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瘢痕部位妊娠的诊断与治疗分析论文_王希文

剖宫产术后瘢痕部位妊娠的诊断与治疗分析论文_王希文

王希文(安达市医院151400)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剖宫产术后瘢痕部位妊娠的诊断及治疗体会。方法 选取2014 年1 ~ 12 月收治的43 例剖宫产术后瘢痕部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给予阴道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手术等。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43 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经超声检出率90.70%, 与病理诊断结果(100.00%)相似。其中31 例首选药物保守治疗,其中4 例治疗无效后转为清宫术;16 例经清宫术治疗(包括4 例中转), 其中2 例大出血并切除子宫, 总有效率100.00%。结论 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疑似病例积极给予各项检查确诊病情, 根据其实际情况提供正确有效的治疗措施, 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关键词】 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诊断;治疗【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5-0202-01

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 CSP)是临床常见的剖宫产远期并发症, 也是异位妊娠的特殊类型。本文为提高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诊断及治疗效果, 特选取本院2014 年1 ~ 12月收治的43 例此类患者给予临床研究, 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部位妊娠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 年1 ~ 12 月收治的43 例剖宫产术后瘢痕部位妊娠患者, 年龄23 ~ 37 岁, 平均年龄(30.29±2.24)岁,孕周5 ~ 14 周, 平均孕周(7.82±2.13)周, 本次妊娠距前次剖宫产间隔时间3 个月~ 11 年, 平均间隔时间(4.25±2.25)年。

1. 2 方法1. 2. 1 纳入与排除标准 ①具有剖宫产手术史, 本次就诊后经临床检查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瘢痕妊娠诊断标准;②对本次研究所需超声检查方法及药物、外科手术等临床治疗方法具有良好耐受性, 排除具有相关禁忌证者;③排除恶性肿瘤疾病者;④排除精神类疾病者;⑤排除心、肝、肾等机体重要器官严重病变者;⑥患者本人及家属对本次研究内容完全知情。

1. 2. 2 诊断方法 仪器选用德国SIEMENS(西门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G60S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指导患者取膀胱截石位,检查前需将膀胱排空, 探头频率设定为7.50 MHz。探头表面事先涂抹耦合剂, 将其经一次性无菌避孕套罩上, 避孕套外部经2% 碘伏溶液均匀涂抹消毒。将探头缓慢放入阴道内部并完成纵、横、斜等方向扫描, 内容涉及子宫大小、周围附件情况、宫内妊娠囊情况、子宫直肠凹异常团块等, 发现异常团块则应仔细观察其是否存在液性暗区并分析其与子宫关系。

1. 2. 3 治疗方法 ①药物治疗:甲氨蝶呤1 mg/(kg·d)肌内注射,第1、3、5、7 天, 24 h 后给予四氢叶酸钙1 mg/(kg·d)肌内注射,第2、4、6、8 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实验室检验结果提示未获得理想下降效果, 则需于2 周后再次给予上述药物治疗, 需注意若患者发生大出血或重复给药治疗效果仍不理想,则需适时或立即中转外科手术;②外科手术:常规备血备皮后实施清宫术, 术中若出现失血性休克、本人要求等异常情况, 需立即给予子宫切除手术。

2 结果2. 1 诊断结果 43 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经超声检出率90.70%, 与病理诊断结果(100.00%)相似。

2. 2 治疗效果 43 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中31 例首选药物保守治疗, 其中4 例治疗无效后转为清宫术;16 例经清宫术治疗(包括4 例中转), 其中2 例大出血并切除子宫。43 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经上述措施对症治疗后总有效率100.00%。

3 讨论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指于前次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处微小缝隙上发生胚胎着床的情况, 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异位妊娠。研究表明, 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若处理不当则可发生子宫破裂、大出血等异常情况, 严重威胁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1]。及时诊断并给予积极治疗是保障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关键因素。近年来, 由于剖宫产率的升高, 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应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高度重视。

研究表明, 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起病隐匿, 临床早期并无典型表现, 为诊断及治疗工作带来一定困难[2]。实验室血人绒毛促性腺激素检验仅可确诊是否发生妊娠, 无法准确判断妊娠发生部位, 因此临床主要利用超声技术诊断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病情。研究表明, 传统腹部彩超将受腹部脂肪、膀胱充盈程度等多种因素影响, 因此无法获得较为理想的检查效果, 目前临床首选阴道腔内彩超诊断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3]。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经超声检查特征如下:宫颈、宫腔内并无妊娠组织, 瘢痕处子宫峡部前壁存在妊娠囊或混合性包块, 无正常的子宫肌层组织存在于膀胱与子宫之间, 妊娠囊、膀胱壁之间存在较薄的子宫肌层。

本文研究可知, 43 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经超声诊断正确率高达90.70%, 提示超声具有较为满意的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诊断效果, 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相符[4]。但本文中43 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经超声检查仍有9.30% 的误诊、漏诊率, 提示临床医生对疑似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给予超声检查仍无法确诊病情时, 应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验结果等多方面资料准确判断疾病,提高临床诊断正确率。

药物保守治疗使用方便、痛苦小、伤害少, 利于患者积极接受, 但部分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治疗效果较差需中转其他方法。外科手术可获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但将对机体造成较大伤害, 若实施全子宫切除术则对其心理健康也将产生影响[5]。本文中43 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经上述相应措施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100.00%, 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综上所述, 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疑似病例积极给予各项检查确诊病情, 根据其实际情况提供正确有效的治疗措施, 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参考文献[1] 张英, 陈义松, 王佳佳, 等.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96 例临床分析.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0, 45(9):664-668.[2] 喻芳明, 王璐, 喻晴. 剖宫产术后瘢痕部位妊娠的诊断与治疗. 中国妇幼保健, 2012, 27(3):467-469.[3] 谭爱香, 郭春, 黄薇.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46 例临床疗效分析.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1, 27(3):211-213.[4] 彭方亮, 周晓, 毛世华.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40 例临床分析. 重庆医学, 2012, 41(12):1189-1190.[5] 程彦君, 黄靖然, 许兴桂. 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个体化治疗方法探讨.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2, 23(3):383-385.

论文作者:王希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7

标签:;  ;  ;  ;  ;  ;  ;  ;  

剖宫产术后瘢痕部位妊娠的诊断与治疗分析论文_王希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