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后进生转化策略论文_李永寿

农村小学后进生转化策略论文_李永寿

李永寿 广西百色市右江区永乐镇华润百色希望小学 533200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8)05-197-01

所谓“后进生”一般是指学习成绩差、不遵守纪律、不求上进、品德差的学生。一位学生成为后进生的原因很复杂,多是外在的、客观的,很难凭借他们自身的力量去克服。如何转化和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提高教学质量,现结合我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自身的一点体会:

一、尊重、理解后进生是转化的心理条件

每个学生都一样,都想得到别人的尊重理解,后进生也不例外,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教师关心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教师对后进生也要做到:不讽刺挖苦、不歧视、不让其受冷遇。因为我们的后进生对此特别敏感,他们看老师的一句话、一个手势、一个表情动作都很在意,一不小心就会伤害他们,对犯过错误的学生,不能采取粗暴、强硬的“高压手段”,而要给他们理解和宽慰,同时要真诚地耐心地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出症结所在,并提出改进方法,让他们也挺起胸膛、昂起头来走路,逐渐消除自卑感、重建他们的自尊心。

二、抓闪光点,增自信心

自信心是挖掘后进生潜力的基础。因此,要想方设法树立后进生的自信心,激发后进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实践中,有一些教师对“后进生”另眼相看,没有给他们更多的关注和器重,有的甚至采取挖苦、讽刺、体罚的方式对待他们,这样会导致恶性循环。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其实,后进生并非一无是处,他们的身上也有很多的“闪光点”,时不时还会“露一手”。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哪怕是一点点闪光的火花,并利用这些“闪光点”,尽可能地为后进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和条件。使他们感到“我也有优点,也有长处,并不比别人差。”,进而积极参加相关的活动,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课堂上让后进生多做些基础题,以求他们得到肯定和表扬,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并鼓励他们不畏困难,刻苦学习。

王小兰是从三年级时转入我班的。她的父母离异,她跟着奶奶生活,而她奶奶不识字,对她的学习漠不关心。同样,她对学习也一点都不感兴趣,好像学习跟她一点关系都没有,在课堂上目光呆滞,回家从不写作业,甚至干脆就不学了。但我觉得她不是个笨孩子。有一次,我班有个女同学身体不舒服,她主动帮那个女同学值日。我马上抓住机会,在大家面前表扬了她,此时,她的脸上有了笑容。当我讲“看立体图形画平面图形”时,她竟然掌握得很好。当然,我同样也是不失时机地赞扬她。渐渐地,她的成绩也有所提高。由此可见,一次小小的鼓励,可以成为后进生转变成长的契机,帮助他们树立起自信心。

三、因材施教,激发小学后进生的求知欲

对于后进生,不仅要倾注爱心,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而且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区别对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我们建立小学生档案,摸清后进生的知识点,然后根据他们的实际调整要求,因材施教,坚持“低要求、勤要求、小步子、多活动、勤辅导、勤总结、快反馈”,使他们学起来容易,做起来简单,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还应根据他们的特长、爱好、兴趣,建立学习小组,使其特长、爱好和兴趣,能得之发挥,从而掌握到有用的知识教育,诱发其学习知识的欲望,使他们由可学向愿学、乐学转化。

四、学会尊重小学生 不歧视不体罚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许多小学老师片面追求教学质量。只以教学质量评价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造成对许多学生的不良影响,特别是后进生,一旦在课堂上违反纪律,老师就骂或罚站、罚打扫卫生或用一些词语比如“你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等等讽刺学生。使本来落后的差生身心更加受到伤害,无形中增加了他们对老师的憎恨,也对老师所教学科更加厌倦。因此,我们老师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爱”去感化学生,鼓励学生,不要挖苦学生,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事情,适当采取不同的方法,教师应保持良好的心态,我相信后进生的工作一定会迎刃而解。

五、要努力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一个学生之所以成为一个“后进生”,除了自身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外,教师的教学因素也是一个原因。作为教师,自身的工作乃至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成长甚至对学生的前途和命运产生影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就曾经说过:“教师的世界观,他们的生活,他们对每一个现象的态度,都是这样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教师的每一个言行都可能对某一个学生永远留下痕迹。因此,教师应注意在教学中以及对待学生中的一举一动,教师应该把自己良好的一面反映给全体同学,尤其是“后进生”,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并没有因为成绩差而受到教师的冷漠、歧视,而让他们感觉到他时时受到教师的关注与关心。这样,就能慢慢地启发“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补缺补漏,不离不弃

个别辅导差生,不要急于一时。也不要轻言某个学生“朽木难雕”“无药可救”。“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说的有点过分,却也有几分真实。后进生的转化是一项长期工程,一点一滴地积累,一点一滴地进步,都非易事。但是只要持之以恒,水滴也会石穿。曾教过这么一个学生,平时贪玩,捣蛋,爱撒谎,好捉弄女生,毛病很多,教过的老师没有一个不摇头诉苦的,家长却非常宠爱。我没有放弃他,一整个学期,差不多一星期就去家访一次。一开始,家长很排斥,以为我是来告状的,学生更是厌恶。可我每次去都要夸一夸他们的宝贝最近哪里又进步了,在学校哪次作业完成得不错,从来都没有直接批评告状过。说得家长喜笑颜开,并很虚心地听我给他们提的一点小建议,说这样可能效果会更好。他们照办不误,也不再袒护自己的孩子了。我还总是顺便帮他们的孩子检查当天的功课,并明确说无偿的,反正我有时间。一来二往,他们一家都很欢迎我去做客,因为孩子生活习惯变好了很多,不再偷东西了,对父母也开始有礼貌了,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的孩子甩掉了4年不及格的包袱,一直在70多分徘徊。后来再去,家长都要反问一下,最近哪里做不好,一定如实告诉我们,我们一定配合。

总之,转化后进生既艰巨又光荣,需要广大教师长期地共同地努力。对于后进生的转化过程,应该是一个长期以往的过程,无论是在心理、行为上还是在方法上的转变,对于教师来说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坚持”,让后进生不再后进,是我们每位教师的期望,也是对我们每位教师最佳的工作能力考验。

论文作者:李永寿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8年5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5

标签:;  ;  ;  ;  ;  ;  ;  ;  

农村小学后进生转化策略论文_李永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