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论文_刘志刚

探析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论文_刘志刚

黄石东固混凝土有限公司 湖北黄石 435000

摘要:每一项建筑工程都会涉及很多的施工环节和技术,而混凝土施工在这些环节中十分重要,通过一些合理的治理措施,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和施工质量,从而提高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防止裂缝现象的产生,使行业发展的更加顺利。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治理

1建筑施工混凝土裂缝表现及原因

1.1建筑施工混凝土裂缝表现

建筑领域的迅速发展过程中,施工中对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也有着较高要求,混凝土施工比较常见的问题就是裂缝问题,有着不同的裂缝表现,有以下几种表现。其一,温度裂缝表现形式。建筑工程施工当中,混凝土裂缝是常见质量通病,其温度裂缝是比较重要的表现形式。温度裂缝是混凝土施工中硬化水化产生大量热量而产生,这就会对混凝土内部结构产生不利影响,而在温度达到一定条件会下降造成材料产生拉应力,在这一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结构抗拉强度的时候就会出现裂缝[1]。温度裂缝对于大型工程施工中较为常见,温度裂缝的表现是裂缝深。其二,收缩裂缝表现形式。混凝土施工中的收缩裂缝也较为常见,这一裂缝表现形式有干燥收缩以及自收缩形式,自收缩是自然收缩,混凝土内部构造干燥造成的体积收缩。而干燥收缩则主要是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如温度因素以及湿度因素等,这些因素影响下都会出现收缩裂缝。收缩裂缝的出现是和材料以及水灰比配合不科学所致,造成水分迅速流失出现裂缝。其三,沉陷裂缝表现形式。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裂缝中的沉陷裂缝是比较重要表现形式,主要是由于不均匀沉降所造成的裂缝[2]。建筑地基在时间的推移下发生了沉降,不均匀的沉降下就会出现裂缝,这对建筑物的整体结构安全稳定有着直接影响。施工中的工艺不规范,在后续的建筑物使用中也比较容易出现裂缝质量问题。其四,塑性裂缝表现形式。混凝土裂缝的表现形式中,塑性裂缝主要是失水速率比较高,从而就比较容易出现裂缝质量问题。混凝土施工当中失水比较严重的情况下,混凝土结构不能达到整体均匀收缩,在天气炎热以及大风天气的时候会出现这一情况,从而出现的裂缝中间宽两端窄,长短不同,对建筑物的结构安全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1.2建筑施工混凝土裂缝出现的原因分析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是比较关键的环节,混凝土施工中裂缝的出现是多种原因所致,其中由于在混合料的配比环节没有保障其科学性,从而就出现了裂缝质量问题。对于高强混凝土水灰比在0.24~0.38之间是合适的,普通混凝土水灰比最大0.6,如果没有按照实际配比要求设置,就势必会影响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很容易出现裂缝质量问题[3]。同品种轻度等级水泥条件下,强度等级和水灰比是有着直接关系的,而在水泥水华后多余水分残留混凝土中形成水泡或是蒸发造成气孔,这就势必会降低混凝土抵抗荷载,从而容易出现裂缝问题。混凝土实际施工当中,裂缝质量问题还由于水化热因素的影响,混凝土浇筑施工热源是水化热,浇筑后混凝土短期内集中散热,内部温度比较高而外表温度低的情况下,就会造成表面产生拉应力,这就势必会影响混凝土的结构质量,拉应力一旦超过了混凝土结构抵抗能力,就会出现裂缝质量问题。建筑施工当中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还由于温度因素影响,混凝土施工中由于外界温度变化比较大,这就会产生混凝土裂缝。混凝土内部温度主要是浇筑和水化热温度,浇筑温度是和外界气温有直接关系的,外界温度高浇筑温度就高,外界温度下降就会产生大的温度应力,这就会容易出现混凝土开裂的质量问题。

