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材解读的教学意图提取的三重境界_新文化运动论文

基于教材解读的教学意图提取的三重境界_新文化运动论文

基于教材解读提炼教学立意的三重境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立意论文,境界论文,教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历史是一门塑造人的课程,它的价值不仅在于知识的传输、学科能力的培养,更“涉及人类的信仰,文化的选择、传承和发展等精神领域”,所培养的是“能够从历史中获得自省且释放文明光芒的人”。因此,历史课堂应该是有灵魂的,有立意的;历史教学则应该是富有穿透力的,它能透过知识的表层符号,借助各种逻辑形式,进入意义塑造的内核。如果我们把课堂教学过程看作一支箭的话,那么这支箭的箭镞就是具有内在张力和通透质感的教学立意,它既引领着课堂教学的方向,也是表达教学价值诉求的最主要的着力点。

      教学立意是教师对教学内容提出的观点、主张和视角,是教师在理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形成的“史识”。教学立意是一种“个性化”的表达,由于观念、学养和占有资料等方面的差异,不同的教师面对相同的教学内容,会形成多个不同的教学立意;同样,同一教师面对相同内容,也可以变换视角形成多个不同的教学立意。

      教学立意是对教学内容的提炼,而教材是最主要的教学资源,确立高格调的教学立意自然就离不开教师对教材的深度解读。笔者以为,教材解读是教师的基本素养,当下中学历史教师解读教材呈现出六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最为原始的平铺直叙,照本宣科,以“本”为本。第二个层次是立足知识视角,强调考点的整理和提取。教师教学时只见“树木”(一个个的知识点),不见“森林”(教材的整体架构和内在思想)。第三个层次是“语文”式的注解,即对教材中的疑难词句、核心概念进行必要的解释,以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这三种解读层次是递进的,后者略优于前者,但都没有跳出“知识授受主义”的窠臼,只得其“言”,未得其“意”,无法建立起教学立意的有效基础。第四个层次是能对课文进行通透的感知,理解课文核心概念的同时又能深入领会教材所要传递的内在精神。第五个层次是在熟稔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整合联系,在解构之后进行教材重构,以寻找更顺畅新颖的教学路径。第六个层次是能够跳出教材的文本系统,借助新的史学研究成果对教材进行反观透视,先“入”后“出”地对教材进行发展活化。后三个层次基本实现了教材“为我所用”,依托教材而又高于教材。以这三个解读层次为基础提炼教学立意,会呈现出三重不同的教学立意境界。下面笔者就借助人民版《新文化运动》一课作简要阐述。

      一、熟读精思,表教材欲达之意

      历史教材呈现的是编者所理解和认同的历史。从大的层面讲,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家意志,从小的层面说,它是编者对历史的阐释。就像文章一样,教材有着自己的内在精神和主题,教师领会并借用教材呈现的价值诉求作为自己课堂的教学立意,是一种简便而又具有实效的做法。

      一般情况下,教材会用明白的文字向我们传递编者的观念与主张,这是我们设计教学时首先要关注的问题。从教材显性表达中领略课文主旨有三个着力点:标题、核心概念和高频词语。把握住这三个着力点就能清楚地理解教材主旨,教学立意和教学设计就可以从这里展开。

      人民版必修三《新文化运动》是高二上学期的内容,课文共三个子目:“新青年与新觉醒”“高扬科学民主大旗”“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分别简要介绍了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和兴起、内容和过程、意义和局限,编排思路清晰简约,是历史教材基本的叙述逻辑。本课的标题和核心概念是一致的,即“新文化运动”,提炼教学立意比较简易的办法就是以此为思维起点,渐次思考如下问题:既曰“新文化”,“新”在何处?这种“新文化”从何而来?内涵之新还是形式之新,抑或兼而有之?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新文化在这时出现?与“新”相对的是“旧”,那“旧文化”是指什么?新旧之间的主要差异和根本分歧是什么?两种文化的冲突碰撞是如何展开的?对社会和时代产生了哪些影响?等等。经过这一番思考,结合教材内容,本课的教学立意就呼之欲出了:新制度需要新思想;《新青年》呼唤新觉醒;新文学传播新观念;新文化引领新时代。教学过程就可以按这四个部分进行。

      如果以高频词语作为教学立意切入点的话,我们不难发现,“民主”与“科学”出现频率最高。不仅第二目“高扬科学民主大旗”重点阐释了这两个词语,而且在第一目和第三目中也多次出现这两个词。据笔者统计,正文部分不足2000字的内容中,“科学”一词出现14次,“民主”一词出现13次。课文编写的思路是这样的:源自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思想本应在民国创立后长足发展,却被复古逆流和复辟活动所阻碍,进步知识分子为了拔除这些历史深处的障碍,主要以白话文为武器,掀起了“批孔除旧”的社会风潮,使民主与科学成为一种社会意识和价值观念,近代中国社会逐渐向自由、平等、理性的方向迈进。思考至此,我们就可以把本课的教学立意提炼为:民主与科学之槌,擂响了思想解放的战鼓,唤起了理性的解放和精神的觉醒。教学探究流程可以设计为三个阶段:民主与科学倡行之时(背景篇);民主与科学鼓吹之事(内容篇);民主与科学实践之思(评价篇)。

