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加强林业发展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论文_卢玉玲

论加强林业发展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论文_卢玉玲

国营大化瑶族自治县都阳林场 广西河池 547000

摘要: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在现代林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林业建设应该以林业经济推动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以优质的生态环境保障林业经济持续发展。同时,林业生态环境具有维护林区生物多样性、防风固沙、绿化美化村庄、构建城市生态环境等作用。基于此,文章阐述了林业发展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作用,通过分析林业发展中生态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林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生产

引言

生态环境恶劣,森林资源短缺,水土流失速度加快,空气质量严重下降,雾霾天气频发,为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而森林资源在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水土保持、节能减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森林是林业文化建设的根本、野生动物生存之家、生活产生中的可利用资源。因此,森林资源在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生态发展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必须加强森林保护,改善生态环境。

1、林业发展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作用

1.1提供物质基础保障

森林资源是林业经营管理中的主要管理对象,规模庞大,是循环性的经济载体。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家越来越重视林业管理工作,这就对林业管理制度、管理模式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情况下,相关技术人员可以将科学技术融入到林业管理中,以实现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模式,其主要的管理形式是机械化模式,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还能够更好地运用林木资源,从而使森林资源走向科学经营、合理开发的发展道路,与此同时,在林业快速发展下,生态系统的可循环高效率作用逐渐显现出来,使得林业发展在满足人民群众物质需求的同时,还能够满足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发展要求。

1.2满足生态环境社会基础要求

生态环境平衡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提升人民群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主动参与到保护生态环境中,而这种保护理念与支持意识并不是通过口头宣传就可以实现的,而是需要经过实际的林业文化建设,利用权威性的宣传条件对保护意识进行传播。与此同时,林业发展能够有效地提高森林资源的价值,实现生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还能够促进森林资源功能的循环发展,使人民群众意识到森林资源在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而形成“保护森林资源、实现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创建美好家园”的意识。

1.3林业资源具有防风固沙的作用

在树木生长过程中,树木的根系会不断深入到地层底下,并形成强大的根系,这些根系具有加固地表土壤的作用。首先,由于林业地区树林茂盛,会形成防护林,在遇到风沙的情况下,防护林能够有效地抵制风沙的侵袭,而林业资源会对风力产生一定的阻力,降低风速;其次,林业还能有效地改变风向,减少风沙地区沙丘的移动,实现减少对绿洲耕地破坏能力的目的。因此在一些沙漠化比较严重的地区,可以通过植树造林,借助林业资源的防风固沙作用抵制其损害。

2、林业发展中生态保护存在的问题

2.1森林资源短缺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森林面积占用量比较少,目前已出现与国家相关规定的人均森林占用面积标准不相符的情况。通过调查森林覆盖面与人口数量统计发现,我国人均森林蓄积量仅占世界总森林面积的百分之十,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处于发展滞后的状态。但是,我国森林资源短缺的问题并非一时引起的,而是由长期森林管理不当,林业建设不积极,森林保护意识淡薄引起的,因此,解决森林资源短缺问题是促进生态平衡发展的重要内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林业生态建设工作实施力度差

目前,我国林业生态建设工作的实施力度相对较差,缺少详细地计划和规划,林业管理工作中也存在一系列问题,这就为后期管理带来了不利影响,比如,工作安排不科学、分配能力差等问题,导致生态建设工作效率低下,实施力度差,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林业的健康发展,阻碍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3、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1健全和完善林业法律制度

在林业产业发展过程中,不仅需要注重营林技术水平的提升,同时需要加强林业法律制度的完善,我国当前推行的森林法中明确规定,我国当前的林业产业发展应中分遵循生态可持续发展战略构想,但是从当前整体建设现状而言,林业产业缺乏具体明确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条款,以致于我国林业产业在实际开展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林业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主要表现在对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不高,相关法律内容不完善,存在着较大的局限,违背了林业生态发展规律,不利于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战略构想的推行。所以,针对此类问题,健全和完善相应的林业法律制度是十分有必要的,并结合林业产业发展情况构建相应的生态评价机制,以求能够对林业产业发展情况做出客观评价,营林生产活动开展有章可循。

3.2依靠科技发展林业

国家要想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发展林业。第一,建立林业科技创新体制。相关部门可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核心、以效益为目的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提高林业的生产力,充分利用信息科技方式,推动林业经营和管理的精确化、科学化,实现林业的现代化管理;第二,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相关部门应坚持科研成果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方针,对林业的发展进行指导,从根本上解决科研与生产建设脱节的问题,并鼓励科技人员通过技术承包、技术转让、技术服务、联合开发、创办经济实体等形式,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第三,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首先,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开展森林生态系统的监测;其次,调整好良种壮苗和树种的结构,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提高良种苗培育水平;最后,研究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木材加工、制造、利用技术,提升木材工业的总体技术水平,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3优化整合林业结构

培育树木新品种,为树木的发育打下良好的基础;林业部门加大监管的力度,使产品深加工得以实现,这样能够避免林木是在低层次原料的情况下流入市场。例如,我国所生产的一次性卫生筷,会出口给日本等多个国家,如果只是对原材料进行简单的加工后,就流入了市场,这无疑是对林业资源的一种浪费,对环境保护而言也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想要提高产品的质量,应不再使用类似的产品生产方式。在营林生产的过程中,应该让林业绿化和林业旅游业同步发展,对林木品种进行优化配置,同时要加大花卉园艺的培育,从而对营林生产的旅游市场得到开发,这样不仅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更体现了陶冶人的情操产生积极的社会意义,并且能够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这充分地说明了林业可持续发展对生态、社会、经济效益三者之间起着协调的作用。

3.4提升森林覆盖率

在国家大力宣扬保持青山绿水的背景下,很多地区已将林业建设工作作为重点建设项目,并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因此,在国家建设过程中,应该将林业建设作为重点建设,积极地开展绿色通道、义务植树、森林防护等工作,林业单位必须做好森林病虫害、火灾等对森林资源造成破坏的防治工作。与此同时,企业应不断革新和完善林业制度与政策,调动社会企业对林业建设投入的积极性,可以通过招商引资的形式,促进我国林业建设的发展。

结束语

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我国生态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而在实施林业保护措施后,生态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因此,在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大家应认识到经济的发展不能建立在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基础上,林业发展需要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在科技的引导下调整林业经济结构,并不断改变林业的发展方向,实现国内林业资源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燕飞,宝力道.加强林业发展对生态环境保护产生的重要作用[J].农业与技术,2015,35(17):84-85.

[2]黄森.加强林业发展对生态环境保护产生的重要作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0):293.

[3]王立国.强化林业发展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分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23):47-48.

论文作者:卢玉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7

标签:;  ;  ;  ;  ;  ;  ;  ;  

论加强林业发展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论文_卢玉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