2治理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的有效措施

混凝土裂缝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治理。在如果对裂缝不能够及时处理,会导致裂缝的尺寸逐渐变大,钢筋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导致出现腐蚀,影响最终的使用寿命。受到施工工艺的影响,很多工程出现钢筋混凝土分离的情况,整体结构的受力出现变化,一些区域受力过于集中,容易出现损坏的情况[3]。通过对裂缝的有效控制能够显著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保证建筑的安全性,为此建筑单位需要结合裂缝产生的原因,制定合理的控制方法,保证施工的稳定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严格控制混凝土材料的质量

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结构的质量,为此应当加强对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要求选择材料。在保证主要原材料质量的同时需要关注各种辅助材料的质量,保证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严格控制混凝土材料水灰调整的比例,保证混凝土的硬度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合理使用外加剂,通过对材料和混凝土配比的严格控制,从源头上避免出现各种结构裂缝。

2.2优化结构设计

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之前需要充分考察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强度偏低的混凝土进行伸缩缝的构建,避免温度等因素引发的混凝土裂缝情况。如果建筑面形状不规则,可以采用双向双层配筋或布设暗梁的方式设计凹角,提高建筑结构的科学合理性,保证工程的质量达到要求。

2.3降低混凝土结构的荷载

混凝土结构的荷载容易引发次应力裂缝,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次应力引发的混凝土裂缝,明确裂缝出现的位置以及主要结构,准确判断是否收到其他作用力的影响。为避免骨料下沉导致的裂缝,需要在终凝前进行二次抹压施工,在施工完成后短时间可以分批次的分散放置,注意轻卸和轻放,在一段时间后适当增加混凝土的整体刚度,采用铺设旧木模板的方式降低混凝土结构的荷载情况。

2.4科学浇筑,提高抗渗能力

混凝土自身就具有收缩能力,无论使用何种方法都无法消除混凝土的收缩性能,但可以通过科学的浇筑减少这种收缩性能对混凝土的不良影响。施工单位可以在施工之前,首先对所选用的混凝土进行合理的配合比试验,在浇筑之后,混凝土本身所具有的收缩性能和变形性能都可以大大降低,从而可以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2.5合理设置混凝土的测温点

对大混凝土裂缝施工控制工程来说,需要按照相关的施工规范选择最具代表性的竖向剖面来设置测温点,以便于及时对比和分析竖向剖面上各个测温点的温度变化情况。竖向测温剖面的周边及以内部应设置的测温点,周边测温点是指周边表面以内40~100mm位置处的测温点,竖向剖面上的周边及以内部位测温点上下、左右对齐是为了方便相邻两处测温点温度的比较,测温点间距不应小于0.4m,是为了合理反映两点之间的温差。竖向测温的剖面既可以是整个剖面,也可以是根据对称性而选择出来的半个剖面,绝大多数的建筑工程都会存在着对称关系,选择半个剖面就可以反映整个剖面上测温点的温度记录情况,从而为施工单位进行混凝土的温度监测和控制提供便利。

结束语

随着我们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和建筑工程的发展,施工质量无法得到完全的保障,如果建筑工程不合格,会严重威胁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命安全。每一项建筑工程都涉及到很多的步骤和施工环节,这里面混凝土施工尤为重要,这个环节的施工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所以,在施工时要对这个环节可能碰到的影响因素,以及可能发生的问题现象,进行充分的考虑与准备,特别要注意混凝土裂缝这个现象,做出合理的治理措施,以此来保障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确保建筑工程行业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昌鑫.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居舍,2017(36):57+104.

[2]吕飞.混凝土结构施工中裂缝的成因及应对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36):97.

[3]朱慧鹏.混凝土结构工程裂缝处理方法分析[J].四川水泥,2017(12):155.

[4]夏兴富.浅析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及防治方法[J].居舍,2017(35):16.

论文作者:刘志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4

标签:;  ;  ;  ;  ;  ;  ;  ;  

探析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论文_刘志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