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医疗保险面临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

大学生医疗保险面临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

大学生医疗保险面临问题及对策研究

河北师范大学法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赵晓菲

摘 要: 了解当前大学生医保的普及度,并对大学生医保在推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从而探寻进一步推广大学生医保医疗的方法和对策,为政府建言献策。面对校医院目前设备更新跟不上、服务质量差强人意等问题,探寻学校怎样在一定基础上增加对校医院的投入建设,对相关的仪器设备进行更新,并组建专业的医疗服务团队,对于一些在资金上比较缺乏的院校,可以通过社会筹资和政府拨付扶持资金的方式,完成医疗服务在校园内的改进和提升。与此同时,为了使大学生在医疗方面的需求得到满足,高校对各种医疗资源建设问题,以及对社会上的医疗资源进行整合和区域性的建设问题进行解决。

关键词: 大学生;医保;高校医疗建设

1 大学生医保面临问题

1.1 管理制度层级不清晰,待遇设置与需求不匹配

不同的教育管理部门管理着不同层级的高校,其归属也不相同,而在高校管理下的属于一个部门的校医院却在不同部级中被管理,没有规定的所属的部门进行规范化管理,而是依托于高校自身的合作运行。运行的环境和质量因为管理范围和管理精力导致校医院重视程度不同。在各高校医保工作方面,不同的院校把校医院的管理纳入不同的部门,有些学校将其归到后勤单位或学生处管理,也有些院校稍显规范性的将其纳入校医院管理范围,其并不属于单独的部门。为了使大学生医保工作全面顺利开展和进行,管理形式上的各不相同也使医保的管理工作在专业性上存在着不同的缺陷同时缺乏统一性,也不利于各个高校之间进行卫生管理方面的交流和进步。

目前大学生群体中存在许多医保方面的缺陷,大学生医保是为学生大病后产生的费用提供保障,然而对于大部分大学生来说,小病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病症,报销比例却并没有减轻生活负担。我国大学生群体对于门诊的疾病治疗报销需求较大,而目前的医保制度却没有考虑到参保人群的需求,供求的不平衡也对大学生医保的参保率产生了影响。每个群体对于医保的参与在需求上都不尽相同,考虑到大学生群体的自身状况,到目前为止,我国并没有出台关于大学生医保的相关法律,而且大学生医保在实施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主体之间责任不清、相互推诿的现象,大学生群体需要的权益不能得到有效的维护。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竹编工艺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竹编匠人老龄化,后继乏人;竹编制品的生产力落后;产品设计缺乏创新,跟不上时代的需求。应对挑战,竹编工艺的发展应开拓创新,培养新人,充分发挥竹编制品的环保性,拓宽其应用领域。同时,竹编制品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应尽力发扬光大,唤起更多的人对竹编艺术的认知和热爱。

1.2 大学生群体对校内医疗认识不足

高校对医保的宣传方式依旧停留在旧媒体和无效的宣传上,致使大量的宣传栏和宣传书并不能全面详细地介绍相关知识,也得不到有效的宣传效果,反而是做了无用功。高校在通过老师介绍医保缴费的金额、鼓励同学积极参保等方面做法薄弱,没有起到大学生医保对医疗诊治的作用,对待遇的给付、如何进行报销等政策的解读也不到位。

E两优78整精米率45.9%,垩白粒率42%,垩白度 10.2%,直链淀粉含量 15.2%,胶稠度 58 mm,长宽比 3.3。

强化高校校医院内的医疗设备的更新和配备,对不足之处多加改进。校医院目前面临的问题是政府和学校的管理部门对其投入力度不足,高校医院应定期更新配置医疗设备,对医务室的医务人员高标准要求,对其服务水平和医疗质量提出相关的要求,成立相对专业的医保小组。将校医院作为医保核销的固定定点场所,成为学生信任的机构,增加大学生对校内医保的使用信心。

1.3 校医院设备落后,医疗系统不完善

N为数字低通滤波器中截止频率的调节信号,即设计的数字低通滤波器只需调节整个算法程序中的N值即可实现不同带宽的低通滤波器。

利用互联网宣传相关的医保知识,可以提高大学生群体对医保的重视和认知度。也可以在校内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环境,围绕医保知识开展不同的活动,例如医保知识的竞赛活动、利用社交媒体推广相关的文章,宣传和提供不同的知识,展开多种不同了类型的宣传活动,让学生在被动和主动中都可以受到医保知识的熏陶,提高学校、校医院部门及学生对医保的重视,让大学生群体了解医保与自身的相关性,更切实的维护自身的权益,增强医保的使用度和有效性,更大限度的发挥医保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作用。

2 对策建议

2.1 加强校内医疗政策建设,推进医疗规范化

完善大学生医疗保险政策,要针对不同的群体和不同的地区、机构做不同的架构。坚持自愿参加大学生医疗保险的原则,实行归属地的医保管理模式,重点保障日常医疗需求。因为每个学生都有不一样的家庭条件,应对不一样家庭情况的学生设立不同的医保缴费标准,也可以对贫困家庭的学生有一定的补助。