      二、解构重组,展教材言外之意

      历史事实是唯一的,而历史书写则是多元的,为培养学生多角度审视问题的能力,在所展示的显性主题之外,教材还会有意无意地向我们提供一些多样化的观念和视角,这就为我们提炼教学立意打开了一扇新窗。这些视角和观念不似核心主题那么清晰,它可能隐藏在字里行间,也可能存在于教材的非正文内容中,还可能隐含在相关章节的关联与迁移中,捕捉并提炼它,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度思考甚至解构重组。教师可以对相关联的章节内容进行取舍、整合,抽取共性思想;可以借助他处运用的史学观念对本课内容进行创新性解读,获得新的“史识”;可以抓住教材非正文栏目中的论点进行生发阐释,搭建理解历史的桥梁;也可以利用教材引用的史实细节进行拓展延伸,深化对历史的感悟,等等。无论哪一做法,都是要透过教材的显性表述,进入文本系统的深处,发掘提炼教材的言外之意。

      如前所述,教学立意不仅可以是一种观点,还可以是一个视角。从视角的层面分析,中学师生常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维度来观察、认识历史现象。中观维度是指对历史事物本体的感知,解读教材聚焦在课文内,前述的几种教学立意即是如此。宏观维度的特点是长时段、宽镜头、多领域,常说的“大历史观”就是典型的宏观维度,落实在教学立意上,就是更为重视前后史事的因果关联、不同领域的相互作用。

      《新文化运动》一课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专题的第二课时,专题的“学习建议”中指出:“近代思想解放潮流主要就是解决‘中国向何处去’这样一个历史课题。同学们在了解历史人物和他们的思想时,一定要紧扣这个主题。”此处就提供了认识“新文化运动”的宏观角度,也启发了我们教学立意的新思维:思想领域的现代化和近代中国思想领域的“新陈代谢”。如果我们的视野再宽阔些,本课的教学还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模块纵横交织的角度思考,尝试从辛亥革命与新文化运动的关系,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关系等角度立意。

      微观视角是现代社会认识历史的一大进步,它走出了传统史学宏大叙事的场景,走入了寻常百姓和历史细节。从这个角度进行的教学立意是一种“小切口,深探究”的思路,即选择一个历史侧面或者细节,通过对这个“切片”的剖析展开教学,形成由此及彼、由小见大的教学立意。这是许多教师喜欢采用的一种教学设计方式。由于《新青年》杂志在新文化运动中的旗帜地位,许多教师都曾以《新青年》杂志作为切入点设计教学,他们或以《新青年》的自身历史为主线,或以《新青年》的原始材料阅读为抓手来铺陈教学,立意虽有不同,但都不失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教学创意。探究他们教学立意的角度和教学设计的流程,无疑都是“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的思路。

      三、征引学术,光教材未申之意

      历史教材作为特殊的文本,出于政治性、教育性等多方面的考虑,在史学观念和历史结论的选择上必然会更加倾向于稳健的表达,而许多史学研究的新成果就算已经得到了学界的认可,趋向于成熟,进入教材往往也需要时日。本着史学求真求是的基本宗旨,为优化教学,中学历史教师大多已经不再满足于仅仅向学生传授教材旧有的结论和认识,而是到史学研究的前沿去寻找教学的优质资源,用新观点、新成果更新教学内容,并作为教学设计的依托,形成具有前沿色彩的教学立意,展现教材未能涉及的观念和价值。在这样的教学立意基础上对教学内容重新编码组织教学,能让学生更充分地涵濡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也能让自己的历史课堂与时代同行。

      “新文化运动”是多年来史学研究的热词,论文和专著很多,新观点和新认识不断涌现。许多在学术界达成共识的成果可以在教学中为我们借鉴。在当下近代史研究的话语体系中,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已经合二为一,称之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历史学家周策纵甚至在其大作《五四运动史》中将1917年到1921年统称为“五四时代”。

      我们在教学中就可以综合“五四运动”这一政治事件和“新文化运动”这一文化事件进行教学设计,以“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和文化转型”作为教学立意。美国思想史专家史华慈曾经论述“五四新文化”中出现的多元启蒙思潮,借鉴这一思路,就可以把“民国初年的多元启蒙和文化自觉”作为教学立意。阅读了黄楠森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与自由主义》(见《文艺理论与批评》1999年第3期)后,结合胡适“争你自己的自由就是争国家的自由”的论述以及民主、新道德等“新文化”词汇的自由主义思想内涵,我们还可以把“个性自由与社会进步”作为教学立意。

      在课后的“自我测评”中,编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有人说新文化运动太激进了,完全割裂了传统,这是应该否定的,你如何看待这种说法?”认为新文化运动过于激进、全盘西化、造成中国文化的断裂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一个典型观点,可今天的史学界已经改变了看法。当我们阅读袁伟时《新文化运动与“激进主义”》(见《东方文化》1999年第3期)、严家炎《五四“全盘反传统”问题之考辨》(见《文艺研究》2007年第3期)、欧阳军喜《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儒学根源》(见《孔子研究》1999年第2期)等文章后,发现新文化运动喊出的激进反传统口号实际上只是一种策略,新文化并不反儒,它反对的是封建礼教和对儒学的利用与独尊,而不是儒学的基本价值。由是,我们以“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作为教学落点,把“近代思想解放中的变革与传承”作为教学立意。

      以上三种教学立意境界的创意来源是不同的,但内在追求是相通的。在具体实施教学时,如果能做到教材的显性表达、隐性信息和学术研究新成果“内”“外”结合,教学立意的价值就能得到更充分的彰显。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说:“境界有大小,然不以是而分优劣”,“有境界,则自成高格”,本文所谓三重境界尽管有深浅之分,但却不是优劣高下的判别,三重境界各有其特点和价值。笔者主张历史教师多读书,多了解史学研究新成果,不断提升自己的学养和素养,但反对教学中一味追求专业化、学术性的做法。只有尊重学生的知识背景,依据内容特点和学生特点,从实际出发提炼的教学立意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标签:;  

基于教材解读的教学意图提取的三重境界_新文化运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