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症护理在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论文_袁群英

宁乡市人民医院 湖南 宁乡 410600

【摘要】目的:探讨循症护理在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护理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为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血压、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1)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护理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更低,P<0.05;与护理前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P<0.05。(3)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护理后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明显更低,P<0.05;与护理前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明显降低,P<0.05。(4)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循证护理对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高血压症状和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有利于提高护理效果和患者的预后,从而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 循症护理; 脑梗死; 伴发高血压; 护理效果

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的发病率近年来呈升高的趋势,给中老年人群的健康和生命带来了严重的威胁[1]。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和进展与高血压、高龄密切相关,治疗疗程漫长,难以彻底治疗,一旦病情控制不良,容易导致严重并发症与死亡[2]。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过程中,由于患者对疾病和治疗缺乏正确的认知,容易出现负面情绪,对治疗的依从性降低,必须对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积极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3]。本研究通过对我院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对照试验,探讨循症护理在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护理中的护理效果,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择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100例,随机分组,各组为50例,观察组男患者32例,女患者18例,年龄为62-81岁,平均年龄为69.63±6.21岁,高血压病程1-10年,平均病程为5.10±3.02年;对照组男患者30例,女患者20例,年龄为62-81岁,平均年龄为69.10±6.30岁,高血压病程1-10年,平均病程为5.15±3.03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分布、年龄阶段、病程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以医嘱为护理依据进行干预,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指导患者用药和结合疾病普及健康知识。

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以最新研究文献的护理理论、护理措施作为依据进行干预,具体护理内容包括以下:

⑴心理护理

相关研究认为,许多患者因为发病突然,心理因此出现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反应,给治疗的疗效带来一定的影响,甚至导致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和降低治疗依从性,不利于后续治疗的开展[4]。因此,必须对患者进行积极心理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应当主动和患者进行交流,引导患者倾诉内心感受和想法,尽力为患者满足心理需求。同时,详细讲解疾病发病原因、症状、治疗方法的效果和作用,可以通过病情控制良好的患者现身示教,提高患者对治治疗的信心。

⑵饮食指导

据研究,疾病会对患者的身体机能造成大量消耗,必须给予患者补充能量。合理饮食是补充能量的关键途径[5]。因此,必须对患者进行健康饮食指导。告知患者需要补充蛋白质、维生素,让患者了解蛋白质和维生素对疾病治疗的重要作用。同时,让患者了解到禁忌类食物,例如生冷食物、辛辣食物等。在进食的过程中尽量慢嚼细吞,并尽量保持坐姿进食,以免食物反流误吸。对于不能够自主进食的患者,给予鼻饲,确保机体营养均匀与能量充足。

⑶并发症预防护理

据研究,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由于病情严重,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容易引起导致身体血液循环减慢,导致压疮形成[6]。因此,必须对患者进行压疮预防护理。定期为患者更换衣物,保持身体清洁,确保皮肤干净、干燥。每次便后需要帮助患者对外阴部进行清洗,以免外阴部周围皮肤受到污染物的污染而导致感染溃烂。定时为患者进行翻身,并对患者的肢体进行按摩,有利于促进肢体血液循环,降低压疮形成的风险。在床边、走廊、厕所内设置防护栏,避免患者跌倒和坠床。

⑷康复训练指导

据研究,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由于脑部神经功能受损,导致其语言功能和肢体运动功能下降,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7]。因此,为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必须对患者进行功能康复训练指导,包括四肢伸展运动、内外旋运动,每天训练5-6次,循序渐进。

1.3观察指标

1.3.1护理效果

判断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具体分级如下:优:中医症状大部分消失,症候积分减少幅度>70%;良:中医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症候积分减少30%-70%;差:中医临床症状没有好转甚至恶化,症候积分减少幅度<30%[8]。

1.3.2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缺损评分(NIHSS评量表)。

1.3.3血压水平

测定护理前护理后的血压水平,包括舒张压和收缩压。

1.3.4护理满意度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根据护理技能、护理态度进行评估。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t检验,对非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卡方检验,采用平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数据的分布趋势,P<0.05表示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效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2.3血压水平

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护理后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明显更低,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与护理前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明显降低,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3)

3.讨论

脑梗死属于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肢体麻木、功能障碍受限等等。其发病严重程度和患者的年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息息相关。如果合并高血压,则会进一步加大治疗的难度,并且也提高了患者的死亡风险。目前,治疗方案仅能够控制患者的病情恶化,但是难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功能缺陷症状,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疾病的突发而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必须对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施行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

常规护理以医嘱为护理依据,医嘱的制定以患者的病情与医生的经验为依据,医生的经验、主观意志对护理起到一定的影响。为了提高护理措施的科学性、客观性、有效性,本研究采用循证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内容涉及到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护理等,更具针对性、全面性、客观性。

综上所述,采用循证护理对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高血压症状和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有利于提高护理效果和患者的预后,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李静,于秋实.循证护理在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8,39(08):942-943.

[2]王素梅.探讨循证护理在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护理上的应用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50):230-231.

[3]刘博,马晓丽.循症护理在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护理的应用效果及心理状态分析[J].当代医学,2017,23(18):174-176.

[4]王婷,张旭阳,龙倩倩.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护理中循症护理的应用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S2):559-560.

[5]郑银芳,蚁静君.循证护理对脑梗死伴发高血压的影响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09):154-156.

[6]陈果,尹燕.循证护理在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07):196.

[7]颜小星.循证护理在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36):5174-5175.

[8]王丹.循症护理在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5):210.

论文作者:袁群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2019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0

标签:;  ;  ;  ;  ;  ;  ;  ;  

循症护理在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论文_袁群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