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放矢的地理中考复习论文_姜娜

有“的”放矢的地理中考复习论文_姜娜

——《亚洲及欧洲》复习课教学设计

山东省青岛第六十一中学 266100

(课前伴随音乐播放亚洲、欧洲的图片)

【第一环节】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复习七年级下册《区域地理》的内容。这一册共包括三章,第一章《认识大洲》,第二章《了解地区》,第三章《走近国家》,从大范围的大洲到小范围的国家,都是我们七年级下册《区域地理》要学习的内容。

【第二环节】讲授新课

师:首先,咱们同学要对七年级下册《区域地理》都考什么、在中考中所占分值及怎样考做到“心中有数”。

一、“心中有数”——考试分值、考试方式、考试内容

1.考试分值。

课件出示近三年七年级下册《区域地理》内容在中考中所占分值,引起学生对本册复习的重视。

2.怎样考。

师:七下《区域地理》又以什么方式考的呢?下面我们通过中考题来看一下。(通过课件展示近几年七年级下册的部分中考题,让学生归纳出中考题中七年级下册《区域地理》的考试方式。)

生:选择题、区域对比表格……

师:其实,无论是选择题,还是区域对比表格题、综合分析题,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突出的特点就是图特别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我们要重视地图,立足地图进行复习。

3.考什么。

师:我们知道中考题型了,到底七年级下册考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看一下2016年的中考说明(课件出示2016年的中考说明),这是七年级下册《区域地理》的考试内容。

师:其实无论是大洲、地区还是国家,考试内容都可分为两大类,即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师:这节课我们就以亚洲和欧洲为例,对其自然地理特征进行分析,即分析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气候特点、河湖状况。

二、“有的放矢”——怎么办

师:我们首先要知道亚洲和欧洲什么样(课件出示目标二:会识别亚洲和欧洲的轮廓)。

1.师:请同学们看下面几幅图(略),请问哪幅图表示的是亚洲?哪幅图表示的是欧洲?

学生回答。

2.师:接下来我们重点分析亚洲的位置、地形、气候、河湖方面的特点,从而掌握分析区域位置、地形、气候、河湖状况的方法(课件出示目标三)。

3.欧洲的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特点(课件出示目标四)。

师(课件出示亚洲表格答案及切入点):通过刚才的复习,我们总结了分析区域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特点的技巧。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内合作,运用刚才总结的技巧,分析欧洲的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并完成学案的欧洲部分(落实目标四)。

大部分学生完成后,教师一步步地出示欧洲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特点答案,让学生对照答案,将写错或遗漏的地方补充上,不明白的地方问同学或问老师。

师:还有没有问题了?(有问题进行解答,没问题的话,对照欧洲课件出示的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强调比较重要的知识点。)

【第三环节】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主要以亚洲和欧洲为例复习了其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并总结出了答题策略(课件出示本节课的复习框架),希望这些技巧能对你进行《区域地理》的复习提供帮助!

【第四环节】达标检测

学生做四分钟,做完后找学生对答案,教师强调答题技巧。

三、课后反思

我认为本节课中比较好的做法有以下几点:

1.先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引起学生对要复习内容的重视。

2.中考前的复习和讲授课有所区别,并不是将课本中的知识点梳理一遍,而是结合中考题,学生先要知道怎么考、考什么,再有针对性地复习,这样效果会更好。因此,在今后的复习过程中,不仅老师要做到对于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心中有谱,学生同样要做到心中有数。

3.强调方法指导。通过对亚洲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气候特点和河湖状况的分析,从而让学生掌握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方法,并会灵活运用分析其他的区域,即“授人鱼,供一餐之用;授人渔,则享用不尽”。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才是更重要的。

4.通过达标检测题,强调认真审题,读懂题意,注意答题技巧,提高语言表述的准确性。有“的”放矢,事半功倍,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目标明确,有针对性地复习,并且通过学习目标引领在前、学生自主探究在中、小组合作在后的学习模式,把更多的课堂时间还给了学生,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

论文作者:姜娜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1月第26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7

标签:;  ;  ;  ;  ;  ;  ;  ;  

有“的”放矢的地理中考复习论文_姜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