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城市化道路选择的几点思考_城市经济论文

关于我国城市化道路选择的几点思考_城市经济论文

关于中国城市化道路选择的几点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几点思考论文,道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1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2X(2003)01-0082-04

自从人类结束游牧生活走向定居以后,聚居规模的扩大,特别是大工业的出现,城市作为一种生产与生活方式就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但是由于各国的资源状况、发展道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各异,城市化水平和城市化道路不尽相同。中国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过程,首先表现为城市化的过程。关注当今的中国,更多的大城市、特大城市(为了叙述的方便,本文以后统称为“区域中心城市”)的出现及其不断扩张表明:以区域中心城市为载体,加速其城乡结合部的城市化进程,从而顺应城市扩张的趋势并进而推进城市走向联合,或许是当代中国实现城市化的一种最具现实可行性和历史合理性的选择。所以,本文提出了相应的论点并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区域中心城市城乡结合部的城市化是中国实现城市化的最佳道路选择。

城市的出现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文化发展到一定水平,社会劳动地域分工达到一定程度,尤其是商品经济活动和交通网络的形成的产物。现代城市的出现则是工业文明的产物,并随着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而不断提高其综合功能。城市的本质功能在于其区域中心的集散功能,即其对特定区域内经济社会等要素或资源的集聚和辐射,对周边地区在能量交换上的吸引和扩散。城市化作为一个过程,是与现代文明相适应,与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相一致,在现代城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社会进步现象,是现代社会区别于传统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城市化作为城市发展的区域化现象,是一个地区社会生产力比较发达,特别是商贸经济活动与地区基础设施日趋发达时逐步形成与发展的。不少专家都注意到,城市化现象与地区经济发达水平相联系,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社会、经济和空间变化过程,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不断获得“城市物质”的过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和有力的推进器。尽管城市化内涵丰富,不同的学科对城市化的内涵做出了不同的理解,但是对其从多方面、多层次进行综合分析,城市化的基本含义至少包括四个方面:(一)城市工业的集聚以及服务于城市的第三产业高度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引起城市人口的集聚,这就是城市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城市化过程的基本动力,即城市化的实质过程就是经济结构不断变化的过程,也就是农业人口不断转变为非农业人口,专门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过程。(二)城市人口的增长及农村人口城市化,特别是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形成了城市人口高度集聚而引起的城镇数量增加及城市规模的扩大,这就是城市化形成演变的主体内容。(三)城市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地位、作用及其辐射影响等等,提高了不少城市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首位度,突出了城市个性,增强了城市的特殊功能,这也是城市化过程中重要的源泉与能源。(四)城市化最直观的表现是地域景观的变化。城市化在一个地区出现后,促使这一地区的自然景观转变为现代化的建筑景观(包括基础设施工程),城市由原来的许多平面现象转化为几何的立体现象,从二维空间向三维空间转化。城市景观的扩展,使以人口、产业高度集聚为特征的城市地区范围不断扩大,居民点、建筑物等面貌向城市型转变。

由此不难看出,城市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而人口和经济在空间上的集聚构成了城市的两个最基本特征。城市化作为一个过程,它依托于两个前提:一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城市发展水平,尤其在当代社会,它决定了城市化的发展水平和方向;二是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和经济运行方式,决定着城市化的道路和城市化所能达到的水平与规模。而城市化进程至少了发挥两个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是它不断推进了人类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从乡村走向城市、从封闭走向开放的社会进步过程;二是这个过程不断强化了城市的基本特征,增强了城市的综合功能,扩大着城市规模,使城市日益成为现代文明的标志和象征。简言之,在现今社会,不依托于城市的城市化建设是难以想象的,不以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城市化建设几乎是不可能的。

鉴于城市化对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近年来,世界各国对城市化有了更为积极的认识,并将其视为不发达国家谋求发展的必要条件,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更有人认为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城市化的世纪。综观战后50多年来,世界范围的城市化趋势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后起工业化国家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当今世界,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大都实现了高度城市化,他们城市化过程中的基本态势、社会经济制度环境、推动力等基本相同。但从城市化进程上看,越是后起的工业化国家城市化进程越快。英法两国城市化起步较早,达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70%以上的高度城市化水平,用了120多年的时间;美国城市化于19世纪中早期起步,达到70%的水平用了100年左右的时间;德国和日本的城市化于19世纪后期开始,用了70年左右的时间;而韩国起步最晚,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到80年代实现高度城市化,用了不到40年时间。后起的市场经济国家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原因很简单,就是那些早起的市场经济国家中,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开创性事业,他们没有经验,没有既成的模式,一切都得从头开始,一系列新的发明、创造、新技术的运用,有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后起的国家不同,它们可以将其他国家的技术、生产方法、城市发展经验等拿来运用,这种模仿性的发展要比开创性的发展来得快。

