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传记类文言文教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论文_吴秀峰

高中传记类文言文教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论文_吴秀峰

摘要:语文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这些素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根本任务,也是语文教师肩负的重要责任。中华几千年的历史沉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审美经验,选入高中语文教材的文言文文质兼美,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载体。本文以《项羽之死》为例,试分析如何在传记类文言文教学中渗入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传记类文言文 语文的核心素养培养 《项羽之死》

一、对比调动审美感知,营造悲剧的氛围

审美感知是塑造审美经验的基础,贯穿于审美活动的始终,《项羽之死》这篇文章是高中继《鸿门宴》之后司马迁《史记》里又一篇关于悲剧英雄人物项羽的文章,项羽在司马迁的这篇文章中结束了他跌宕起伏的人生,但无论是从他的语言中领悟作者体现的贵族气质和天命论思想,还是从他的骁勇善战与乌江自刎事件彰显的武士道精神,这一人物对于学生的价值远远不止这些。

我们在“少年派”项羽身上获得的审美价值都是以审美感知为基础的。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审美的要点。”《项》一文是建立在原有认识基础上的进一步习得,在学习《鸿门宴》之时,通过《大风歌》我们了解了汉高祖的踌躇满志,对比之下的项羽则是《垓下歌》里的“时不利兮骓不逝”,学习《鸿》一文之后,我们更是感受到了对比老谋神算的“中年派”刘邦之下的“少年派”项羽身上凸显的复杂性格特点,而此次宴会也为本篇课文项羽不可扭转的悲剧颓势埋下了伏笔。开篇凄哀的楚歌和项羽感情用事的《垓下歌》就好像悲剧开场一样,都为我们埋下了不言而喻的悲剧的种子,楚国之音也许学生没有听过,但通过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感受楚歌之凄凉,诵读《垓下歌》,学生就能感受悲凉的氛围,教师可以提问:同学们经历过的人生小别离,带着使命感的“英雄”荆轲的告别与英雄与“美女知己”的告别,同学们能感受到怎样的不同呢?学生在这样的对比之下,就能感受到,《项羽之死》虽没有《荆轲刺秦王》中“风萧萧兮易水寒”那样的悲壮,但学生能明显感知到英雄穷途末路的悲凉。这样提问,有助于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理解文本,又能通过与之前学习过的类似场景对比,为培养其审美素养作好铺垫。

二、在人物身上挖掘文章的文化内涵

项羽身上交织的武士精神和贵族气质是其他与之相关的人物无法媲美的,结合项羽的出身,我们就很能理解,他的性格是复杂多面的,但总的来说又是极其单纯的,他在战场上是一个能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勇士,但在权术阴谋上,他是一个单纯的翩翩少年。当我们分析项羽的人物形象时,先结合《题乌江亭》《乌江》《乌江亭》《咏项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这几首诗了解项羽,本篇共写了三件事——“霸王别姬”、“东城快战”、“乌江自刎”。这三件事情一气呵成,最后的结局,体现了传记的真实性,在司马迁的文学手法之下,多种描写手法展现项羽的人物形象,体现了传记的文学性。

教师让学生在文章中找出反复出现能体现人物形象的句子,不难发现项羽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项羽的自负、自傲的性格呼之欲出,他年少不爱读书,不求甚解,缺乏性格上的沉淀,功名似乎又来得太快,很难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唯一得出的经验便是“天亡我”,说到底,他只是一个有好出身的武士,缺乏为王的谋略,西方莎士比亚笔下的人物哈姆雷特所说:“一只雀子的死生,都是命运预先注定的”。这位出身贵族的王子把事情的结果归咎于命运的安排,却缺乏周密的刺杀计划,这点似乎和悲剧人物项羽一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那么作者对人物在语言上的刻画与描写,可谓倾注了心力,司马迁在这篇文章中通过重复的语言,强调了项羽身上独有的那种傲慢和自负,与文章开头部分的“时不利兮骓不逝”也交相呼应。项羽在众叛亲离的时候说道:“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士可杀,不可辱,注定了它无法与勾践一样卧薪尝胆。司马迁在这篇人物传记中将人物悲剧的命运通过语言的描写贯穿始终。

《项羽之死》中配角数量众多且特色鲜明,也从侧面烘托了项羽的形象,“缺一不可”。如虞姬。“英雄美人”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审美,但是虞姬的“作用”不止于为刚健的场景增加柔美的悲凉。她见证了项羽的“歌”与泪,让项羽由“神”成为了一个普通的“人”,英雄无路,四面楚歌之时西楚霸王的脆弱、凄凉,也让人悲悯、扼腕。如守在乌江边等待项羽的乌江亭长,他的一番话,让本打算逃生的项羽从容地“笑”着说出那一席流传千古的豪言壮语。此外,还有在阴陵“绐”项羽的田父,在东城被项羽吓得“人马俱惊,辟易数里”的赤泉侯,在乌江畔的“故人”吕马童……用简洁的语言,塑造如此多的配角,他们在司马迁笔下从容布阵,既有各自的“血肉”,又共同完成了从不同角度塑造项羽形象的复杂任务,让项羽有如此丰富的意蕴,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作者如何刻画项羽这一形象入手,能够深刻理解此种“笔法”的高妙。

三、在追问中链接阅读,系统地拓展学生的思维。

对课文中关键问题的追问,能带动学生的思考不断走向深入。在《项羽之死》的教学中,放弃“项羽是怎样的人”,转而思考“项羽是怎样被塑造出来的”,可以生发出更丰富的内容,形成一个阅读链。

追问司马迁笔下的“项羽”是怎样塑造的,要在《史记》的大文本中进行补充,如项羽死后,刘邦与吕马童等五人对项羽的处置,显现了刘邦的非君子作为。项羽追问“司马迁的项羽”是怎样炼成的,还少不了文本外的思索:项羽的死与司马迁的生。司马迁对项羽情有独钟,他把最悲壮的诗篇、最动容的神情,最慷慨的死亡都赋予了项羽一个人。然而,为何司马迁给项羽一个在生死抉择上的机会,然后让他在一番豪言壮语之后毅然赴死,使项羽的形象永远闪着熠熠光辉,自己却忍受着当时人的冷眼,顽强地活着?或者当我们深入研读那些出现在司马迁笔下的人物时,也会发现这样生与死的纠葛。屈原自沉汨罗江,侯嬴“北向自刭”,同时,韩信受“胯下之辱”,管仲“幽囚受辱”……,这样一来,司马迁的生死观,或许隐现在司马迁笔下的项羽身上,通过对这一问题的追问,我们已经为学生提供了一份厚厚的书单:《报任安书》《史记·高祖本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史记·田儋列传》……或许是那本厚厚的《史记》本身,以及更厚重的人生之书。由篇及书,链接原著,放大式延伸阅读;或由此及彼,追溯知识的源流,拓宽学生的视野;或由文及人,与作家亲密对话,让名家名作在学生的脑海中扎根。

高中文言文中史传类课文在高中新课标中仍然是重中之重,在语文教科书中占据很大的比例。教师需要围绕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调动学生的审美感知,在分析如何塑造人物形象上完成对文化的传承与理解。关注文本阅读,并通过“追问”,实现学生阅读的可持续发展,不断将提升学生的思维。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核心素养的“核心”在哪里——核心素养研究的构图[N].中国教育报,2015-04-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N].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03.

论文作者:吴秀峰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6

标签:;  ;  ;  ;  ;  ;  ;  ;  

高中传记类文言文教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论文_吴秀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