的模式,然而即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新的建设也要面对与城市空间的整合。在卡米罗·西特(Comillo Sitte,1889)看来,“建筑应该彼此相联而不是彼此独立”,罗杰·特兰西克(Roger Trancik,1986)在综合图底理论、连接理论、场所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五种有利于整合城市空间的城市设计原理,包括“连接有序的活动”、“边界的连续”、“整合的步行空间”、“沿轴线展开的空间层次”、“室内外的融合” [6],约翰·波特曼(John Portman,1990)立足于城市整体,提出使建筑群体在空间、形态、尺度、材料等层面具有内在统一性的“城市编织”理念,并以地产开发商和建筑师双重角色促成了一系列大型建筑综合体的设计 [7]。在“城市针灸”(Manuel de Sola Morales,1999)、“城市触媒”(Wayne Attoe,Donn Logan,1989[8])等从从小尺度切入的城市设计理念得到越来越多应用的背景下,建筑与城市整体之间是否产生有机关联和良性互动,更是逐渐成为学界和公众评价建筑综合体项目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而在笔者看来,这种关联和互动的结果,多可以通过“纹理”(Grain)的表征较为清晰地呈现出来。

根据凯文·林奇的定义(Kevin Lynch,1981),纹理(Grain)是某一聚落内的不同元素在空间上的结合方式,这些要素不仅包括形体、建筑形式,也可能是各种活动、人或其它特征。“纹理”有两个层面的特性,一是“细度”(finenese),即构成城市纹理元素自身的颗粒大小,有“粗糙”和“细致”之分;二是“清晰度”(Definition)即元素颗粒或由元素构成的不同簇之间的连接关系 [9]。设计总是在既定的、通常是复杂和微妙的纹理中工作,特色鲜明的纹理通常需要更谦恭的设计回应,而纹理较粗糙的区域,则提供了创造新环境特质的机会。依据凯文·林奇、约翰·波特曼关于城市空间的理论,笔者认为处理工业用地更新的关键是把握场所的纹理,对“纹理”在功能、空间、形体等层面的更新诉求进行分析,可初步建构工业用地更新背景下地铁上盖建筑综合体的设计框架(表2)。

表2 基于“纹理更新”的旧工业区地铁上盖综合体的设计框架

常见的纹理类型“细度”“清晰度”

功能纹理功能的种类和配比功能的融合程度

空间纹理空间的类型和配比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的融合程度

形体纹理形体要素的种类和配比建筑形体与城市环境、

视觉感知规律的契合程度

3.基于纹理更新的华新广场设计策略

下文将以广州华新广场的设计为例对设计框架展开实证分析。华新广场项目所处的广州工业大道333号地块,南临40m宽的工业大道,西接10m宽的泉塘路,东侧与北侧按规划将形成15m宽的车行道。地块曾是广州橡胶七厂、广州星球轮胎厂的基址,其面积近2.5万㎡,可建设范围基本呈矩形,在广州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背景下,广佛地铁(2015年已开通)与广州地铁11号线(计划2022年通车)在此地段交汇并形成换乘站,两条线路在此段分别位于工业大道和泉塘路下方,其出站口位于基地内部的西侧和南侧(图3)。与地铁接驳的优势对于在广州生活和工作的中青年人群来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因而也为项目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前景,上层规划将这一城市更新项目定位为“中高档公寓社区”和“一站式综合商业购物中心”结合的建筑综合体,内有居住、零售、超市、餐饮、影院、娱乐、服务等功能,其中居住面积约7.5万㎡,商业面积约3.6万㎡,容积率达4.5。

图4 从西侧俯瞰场地

4.分向优化与有机整合的功能布局

居住人群为商业提供稳定的客流,而商业为居住人群提供基本的服务设施,两者相辅相成,可保证项目在运营上的自足,然而居住空间和商业空间在物理性能、空间尺度、交通组织、界面形态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异,为了避免这些差异在高密度建设语境下演变成一种冲突,并使综合体可以作为一个有序的整体与场地原有的肌理形成良好互动,项目采用“分向优化”与“有机整合”相结合的总体布局,即保证居住和商业互不干扰的前提下,尽可能使两者可以共同形成完整、连续的公共空间。

在具体操作上,设计者将1-4号公寓塔楼沿东侧和北侧的规划路布置,既使公寓单元远离城市干道的噪音和地铁穿行带来的震动,也将基地内部的车辆流线集中于用地的东北侧,西侧与南侧的界面因而得以释放出来,更好地服务于步行的商业人流(图5、6)。公寓的车行入口提升至二层5.00m标高,结合花园布置,正式的公寓大堂被提升至三层,在释放出更多商业空间的同时也为住户提供独立完整的入户空间(图7)。相对独立的5号商业裙楼沿工业大道和泉塘路展开,与1-4号塔楼底部的商业裙楼共同围合形成一个流线型的中心广场(图6、7)。上述操作既保证了各部分交通流线的独立性和商业裙楼的沿街界面最大化,同时也保证了内部场域的完整和凝聚力。