二是大城市增长迅速,呈现超先增长趋势。在各国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人口规模结构的变动具有大城市超先增长的趋势。大城市超先增长主要包括两个表现形式:一是大城市数量和规模更快的增长,二是大城市人口占城市人口和总人口的比重提高。从大城市数量的增长上看,1800年全世界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只有日本东京一座,1900年增加到10座,1950年增加到75座。1970年增加到162座。与此同时,大城市人口占城市人口和总人口的比重也在攀升。1920年到1990年,全世界1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已达到325座,超过1000万人的超大城市有20座,人口占城市总人口比重由18.8%上升到40.6%,占总人口的比重由3.6%上升到18.6%。据预计到2006年,世界人口的一半即32亿将是城市居民。由此可见,在城市化过程中,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超先发展的趋势,是一个普遍的规律。

三是城市圈现象日益突出。首先,大都市区化已经成为美国20世纪城市发展的主流与未来发展方向。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出现了大都市连绵区,即由数千公里高速公路连接的绵延不断的数个大都市复合体。目前,已出现了至少三个被公认的大都市连绵区,即以纽约为中心跨越10个州的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巨大城市带,以芝加哥为中心的中西部大湖区巨大城市带,以旧金山和洛山矶两大都市为主体的太平洋沿岸巨大城市带。这三个巨大城市带的人口几乎相当于美国人口的一半。同时,在美国南部的墨西哥湾地区,以特大城市休斯顿为主体的巨大城市带也在形成。很多美国学者认为,大都市连绵区现象标志着美国的城市化发展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层次,是未来美国乃至世界城市化的发展方向。其次,日本的大都市雇佣圈现象。20世纪5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大大促进了日本的现代化过程,使日本成为世界上城市化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使大多数城市的经济活动超越了城市的行政界线,而且,城市越发达,城市的经济活动涉及的范围越广泛。因此,在把握城市化过程时,只以行政上的市域作为研究对象,就很难掌握真实情况。鉴于此,日本许多学者在研究城市化问题时,提出了超越单一城市行政区域的大城市概念,即着眼于城市日常活动空间的城市圈(都市圈)概念。

四是大城市经济圈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如大巴黎地区是法国最大的综合工业区,东京圈的工业总产值占全日本的30%。同时,产业的高度发达,必然促进贸易的发展,中心城市的商品市场和对外贸易均在国家贸易中占居显要地位。纽约占了全美国对外贸易周转额的20%,伦敦则占了英国对外贸易货运量的75%。另外,城市科技文化与信息的集散功能不仅表现为城市是人口和产业密集的地区,它还是知识、技术、信息密集的地区。如美国的主要文化领导机构和许多著名的大学都密集于在东北沿海的城市群中;纽约与伦敦的文化氛围是世界上其他城市所难以比拟的;东京拥有日本80%的出版社和86%的书籍出版量,日本的研究开发机构和一大批技术密集型企业也集中在东京、大阪和名古屋这三大城市。

战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实践表明,后工业化国家的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是一个难以改变的发展趋势。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必然而且已经进入了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大城市超前发展、城市圈的出现和城市圈作用的日益增大则意味着,以大城市为中心、产业为纽带、地域连接为形式、城市圈为基本表现的城市化发展态势已经明了,这或许是世界各国的城市化,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实践给予我们的最重要的启示。

建国50多年来,中国的城市化建设大致可分为4个时期:一是1949~1957年的城市化恢复发展时期;二是1957~1965年的大起大落时期;三是1966~1978年的城市化停滞时期。特别是文革“十年动乱”,我国城市人口长期在低水平徘徊,其中“大下放”的1969年中国的城市化骤降到12.2%,相当于倒退回1952年的水平;四是改革开放以来,开始步入了城市化发展的“快车道”。在城市化的道路选择上,主要是在实施小城镇战略还是建设发展大中城市这两种模式上摇摆。回顾中国城市化实践的历时,反思关于两种模式的争论,正视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趋势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沿海地区出现的城市化最新发展动向,笔者认为:中国应把大力推动和发展区域中心城市作为实现城市化目标的重点,把加速城乡结合部的城市化进程作为最佳道路选择。这种选择的合理性在于:

