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与效率的道德思考--研究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经验_社会公平论文

公平与效率的道德思考--研究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经验_社会公平论文

关于公平与效率的道德思考——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体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施纲要论文,公平论文,效率论文,道德论文,公民道德建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由中共中央公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在道德理论、道德规范与道德实践上都有所创新和重要突破,是对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中关于道德建设内容的丰富和发展。《纲要》指出,要把效率与公平的统一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目标,在全社会形成注重效率、维护公平的价值观念。把效率与公平结合起来,使每个公民既有平等参与机会又能充分发挥自身潜力,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这一重要思想对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发挥社会主义道德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坚持注重效率与维护公平相协调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是社会政治、经济和伦理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能否解决好这个问题,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的实现,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政权的巩固。

在过去的计划经济时期,我们曾过分地强调了“公平”的一面,特别是在收入分配领域中的“公平分配”,客观上造成了吃“大锅饭”、“多干少干一个样”等平均主义思想的泛滥,大大挫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后,为了更好地发展我国的生产力,我们党坚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纠正了只重视“公平”而忽视“效率”的错误倾向,提出要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它分配方式为补充,兼顾公平与效率”。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提出“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党的十五大在收入分配领域继续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在这里,江泽民同志代表党中央特别强调了分配制度方面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对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意义。

我们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是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克服“平均主义”的思想,有利于更好地贯彻“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对发展生产力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社会物质财富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从收入分配制度上来谈公平与效率的问题,与从整个国家的政治生活、思想道德等方面来谈论公平与效率,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

在社会政治生活和思想道德领域,我们究竟应当如何来认识和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纲要》提出了“坚持注重效率与维护公平相协调”的原则。这一原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同一切剥削阶级特别是资产阶级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区别,是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目的服务的。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既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注重经济效率,又要从最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出发,为了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坚决而有效地维护社会公平。从整个社会的发展来看,我们既不能因强调“社会公平”而妨害效率,也不能因重视“经济效率”而损害社会公平。邓小平同志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因此,从“经济效率”上来说,我们要求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但从“共同富裕”来看,我们又必须使先富带动后富,使先富帮助后富。事实上,只有切实做到注重效率与维护公平相协调,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宏伟建设目标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2000年6月28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坚持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相结合,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坚持继承和发扬民族优良传统并积极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成果。”2001年1月10日,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的讲话中,他又进一步提出,“要坚持以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为指导,围绕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注重效率与维护社会公平相协调,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有机联系起来,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和发扬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这些重要论述,明确地提出了新时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原则,即“注重效率、维护公平”。也就是说,“注重效率、维护公平”,既是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它反映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的辩证统一。

二、把效率与公平的统一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目标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利润最大化的强力推动下,通过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客观上促使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同时也导致了贫富两极分化的严重社会后果。这就是说,资本主义社会的所谓发展是以损害甚至牺牲“公平”为惨重代价的。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在道德建设上,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价值观念和价值导向,就是个人主义。正像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些思想家所说的,个人主义把个人的利益看作是唯一重要的,社会和他人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在经济领域,个人主义思想要求充分发挥“个体”的作用,重视“效率”对个人的人格、价值和荣誉的意义。应当看到,这一价值趋向对于推动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历史促进作用。但是,个人主义的致命弱点在于它把他人乃至整个社会单纯地看成实现一己之利的手段,最终脱不出极端个人主义或利己主义的窠臼,从而损害社会公平,影响效率的进一步发挥。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一些有识之士虽然也看到了过分强调效率实际上并不容易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主张在公平与效率的问题上,使二者能够兼顾,甚至主张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并提出种种方案,企图缓和社会矛盾。西方著名伦理学家罗尔斯在《正义论》中,对公正、正义的认识就有着刻意强调社会公正的思想成分。如他认为,在整个社会的分配中,应当向那些收入最少、处于最低层的社会弱势群体倾斜,要照顾“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以便使社会的分配更有利于“公平”。由于这些方案都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设计出来的,尽管这些方案不乏对广大劳动人民的同情,但是不可能从根本上实现“效率与公平兼顾”的社会目标。

由是观之,《纲要》提出要“把效率与公平的统一”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这就是说,要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要把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和基本要求,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集体主义的思想,融入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问题的过程中,就要充分认识到,任何只顾公平而忽视效率和只顾效率而损害公平的思想和行为都是错误的。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中,只有做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才能够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三、努力在全社会形成“注重效率、维护公平”的价值观念

为了更好地贯彻和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纲要》提出,要在全社会“形成注重效率、维护公平的价值观念”,这就为今后我们的道德建设特别是道德教育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任务。

一般来说,社会公平主要是指在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能有全面发展自己和获得自己正当利益的机会。对于一个公民来说,就是要实现权利与义务的平等。那么,怎样才能实现“社会公平”呢?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加以分析:一是“参与”的公平或称“机会”的公平,一是“结果”的公平。只有在这两个方面都做到了“公平”,才是社会主义所要求的“公平”。“参与”的公平,就是要使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对于一切机会、职务和地位,都有资格平等参与和平等竞争。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既要着眼于广大人民群众现实的物质文化需要的提高,也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际上,社会主义社会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使每一个社会主义的公民都能够真正得到平等发展的机会。“结果”的公平,主要体现就是要在最后的收入分配环节中,能够实行合理的、公正的收入分配制度,使每一个人都能够按照自己的劳动和贡献得到自己应该得到的那一部分。我国当前所实行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方式,就是为了达到“结果”的公平而采取的正确政策。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特别是由于个人的文化素质、教育程度、经济条件、家庭、单位、行业和地区的种种差异,在参与的机会上,对一些人来说,公平的最终实现还受到程度不同的影响。因此,国家、社会、集体应当尽量设法克服这些因素的负面影响,力求使每个公民都能有平等参与的机会。当前我们应当特别关心那些经济上处于贫困地位、生活上遇到困难、总体上处于弱势地位的个人和群体,使他们在接受教育、获得工作、施展才华、谋取个人正当利益等各个方面都有平等的机会。只有在首先实现“参与”上的公平,才能够使“结果”达到真正的公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大力发展生产力和注重效率的同时,还特别注意到维护社会公平的极端重要性。在政策导向上,我们鼓励和提倡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同时,也积极引导和促使这些先富起来的人和地区带动更多的人和地区不断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可以说,党和国家在经济支持、政策导向和法治建设方面,为维护公平作了大量的工作。这一点突出表现在对于那些在经济上处于低水平或生活有困难的人,在扶助贫困和社会保障方面,更给予了应有的照顾。这些政策和措施的实行,对于推动我国公民充分地实现“参与”公平和“结果”公平,产生了和正在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总之,“注重效率、维护公平”,努力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我们应当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积极营造“注重效率、维护公平”的社会氛围,强化“注重效率、维护公平”的政策导向,在全社会努力形成和树立“注重效率、维护公平”的价值观念,推动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始终持续、快速、健康地向前发展。

标签:;  ;  ;  ;  ;  ;  ;  ;  

公平与效率的道德思考--研究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经验_社会公平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