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时期的中国农业(一)_农业论文

经济转型时期的中国农业(一)_农业论文

经济转换时期的中国农业(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农业论文,时期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农业问题,现在成了人们谈论的焦点。公众共同的感觉是食

品价格上涨幅度过高过快,反映出农业生产供给不足。人们研究这一现

象时,虽然列举了很多原因,但缺乏进一步的分析。如资源条件差、抗

灾能力弱、投资太少、科技水平低和经营规模过小等等,这都是在发展

中国家一些长期发生作用的一般性因素,并不能据以说明这两年涨价的

成因,也不能针对存在于中国的特殊性障碍因素,提出治理措施。应该

进行更加具体的考察与分析,以利明确认识、对症下药,集中精力于现

阶段行之有效的政策目标。

(二)我国国民经济目前正处于体制转型时期,即由计划经济过渡

向市场经济。现时经济发展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多数和这个转型过程主

、客条件的变化有关。

制度变迁和经济发展二者相互作用、乃是贯穿人类历史变化全过程

的一条主线。每当制度转换时期,还会出现带有过渡期特征的复杂现象

。至今,关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经济学解释,还不多见。可是

这种转换经历,不仅存在于社会主义国家,而且存在于一些发展中国家

。因为,二次大战后,这些新独立国家为追赶先进工业国,都在不同程

度上实行过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据此,我们可以从这些国家的共

同经历中发现某些规律性的东西,为认识农村当前出现的问题,提供一

(三)经济体制不同于政治制度的转换,前者所具有的经济性质和

依存条件,决定它需要经过一个系统发育过程,它的变革一般是渐进式

的,这样就形成一个过渡期,其特征是原有经济的结构性缺陷,尚未较

正过来。新旧体制并存,同时从深层次上朝着不同方向对人们的经济行

为施加影响,产生不同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结果。

体制的转换,不可避免地牵动并改变原有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改

革的利益分配也不是均质的。因此不同的利益集团,对各项改革政策会

有不同的反应,又反回来影响改革的进程。正面的、负面的影响相互交

错,引出许多违反人们预期的变化。

一般情况下,制度安排是在政府主持下进行的,对政府来讲,这是

一种自我完善的历史使命。在过渡时期,政府、执政党及其它政治组织

所选择的宏观政策具有决定性意义。它既能加强改革的激励因素,也可

能形成对改革的制约因素。改革向政治组织提出要求:能集中转换时期

来自各方的信息,能摆脱旧体制惯性作用的影响,积极促进新体制的发

育,能善于缓解人民内部矛盾,选择改革与稳定的政策融合点,为制度

转换建立安全保障。这是一个集体学习过程,不可能一起步就干得完美

无缺。政府承受着来自各种利益集团的压力,在不少问题上常陷于两难

处境。此外,传统文化、需求偏爱也影响人们的选择。因此,在工作过

程,很难避免主观失误,并和前述其他因素一起,作用于改革进程,出

现某些曲折反复现象。我们所以强调:发生在改革中的问题,只有通过

改革来解决,就因为来自各方面的对改革的阻力,不可能自行消失。改

革每推进一步即意味着增加一分动力,减少一分阻力。反过来,也可以

(四)这几年农村总形势是好的。前些年的改革,为农业生产创造

了新的动力,加上中央高度重视农村,重视农业,重视农民问题。几年

来领导、干部、群众共同努力,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农产品供给得到保

证。此外还在发展外向型经济,发育市场中介组织,推进开发性农业、

制度创新和组织建设等方面,有所发展和创造。这一切,均应当充分予

以肯定。但改革尚未成功,在新旧体制并存格局下,旧体制仍在发生作

用,障碍着农村经济与社会的顺畅发展。

为什么说改革尚未成功?原订计划是:第一,建立一个微观经济基

础;第二,建立市场经济环境;第三,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农村新的

经济结构。这三条不论哪一条都未完全实现。人们有一种误解,认为目

前改革重点转到城市,农村主要任务转向抓紧发展生产,保障供给。改