一是符合中国城市化的最终目标。中国过去几十年关于城市化的模式争论,其焦点在于将要建设的城市的规模,而并不否认必须建设和发展城市这个最终目标。区域中心城市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在社会生产力等自然力和社会力量的协同作用下,实现了经济和人口的高度集聚,对周边地区具有重用的辐射、带动作用的大城市、特大城市和国际大都市。而区域中心城市之所以会出现,就在于其规模效益总是大大地高于中小城市,更远远高于农村。以世界公认的大都市为例,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般在3000~5000美元以上,GDP占全国的比重较大。例如,东京GDP占全国的18.6%,伦敦占17%,汉城占26%左右。在我国,大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在国民经济中同样占有重要的地位,依据国家统计局城调队对全国城市的调查显示,1996年全国666个城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7074.2亿元(不包括市辖县),占全国的68.6%;城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9138.6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6倍。其中综合实力最强的50个城市仅占全国土地面积的0.9%,人口的9.1%,却创造了占全国27.1%的国内生产总值,41%的财政收入和32.8%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998年,北京和上海的GDP分别占全国的2.5%和4.6%。因此,把区域中心城市作为中国城市化的重点,符合城市化的一般规律。

二是把区域中心城市的城乡结合部作为城市化的最佳道路选择符合中国的城市发展趋势。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发展呈现出的两个鲜明特征:(一)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发展迅猛,城市圈、城市带雏形初现。目前,中国东部沿海11个省和直辖市的土地面积虽然仅占全国的14.1%,但是却拥有大小城市300座,占全国城市总量的44.9%,是西部地区的2.5倍;城市非农业人口占全国的44.9%,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58%,分别是西部地区的2.5倍和4.2倍。特别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最具有竞争力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集中了中国35%的特大城市和21.1%的大城市,并初步形成了以这三个地区为中心的大城市经济带雏形。(二)区域中心城市加速了向城乡结合部和更大范围的城市周边地区的扩张,人口、就业岗位和服务业快速向郊区转移,各种城市功能大量流向郊区,城市郊区化现象已经形成,主要表现为城市空间范围迅速扩大、经济实力增强和人口总量不断增加。特别应当引起注意的是,在城市空间规模扩大、人口迅速增加的过程中,城市中心区人口增长相对缓慢甚至是负增长,而郊区人口快速增长,城乡结合部的人口增长最为迅速。如上海1980~1993年间,城市中心城区直径从10km增加到15~20km,建成区面积由140km2增加到300km2,但是城区人口增长为-2.8%(其中城市核心区域为-13.3%),而城市近郊区人口则增长了55.5%。这进一步印证了城市郊区化现象。这两个重用变化表明:1、城市的增加、城市在空间上的集中和城市的综合能力的提高,意味着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在不断提高;2、城市空间规模的不断扩大,意味着城市的对外扩张已成为必然趋势,城市郊区化现象不仅已经出现,而且这一进程将继续加速;3、城市圈、城市带雏形的出现意味着中国东部发达地区已经具有了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趋向,将会以区域中心城市为核心,呈现从城市极→城市圈→到更大范围的城市经济带的发展趋势,先是实现区域中心城市与周边中小城市的连接,然后将实现区域中心城市之间的连接。

三是城乡结合部深刻体现着城市在经济和人口上聚居这两个基本特征,将其作为发展的重点选择有助于城市化目标的实现。列宁指出:“除了城市之外,具有工业中心的意义的,第一是城市近郊,它们并非总与城市算在一起,它们包括着大城市周围日益扩大的区域。”[1](P517)“城市近郊,大城市近郊往往是相当大的工业中心”。[1](P473)西方学者也认为:城市郊区是一个社会、经济发展不均质的特殊社区,而且也不仅仅是为劳动力和核心家庭提供住房的简单郊区住宅区,事实上它是19世纪或更早一些时期,因为大生产、大消费和大商品流通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社会生活方式(Lemon,1985;Jackson,1985;Fishman,1987)。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城乡结合部建设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