图7 华新广场首层至三层平面图

5.与城市公共交通紧密的空间结构

方案结合项目所在区域的交通配套设施,进一步深化场地内的交通组织,使其在实现自足秩序的同时,还可以与更大范围的城市步行系统相结合,为城市能量的流动创造机遇。

5号商业裙楼将主入口设置在人流量最大的工业大道和泉塘路的交叉口,并通过形体处理在转角处退让出城市广场,在形成缓冲的同时也丰富了工业大道的沿路景观;西南侧和西北侧两个次入口的设置,使泉塘路和工业大道上的商业人流能顺畅地涌入内部商业。穿越式中心广场的引入,为内部商业带来了生机,也打破了传统居住小区对外封闭的传统格局,为地铁站进出的人群、毗邻小学的师生和家长,以及周边的生活市民提供了举办大型表演和活动的场地以及可以停留休闲的户外或半户外公共空间(图8)。

图9 地下商业区的平面图

6.昭示性与秩序感并存的形体组织

经过近20年的城市更新,项目周边已然是高楼林立,然而早期同质化的开发模式使得整个片区缺乏回应视觉审美诉求的形体层次(图4),与此同时,项目本身的商业性质也使其外观需要具备引人注目的“昭示性”。开发商期待项目可以成为“本区域具有标志性的综合社区”,且在“视觉上不被周边建筑物遮挡”,而设计师关注的,是如何在回应“昭示性”诉求的同时,仍然能使单体建筑融入整体的城市形态秩序中。

为了减少高层塔楼体量对西南侧城市干道的压迫,设计者通过高度控制,使四栋塔楼与商业裙房呈现出自西南向东北、由低至高的群体形态,并最终形成以西北侧190m高的超高层塔楼为核心的群体组合。这一组合方式在形成温和的标志性的同时,也使北侧塔楼住户的视野最大化。由超高层塔楼延伸出来的空中会所,既进一步增加建筑群体的标志性,也为高层住户提供了类地面的休闲空间(图10)。在此基础上,塔楼还通过立面材质的变化和局部的凹入,进一步丰富自身的尺度,削弱大体量给周边环境带来的压抑感(图11)。

 

 

图11 塔楼体量与中庭空间的设计效果示意

7.结语

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居住诉求不断增长的背景下,城市部分历史工业用地不得不转换为高强度开发的居住用地,而都市生活的复杂性和土地集约化利用的趋势又促使这种高强度开发向混合功能、公共交通导向发展,这也是本文探讨工业用地更新背景下地铁上盖建筑综合体设计策略的原因所在。而无论是高密度开发本身,还是旧工业用地的复杂文脉,地铁建设带来的立体化交通组织,都对建筑综合体的设计提出挑战,在笔者看来,这种挑战会较集中反映在不同层级的“纹理”编织上。本文立足凯文·林奇等人的城市空间理论,试图建构一种基于城市纹理更新的建筑综合体设计框架,并以华新广场的设计过程为例,提出在“纹理”构成及其关系错综复杂的情况下地铁上盖建筑综合体的设计策略,包括分向优化与有机整合的功能布局,与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紧密结合的空间结构,以及昭示性与秩序感并存的形体组织。在具体操作上,设计首先采用了“分区”与“围合”相结合、“多层地面”的组织方式,来实现居住功能与商业职能的并行不悖及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其次,设计通过退让入口广场、设置穿越路径、根据地铁路线调适地上与地下的出入口,使建筑内部交通与城市交通融为一体,优化所在片区的步行环境。最后,设计从环境尺度和到访者的视觉感知规律出发,对各形体要素的走势、穿插关系进行调整和深化。这些策略的初衷都是在于充分发挥地铁上盖建筑综合体功能多元、交通路径丰富、规模较大的优势,促进所在地段的纹理向精细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此外,除了回应现代都市生活的诉求,如何保护和转化工业用地中具有历史价值的工业遗存,也是工业用地更新面临的重要议题,这个议题已有大量研究文献,本文不再赘述。

注释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2017年发布的《2040年广州市人口预测研究报告》显示,广州人口从1950年的150万到2010年的1200万,增长了7倍,预计2040年将达到2000万,广州地区的人均居住面积,从解放初期的4.5㎡/人到2013年的22.73㎡/人,足足增长了4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GB/T50280-98)[S].1998:4

[2]新快报(广州).广州工业大道的前世今生[EB/OL].http://gz.house.163.com/13/1017/15/9BD84C3F00873C6D_all.html,2013-10-17

[3]林燕.建筑综合体与城市交通的整合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16

[4]CalthorpeP.TheNextAmericanMetropolis:Ecology,CommunityandtheAmericanDream[M].NewYork:PrincetonArchitecturalPress,1993

[5]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558

[6](美)罗杰?特兰西克.寻找失落空间——城市设计的理论[M].朱子瑜,张播,鹿勤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7]PortmanJ,RianiP.GoldbergerP.JohnPortman.Milano:L’Arcaedizioni,1990

[8](美)韦恩?奥图,唐?洛干.美国都市建筑——城市设计的触媒[M].王劭方译.台北:创兴出版社有限公司,1994

[9](美)凯文?林奇.城市形态[M].林庆怡,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188

[10]李晴,高华.基于历史性空间视角的高密度住区规划研究——以广州市猎德村改造为例[J].南方建筑,2014(06):76-80

论文作者:邹展宇1,李鸣正2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7

标签:;  ;  ;  ;  ;  ;  ;  ;  

基于工业用地更新的地铁上盖建筑综合体的设计策略研究——以华新广场为例论文_邹展宇1,李鸣正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