革任务被淡化了。出现生产波动时,强调重视农业,加强其基础地位,

是完全必要的。但如何激励农民生产积极性,在改进制度、政策方面考

虑较少,从而减弱了推动开放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力度。

(五)粮食价格上涨过高,究竟是什么问题?是生产供给问题,还

是别的问题。改革起动后,农民从事生产一直是积极的。何以见得?第

一,放开价格的产品,如水产、 禽畜、 蔬菜、 水果等供给是好的。

1978年,畜禽肉类产量一千几百万吨,至1994年增长到4千4百多万吨,

现在人均39.4公斤肉类消费,已超过国际平均水平,出现了肉禽滞销,

企业亏损。人们都晓得肉类是由谷物转化的。第二,粮食生产年度增长

率都超过人口增长率(1983、1984年的超常规增长是难以继续的)。第

三,粮食生产确有波动,有的出于天灾,而大部分年份是由于粮食生产

比较利益太低。生产随价格的变化而波动。价格高,农民生产积极,价

格低,就不积极。粮食价格和工业品和经济作物之间还未出现均衡价格

,这是个价格形成机制问题,也是体制性问题。第四,粮食生产虽有波

动,但未出现大幅度波动。因为包产到户后,农民一定要努力保证自食

部分,力争够吃有余。粮食波动直接受影响的是商品粮中的公购粮,因

为公购粮价格是受管制的。农民不情愿卖低价。第五,1994年,由于稻

米减产等因素,总产下降2.5%,波动尚属于正常范围, 一般情况下不

会形成供给危机。上一年度,能源材料价格调整,粮食在成本推动下,

市价上涨,这是可以预料到的变化。在此时,为了制止投机资本干扰,

政府建立交易规则,加强了干预,是必要的,问题是如何干预。如果经

济手段乏力,只强化管死市场价格,关闭市场等手段,反而会助长农民

惜售心理和私商投机活动,并引发地方封锁和国营粮店的“寻租”行为

,致使带有转轨期特征的波动产生放大效应。即使能完成征购任务,但

会支付很高代价。

(六)对于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加强农业的地位,怎么强调,

也不会过份。如何加强?“关键是增加投入”这样说当然是对的。由传

统农业过渡到现代化农业,在水利、交通、通讯、科研机构,整治耕地

,以及各项农用工业和服务设施方面,必须进行大量投资,其数额概算

达几万亿元,必须得到国家财政的直接支持,这是不言而喻的。但在今

天的农业经常的投入中,大头还靠农民,他们的投入份额要占60%以上

。政府财力有限,有限的投入,只可用于基础建设方面,解决不了农业

比较利益问题。而后者直接影响投资者的利得预期。要农民增加投资,

必须使他们手里有余钱,又有投资兴趣。因此,必须使农业从市场上受

到激励,使农业变成赢利产业,否则,农民是不会积极的。

有人说今天农业问题的解决主要是取决于发展乡镇企业。乡镇企业

的确起到吸收农民就业和就地以工补农作用,东部地区农业生产和农民

收入很大程度要靠乡镇企业支持。但办企业也要有资本,广大中西部地

区,缺少东部那种办企业条件,尤其是资本进入条件。很多属于粮食产

区,要发展乡镇企业,必须是农业生产有积累有剩余,仅靠政府核定的

几十亿贷款是杯水车薪。拿出更大份额,银行又承受不了。因此,在那

里只能量力而行逐步发展,不能指望来个异军突起。这类地区办乡镇企

业要走新路子,必须改善交通并与城镇建设相结合,扩大就业机会。当

前,首先要通过统一市场,提高粮食交换价值,先把农业搞活。

(七)当前农业,一方面缺乏资金,一方面又承受着成本上升和低

价销售双重压力。政府能增加投入,多多益善。如不可能,与其空许诺

言“多给”,莫如实事求是,先做到“少取”,减轻一点负担。如果少

取也困难,还可以改革一下“取”“予”的方式。现在的政府为实行低

价征购制度,要支付很高的经营成本,算下帐来,已经是得不偿失。再

说,其他工农业产品价格都放开,只管制住粮食价格,既欠公平,也难

(八)以上说明,解决农业问题,必须深化改革,首先应改革价格

政策,双轨并为一轨,建立一个统一市场。市场空间越大,价格波动效

应越小。必须放弃对农民的歧视政策,恢复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的

比较利益,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改革农村的经济结构,首先是就业结构

,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创造起动条件。其他办法,有的是药不

对症,有的只是负效应,必须改弦易辙。

(九)重整农村经济结构,是改革要追求的重要目标,也是过渡时