第一,在城市产业发展重心、产业布局和城市经济发展功能对外转移的带动下,城乡结合部商贸业、房地产业、现代工业等二三产业实现了超常发展,经济地位日益突出,成为高新技术技术集中应用和新兴产业迅速的地区,成为城市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最有发展潜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1、城乡结合部成为城市高科技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的集中区域,这既推动了城乡结合部的产业结构升级,又推动了城市经济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对城市经济、产业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作用重大。2、集中于城市的大量工厂外迁到城乡结合部地区,工业园区的建设,使这一地区的工业经济,特别是新兴工业发展迅速。3、商贸业在城乡结合部地区崛起,第三产业发展尤其迅速。特别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众多区域中心城市城乡结合部快速崛起了一系列商业区、专业市场、平价商场,发展势头良好,如在上海出现了“走走逛逛南京路,买卖请到四川路,打的奔向‘乡下’(郊区)平价商城购物”现象。济南市近几年迅速崛起的各种专业市场,如服装城、家具城、小商品城、食品市场和建材市场、装饰材料市场、灯具市场等也主要集中在城乡结合部。同时,房地产业等新兴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不仅满足了大量城市外迁居民和城市综合功能提高的需要,而且使这一地区的功能发生巨大变化。在中国大多数城市的城市空间规模、资源拥有量、经济容量、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制约因素较多的情况下,城乡结合部的迅速崛起与快速发展,就为城市经济发展、就业机会创造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提供了巨大的有效可利用空间。

第二,城乡结合部成为人口增长最为迅速、人口高度集聚的地区。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郊区化和城乡结合部经济的快速发展,致使这一地区的人口总量迅速增加、人口高度集中和人口密度急剧提高,人口构成发生巨大变化。从人口构成看,从以村民(原城乡结合部村镇居民)为主,转向村民、市民和流动人口混居,并形成各种亚群体。调查表明,城乡结合部已经成为外来人口(暂住人口、流动人口)的集中居住区,有些城乡结合部村落的人口变成主要由外来人口构成,如广州市城乡结合部有的村90%以上的人口是外来人口,济南市城乡结合部有的村自有人口只有2000多人,流动人口却有5000多人。从职业构成看,劳动力以从第一产业为主,逐步转向以二、三产业为主,如济南市北园镇90%的劳动力从事第三产业。从年龄结构看,随着大量以中青年为主的劳动力的大量流入,人口明显低龄化,18岁~35岁人口所占比重快速上升;从文化程度看,受教育程度大大高于农村平均水平,但仍然低于城市平均水平。西方社会学家曾经指出:“人口的规模、组成、变化的速度会对社会的性质产生深远的影响。”[2](P549)而城乡结合部人口构成的巨大变化,使这一地区的社会性质必然随之发生变化,最突出的是实现了人口在空间上集中和职业构成的非农化这个城市人口特征。城乡结合部在城市化进程中的这两个变化,其实质是使其具有了鲜明的城市特征。而且,由于城乡结合部在城市的周边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好的解决了困扰城市人口的居住问题等等,所以它有助于解决“大城市病”问题;由于其资源的产出效益远远大于小城镇,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实现资源的效益最大化,因此它有助于克服“小城镇病”的发生。

三是城乡结合部的城市化进程具有与城市的发展过程相统一的特征。首先,城乡结合部城市作为城市对外扩张的前沿和城市功能转移的首要的、主要的载体,在率先首先从农村到城市的转变过程中,必将直接融入了城市之中,成为城市的一个具体而现实的组成部分,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进程。其次,城乡结合部始终处于农村社区→城市新郊区→城市老郊区→城区这样一个动态的、连续的和不间断的梯次演进过程。正如西方学者指出的那样,城市郊区是“城市边缘的新社会空间”,是一个渐变过程,昨天的新郊区变成今天的成熟郊区,以至明天的老郊区和内城(Bourne,1996)。城乡结合部城市化进程的这两个特点表明,其城市化从来就不是一个静态的、某个孤立的部分不断提高城市化水平的过程,而是一个直接融入城市的过程,不断有新的、更广大的地区渐趋融入城市的过程,自身的城市化水平提高与城市综合功能增强相统一的过程。当城乡结合部的这一城市化特征与区域中心城市郊区化现象相结合,与城市圈现象相结合以后,其所能够带来的结果是唯一的,那就是全面带动中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实现城市化的最终目标。

由此可以认为,把建设和发展区域中心城市作为重点,把城乡结合部作为中国实现城市化的最佳道路选择,具有明显的现实可行性和历史合理性。

标签:;  ;  ;  ;  ;  ;  ;  ;  ;  

关于我国城市化道路选择的几点思考_城市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