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家国情怀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动力论文_邢昭莲

让家国情怀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动力论文_邢昭莲

山东省济南第三中学 250116

摘 要:家国情怀是新课标提出的核心素养之一,是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情感的集中体现。长期高效的家国情怀素养培养,有助于引领学生心怀家国天下、心系民族命运而积极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为“中国梦”的实现而不懈努力。因此,在高中历史课堂中践行家国情怀素养培养极具现实意义与人文价值。

关键词:家国情怀 人文教育和价值 精神动力

家国情怀是几千年来扎根在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精神支柱,是人们情感源泉和心灵归宿的寄托。自古以来志士仁人承载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有着“落叶归根”情系故土的眷恋。正是这样的家国情怀促使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情系家国发展,自强不息,推动社会发展。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现在我们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都是家国情怀的不同时代表征。教师要用自己的学识、阅历和经验,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兴趣、对国家的认同,让家国情怀成为学生奋发向上、奋斗不息的精神源泉。

一、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意义

家国情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国以家庭为中心的社会文化衍生出的一整套独特的思维和生活方式,是中国人特有的社会价值逻辑。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中国人如何看待世界的基本路径。当一个人把个人的成长与家庭、民族、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的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时候,这个人就拥有了融入世界的气度与眼光,就是一个兼具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人。中国近现代一批杰出的学者、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如詹天佑、胡适、梅贻琦、竺可桢等学成归来后,肩负起振兴中华的重任,家国情怀已经成为优秀的中国人共同的精神基因和内在品格。

二、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途径

1.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教学情境。教师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借助多媒体技术,播放反映家国情怀的历史图片、有关视频等,化枯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讲述为直观生动的体会,增强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触胜过教师千言万语的情感说教。

2.从历史文化遗迹中感受历史,触发学生情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既是史学研究的优良传统,也是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因为历史是过去的事情,学生的历史知识和生活经验都较为欠缺,对历史上发生的事很难理解,给历史教学带来了很多困难,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迹不仅有利于学生深入地理解历史,还能帮助学生形成历史地看待历史问题的意识,有利于学生历史素养的提高。家国情怀的教育要有实际的内容,学生要从书斋走向广阔的社会,从接触历史文化遗迹中感悟历史,从感悟历史中升腾起民族自豪感,进而形成家国情怀情感,这是单纯的课堂教学无法做到的,参观历史遗迹为历史教学开辟了新天地。

3.品读历史名人,感悟家国情怀的内涵。在古代宗法观念和传统儒家文化影响下,中国人有着浓厚的家国意识,家与国是融为一体的,“皮之不存,毛之附焉?”众多仁人志士们有着牺牲小我为国的大义凛然、浩然正气。历史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解读历史人物的高尚品质以感染学生。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所体现出来的那种公而忘私精神;屈原心系楚国,“哀民生之多艰”,愤而投江自尽所表达出的忧国忧民情感;商鞅没有因为变法受挫重重而放弃变法,虽终遭“车裂之刑”,却成为创新精神的表率;文天祥他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不朽诗句,所流露出的高度历史责任感等,这些都是历朝历代中华儿女血性报国情怀的体现,成为支撑中华民族不断进步的精神财富。

4.挖掘历史与现实的契合点,培养学生的家国责任感。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课程越来越注重学生学科综合素养、时事政治等的考查。所以,在新的历史教学实践中,教师在挖掘课本教学内容的同时应该关注最新的史学动态和时政材料,时政材料尤其是现当代史中可发掘的空间很大。

比如在讲授岳麓版必修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这一单元时,教师要掌握最新的全球化发展趋势。特朗普上台后美国重拾贸易保护主义,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等时事,看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再承担主导全球化的责任。教师要将这些内容指出来,让学生认识到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其实很近。在全球化问题上,我们同样能看到中国的力量正在凸显。中国在新时代背景下推动亚投行的创建,着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的方向发展,已然成为新时代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者。所以,在讲授全球化趋势时,要将最新的经济全球化信息给学生呈现,让学生感受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的发展以及当前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理解经济全球化仍然是时代发展的趋势,还能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力量,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是一种报国强家的志向,是一种责任和担当。在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中加强家国情怀的教育,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符合历史教材的选择,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意识,培养其民族自豪感,提高其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理性的、开放的爱国情怀。家国情怀的培养能促使他们积极关心国家事务,激发他们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做贡献的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王欢 《让家国情怀扎根学生心灵》.2018年01月18日,人民网。

论文作者:邢昭莲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12月总第28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  ;  ;  ;  ;  ;  ;  ;  

让家国情怀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动力论文_邢昭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