期必须进行的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任务。新的农村结构的形成,变数很

多,不可能预测它的细节。在过渡时期,我们可能做到的事情,是推动

它朝着以下要求去建立基本框架。

第一,通过统一的市场,实现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等价交换,消

除城乡壁垒,走向城乡一体和地区协同。

第二,界定产权,依法保护各类经济主体财产权益,以利建立多种

经济成份并存,公有制起主导作用的所有制结构。

第三,稳定家庭经营,在市场引导下,促进传统小农经济的分解过

程,向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演变,形成农林牧渔、园艺、加工等独立

的产业部门和产前产后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具备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的

地方,实行适合国情的规模经营和合作制。

第四,改变就业结构和人口结构。劳动力大量转移,资本投入相应

增加,由土地、劳力密集型经营逐步转向土地、劳力节约型经营。

第五,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吸引国内外资本与技术进入农村,大规

模开发农业资源,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利用两个市场,提高资源利用效

第六,兼顾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环境保护,保持资源永续利用。

上边几条中,第一条,建立统一市场是必要的前提。因为只有市场

才能提供这种功能:校正过去计划体制下形成的经济扭曲现象,使之进

入良性循环,为完成农村结构转变创造必要条件。

下边将就这一点做点说明。

(十)建国以来经过将近半个世纪的制度变迁,到了现在,缩小经

济上工农差距已成为农民最强呼声。五六十年代的社会主义改造,废除

地主、富农、资本家所有制,阶级差别随之消灭了。但工农差别的消失

,要经过长期的生产力发育提升过程。但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其经济

增长过程,应当也可能选择一个逐步缩小工农差别的发展战略。可是,

由于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却使工农差别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城乡差别

,相对拉大了。建国初期,为集中资源,发展重工业,必须从农村提取

积累,这是必要的,可是,不按价格规律行事,时间长了,农村资源输

出大于输入,就造成城乡关系的非均衡变化。现在工业部门收益业已成

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过去以农补工应当转向由工业回哺农业了

。目前,鉴于国家面临体制转型的现实困难,至少应先实现平等交换资

源,维持农业的自养能力。但截止现在还未做到这一点。突出的问题是

:在国民经济中,农业产值比重在下降,大量人口却滞留在农村,这是

一个很大的矛盾,它影响农业的增长和供给能力的提高。城乡间不仅存

在劳动生产率过大悬殊,而且存在着多种社会福利制度的巨大差别。分

割城乡的户籍制度,造成城乡居民之间的身份差异。改革以来,农民的

见闻开阔了,心理上的不平衡也突出起来。近年由于政府对城乡来往控

制程度稍有放松,就出现所谓“民工潮”。农民为突破城乡分割而自发

行动,它提醒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调整城乡关系。

(十一)削平城乡壁垒,固然不能单纯指望农民的这种自发努力,

也不能指望政府大量增加农业价格补贴。当前,国有企业经营效益不高

,政府财力不足,农业人口占80%,少数补贴多数,是补不起的。从这

个现状出发,需要政府摆脱旧体制惯性约束,在国家有效的宏观调控下

,利用市场的配置资源功能,使城乡融为一体,工农商一元化,逐步缩

小城乡差别,进一步改善农民经济地位。

(本文作者:原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

责任编辑 雷咸成*

标签:;  ;  ;  ;  ;  ;  ;  ;  ;  ;  ;  

经济转型时期的中国农业(一)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