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特异性抗原致敏的DC-CIK细胞对恶性肿瘤细胞的杀伤效应分析论文_周向毅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五九医院 江苏 镇江 212002)

【摘 要】目的:分析特异性抗原致敏的DC-CIK细胞对恶性肿瘤细胞的杀伤效应。方法:以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引出三种抗原致敏细胞,分别是LAK、DC和CIK,用A549肺癌细胞抗击DC,并将DC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检测DC在两种状态下的表型变化,一种是DC经恶性肿瘤抗原冲击后的表型变化,另一种是DC未经恶性肿瘤抗原冲击后的表型变化。本次实验中靶细胞为恶性肿瘤原代细胞,效应细胞分为四组:分别为CIK、LAK、DC-CIK和DC-LAK细胞,在效靶比为50∶1、20∶1、10∶1时进行杀伤实验,测定杀伤活性的方法为LDH释放法,其中,细胞因子分别为IL-2、IL-12、IFN-γ,检测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的方法为ELISA法。结果:在显微镜下观察DC经恶性肿瘤抗原后的表型,呈成熟形态,而LAK细胞 、CIK细胞和DC-LAK细胞对恶性肿瘤原代细胞的杀伤效果都不及DC-CIK细胞(P<0.05);DC-CIK细胞对恶性肿瘤细胞的杀伤效应与效靶比有着直接的关联,效靶比如果降低,DC-CIK细胞对恶性肿瘤细胞的杀伤效应也会随之减小(P<0.05);在杀伤实验中CIK、LAK和DC-LAK细胞组中的IFN-γ、IL-12分泌水平明显低于DC-CIK细胞组,而DC-LAK细胞组中IL-2的分泌水平最高,DC-LAK和LAK细胞组明显高于其它2组(P<0.05)。结论:抗原致敏的DC可引诱特异性CIK细胞,从而提高CIK细胞对恶性肿瘤原代细胞的杀伤效应,而IFN-γ、IL-12的分泌水平与CIK细胞对恶性肿瘤原代细胞的杀伤效应也有关系。

【关键词】抗原致敏;DC-CIK细胞;恶性肿瘤原代细胞;细胞因子;杀伤效应

【中图分类号】R73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194(2015)02-0412-01

目前,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中还是不够理想,因此,临床中更多的使用过继免疫疗法作为治疗恶性肿瘤的辅助方法。CIK是以细胞因子为诱导,具有较强的增值效应和杀伤效应,可以限制MHC,而DC具有较强的抗原致敏效果,能够有效激发T细胞[3]。如果将树突状细胞DC和CIK细胞分开治疗恶性肿瘤,效果都不是很理想,本次实验通过将特异性抗原致敏的DC细胞与CIK细胞联合起来分析对恶性肿瘤细胞的杀伤效应。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三种抗原致敏细胞,分别是LAK、DC和CIK,用A549肺癌细胞抗击DC,并将DC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检测DC经恶性肿瘤抗原冲击后和未经恶性肿瘤抗原冲击后的表型变化。LAK、DC和CIK三种细胞都对恶性肿瘤细胞有杀伤效应,具有可比性。

1.2实验方法

将DC细胞与LAK和CIK共培养,组成四种效应细胞,分别为:CIK、LAK、DC-CIK和DC-LAK细胞,在效靶比为50∶1、20∶1、10∶1时进行杀伤实验,分析CIK、LAK、DC-CIK和DC-LAK细胞对恶性肿瘤原代细胞的杀伤活性,并检测细胞因子IL-2、IL-12、IFN-γ的分泌水平。

1.3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四组细胞中表型变化和杀伤效应进行分类总结,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检测,所有结果均用(x±s)表示,P<0.05,表明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的意义。

2结果

3讨论

治疗恶性肿瘤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建立免疫应答,而LAK细胞、TIL细胞和CIK细胞等都属于免疫活性细胞,可用于治疗恶性肿瘤胞。其中,TIL细胞对恶性肿瘤具有杀伤的作用,杀伤活性大于LAK细胞,另外,TIL细胞也可限制MHC,即使这样,TIL的细胞功能也很难改变,从而获得较少的细胞数,所以,在临床治疗中TIL细胞对恶性肿瘤的杀伤效果并不是很理想[2]。而LAK细胞在临床推广中也具有较强的限制性,原因有两点:(1)LAK细胞的体外扩增能力不高;(2)LAK细胞对恶性肿瘤的杀伤作用不大。与TIL细胞和LAK细胞相比,CIK细胞的体外扩增能力较高,杀伤作用也比较强,所以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目前,CIK细胞抗恶性肿瘤的机制还有待完善,但是如果能利用淋巴细胞的功能将CIK细胞的结构激活,一定会对恶性肿瘤细胞带来良好的杀伤效应。本次实验中,CLK细胞的杀伤率为40.59%,而常规细胞的杀伤率为20.12%,在临床上,CIK细胞已经运用到很多重大病症中的研究,比如白血病、肝癌、肾肿瘤等,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在对部分患者进行免疫治疗时,还是会出现一些问题[4]。

DC能够引诱恶性肿瘤细胞,提高恶性细胞的毒活性,在本次试验中,在A549肺癌细胞中提取恶性肿瘤蛋白抗原,利用DC进行抗原冲击,发现DC进行抗原冲击前后的效果有明显的差异,在显微镜下观察DC经恶性肿瘤抗原后的表型,呈成熟形态。恶性肿瘤细胞抗原中蕴藏丰富的蛋白分子,经DC的加工之后,从而引诱具有特异性的T细胞,有效抗击恶性肿瘤细胞。

在临床中,如果仅用CIK细胞进行恶性肿瘤细胞的杀伤,杀伤效率仅为40.59%,将DC细胞与CIK细胞共同培养,杀伤效果明显增强,杀伤率为84.90%,研究证明,抗原致敏的DC细胞联合CIK细胞对恶性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果最为明显。在杀伤实验中,一些细胞因子可以诱导和激活CIK细胞,例如,IFN-γ、IL-12、IL-2等细胞因子[1],其中,CIK、LAK和DC-LAK细胞组中的IFN-γ、IL-12分泌水平明显低于DC-CIK细胞组,而DC-LAK细胞组中IL-2的分泌水平最高,DC-LAK和LAK细胞组明显高于其它2组(P<0.05),将本次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在CIK、LAK、DC-CIK和DC-LAK细胞中,CIK、LAK和DC-LAK细胞对恶性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明显低于DC-CIK细胞对恶性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所以,DC-CIK细胞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韩秀蕊,杨娣娣,赵园等.树突状细胞介导CIK细胞抗恶性肿瘤效应的实验研究[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4,29(3):44-47.

[2]李丽华,张余.DC-CIK细胞免疫治疗骨肉瘤的研究进展[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2,01(4):415-419..

[3]丛珊亭,时圣彬.DC/CIK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进展[J].实用癌症杂志,2012,27(3):315-316,

[4]刘涛,沈杰,何凤等.肿瘤细胞免疫治疗疗效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西部医学,2013,25(9):1433-1436.

论文作者:周向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8

标签:;  ;  ;  ;  ;  ;  ;  ;  

检测特异性抗原致敏的DC-CIK细胞对恶性肿瘤细胞的杀伤效应分析论文_周向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