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建筑业在市场竞争中也显得愈来愈激烈,这就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注重技术管理,培养技术人才,合理运用管理的职能与科学的方法,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文中笔者就建筑工程现场安全施工技术的重要性及管理的一些措施进行简要阐述。仅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施工;
就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来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关系重大。一方面其关系到施工单位的利益。施工中的质量隐患或人员伤亡事故,将会影响施工企业的施工进度,会给施工企业造成极大的损失,影响其经济效益等的实现。另一方面,施工安全管理关系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如果不注重施工现场的安全防范,极容易发生施工现场人员坠亡或脚手架掉落等事故,会剥夺施工人员的生命。因此,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技术安全管理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一、建筑工程现场安全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首先,加强技术管理工作,促进了施工的规范化、标准化、秩序化,是对建筑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的最有力的保证。其次,加强技术管理工作,有利于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也是对建筑工程质量最有力的保障。再次,加强技术管理工作,有利于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促进了施工队伍的建设。最后,加强技术管理工作,有利于对新型技术、工艺、设备的引进与推广,提高了施工效率,增加了建筑工程的技术含量,也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及经济效益。
我们大家都知道,建筑行业的施工活动危险性大,不安全因素多,是事故多发的行业。虽然这些年已实行了建筑业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加强了对建筑市场的准入控制,加大了对建筑企业施工现场的生产安全检查力度,但伤亡事故仍时有发生。对于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国家制定了多项法律法规,建设部门也颁布了《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调查程序规定》及《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等部门规章制度。但还是有些部门和企业心存侥幸心理,为了获取更高的经济利益,忽视安全生产,监管力度不够,一些一线作业人员缺乏基本的安全知识,没有按照国家的标准和规定进行相关操作,工人没有得到有效的安全教育培训,导致安全意识淡薄,这些都是造成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提高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中安全与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
1、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安全生产考核工作
通过实施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个人,并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进行考核、评定,用经济手段来推动安全管理工作的贯彻、执行力度,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2、增强法制观念,增强农民工安全意识
一方面,要对施工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安全生产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与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并在实际的施工管理过程中起到带头作用。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与教育,使其认识到“文明施工,安全第一”的重要性,在施工过程中不断提高安全意识,真正做到安全施工。与此同时,我国建筑业农民工队伍人数约占建筑业一线施工作业人员的90%以上。而进城农民工中的大部分人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较差,尤其是新进城的农民工,刚放下农田的“锄头”,走进工地拿起“榔头”就干活。因此,项目部应高度重视农民工群体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可采用增强施工现场的安全文化氛围,强化岗前培训考核及以直观教育为主的现场教育,班组岗前教育、开设农民工夜校等方式加大农民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农民工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杜绝“三违”,已经成为当前保护农民工生命安全,降低安全事故,促进和谐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强化安全设备设施检查,切实落实设备设施的验收
施工现场脚手架、模板、临时用电、施工电梯、基坑防护与降水、土方开挖、拆除与爆破工程,“四口”、“五临边”防护设施等设备设施必须符合相关要求,施工中未安装栏杆的阳台(走台)周边,无外架防护的屋面(或平台)周边,框架工程楼层周边,跑道(斜道)两侧边,卸料平台外侧边等均属于临边危险地域,应采取防人员和物料下落的措施。强化对其的管理,禁止使用淘汰的机械设备。重视安全机械设备的送检工作,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对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的分部分项工程必须进行专家论证,施工现场各种设备设施一定要按照相关制度进行验收,对需要第三方检测检验的必须检测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近年来,因设备设施问题产生的安全事故数量逐渐加大,加强施工现场的设备设施检查验收和日常保养维修工作,特别是班前检查,对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具有重要作用。
4、建立设备管理制度,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
建筑施工现场应该严格制定设备的操作制度和设备保养制度,定期检查建筑施工现场的各个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及时排除不安全因素。施工现场要减少各种环境污染物的产生,严格建立施工现场管理体制,加强对有害气体和废水噪音的处理能力,把对社会的危害调整到最低。加大专项资金的投入使用,购买安全设施,保障建筑施工现场设施安全可靠。建立定期安全检查制度,定期组织检查各个危险作业项目,及时填写安全检查表,提出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通知改正。建立健全安全登记制度,对整改和登记安全检查本进行严格把控,切勿出现不查随意写的现象。实行项目经理和安全监督员的每日巡检记录等措施,通过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
5、要不断的对建筑施工的危险源进行控制
所谓危险源,指的就是能够引发建筑施工事故的源头。因此,建筑施工单位一定要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进行之前,根据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仔细认真的检查。要充分的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考虑,并且还要对建筑工程施工所用到的设备进行科学的检查和测验。只有都合格之后,才能够进行建筑工程的施工。在对建筑工程施工前进行检查的过程中,要对引起建筑施工事故的危险源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考虑,并且应该针对危险源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应对方案的设计。其中,主要包括对危险源的检测、对危险源进行的控制以及应急的策略等内容。除此之外,建筑施工单位还应该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同时对危险源进行实时的监控。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对建筑工程施工的危险源进行控制。
6、不断加强对技术工作的管理和人才管理
技术管理工作需持之以恒,要不断地加强技术管理组织机构和技术责任制,充分发挥好技术人员、技术工人的才干和作用。工作重点主要以下几点:1)严格做到技术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2)对技术管理工作建立定期检查制度,按建制开展施工项目的总结评比,达到肯定成绩,以利再战的目的;3)实行行政和经济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大力培养和提拔技术业务人员,充分调动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积极性;4)注重人才,培养人才是提高管理技术水平的基石。同时不断地对现有人才的培训、学习,提高他们的生活待遇,才能使管理水平更上一个台阶,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结束语
总之,建筑施工的现场管理是企业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筑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获得长远发展所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建筑企业管理人员必须对现场管理充分重视起来,加强对于安全和施工技术的管理,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参考文献:
[1] 赵国军.刘潜水.探讨我国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当代经济管理.2012.(17).
[2] 周宏春.针对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存在的问题和设计基本原则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18).
[3] 杜献峰.探讨我国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中原工学院学报.2010.(08).
论文作者:马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1
标签:施工现场论文; 建筑论文; 危险源论文; 农民工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技术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