校医院从地理位置和便利性来讲,大学生群体对其需求较多,但普遍对其满意度较低。相对于校医院来讲,校外的大医院排队挂号时间较长,而且医疗费用较高,因手续原因没有转诊单也可能不能使用医疗保险,但大多数学生仍愿意去大医院,也不愿意在距离近的校医院就诊,这是由于校医院内部设备设施更新情况差,学生对校医院内的工作人员医疗水平信任度低,校医院的服务质量得不到学生的认可。虽然目前在校学生人数增长较快,学生需要就医的病症多样化,普通高校的校医务室用药价格虽然不高但是种类偏少,难以满足学生需求,导致学生满意度偏低。

加强大学生医保的管理要配套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医保方面的监督,对每个主体的责任要划分清楚。但是大学生医保缺乏相关配套法律,且没有完善的医保监督机制,这也就造成大学生医保的漏洞百出,医保中的参与主体之间责任划分不明确,一旦出现环节问题,各主体不是在承担自己的责任,而是对责任进行推卸。因此,在建立相关法律的同时,也要扩大监督机制中的国家、社会、群众等各方面主体,拓宽大学生医保问题维权的渠道。

陈桂生教授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学家,在研究教育基本理论领域成就斐然。笔者在阅读陈教授《教育原理》中的《教育概念的辨析》一文时启发很大,便试图以新的视角来理解教育的缘起以及什么是教育。笔者认为,教育学并不是脱离我们的日常生活而存在,其研究领域也是“常规、常情、常理”的。

未来大学生医保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是多层次的医疗保障,进而可以满足大学生群体日渐剧增的多层次、多样性的医保方面的需求。

2.2 综合运用现代媒体技术,推进参加医保普及化

这就是卡夫卡的世界——那个在他看来“更加不能理解”的世界——他清楚地明白自己无法为之妥协,却同时无法果断地与这个世界决裂,甚至对抗中还交杂着爱和依赖,还有负罪意识。这种复杂的爱恨使得卡夫卡更加无法找到自己和属于自己的出路,决绝地选择自己的人生方向。

除学校的宣传之外,政府也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进行医保知识宣传,在当代大学生经常进行日常活动的贴吧、微博等地点将医保的相关知识展示出来,使学生了解医保知识,增强学生对医保知识的了解度,加大防范风险的意识和观念。此外,许多高校建立在城市中,高校大学生也可以用城市中的地标建筑和商圈中的宣传屏幕、宣传牌流动宣传,目前因为电子设备的影响,公交车上也安装了移动电视,可以和公交公司合作对医保宣传渠道进行协调,在公交车上循环播放医保的宣传,潜移默化中影响大学生及其他群体。

在医保机构的报销服务大厅中,专门办理大学生医保业务的窗口偏少,这让原本就数量少并且十分繁忙的地方社保服务经办人员对于大学生医保的办理十分忙乱。另外,大学生群体比起当地居民,流动性较大,目前的互联网医保建设在大学生参保方面也不太完善,这更对大学生医保在办理医疗手续的复杂性上增加了困难。大学生的医保报销手续很多时候是需要人工来进行准确的识别和处理,因为对大学生医保报销流程及政策方面的不了解,所以经常出现多跑部门和手续以及跑错部门手续的问题。除此之外,人工手续办理既浪费时间又浪费人力和物力,效率也随之降低。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大学生就会对医保也产生排斥,参保率也随之下降。

2.3 成立校内医保小组,推进信息平台完善化

从就诊到最终的报销过程中,大学生报销程度低、使用效果低等调研结果都指向大学生的维权报销意识薄弱。在进行诊治前,学生对在校医院进行看病的流程不熟悉,很少有人知道应先去校医院进行诊治,开过转诊证明后再去校外诊治,而没有转诊证明的同学到校外就诊则不具备报销资格。在看过病后,大学生群体中有因为没有及时关注学校发布的报销时间错过报销的,也有对医保报销所需材料了解不足,而导致报销无门的。

不同层级的教育管理部门应与医保部门加强合作,推进大学生医保工作开展,专门对大学生医保的完善进行联手管理。高校成立学生的专门医保服务工作处,用专职的方式来提升水平,推进工作,明确各岗位的责任,完善大学生医保的制度层次的建设,从而推动医保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

2.4 组织医疗定期培训,推进医生操作熟练化

许多高校中的校医院存在设备更新不及时、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学校应增大对校医院的投入建设,按时更新设备仪器,对医疗队伍的建设也应增加重视度。对医疗队伍的建设进行服务培训,确保大学生群体对校医院的满意度。在医疗队伍的建设中,不应在招聘完毕、审核资质后就放弃后续跟进内容,医疗队伍应定期进行医学面的培训,提升医疗队伍的操作熟练度,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服务水平和医疗水平,推动大学生群体信任校内医疗团队,扩大医保的缴费程度。

2.5 构建信息共享平台,推进报销手续简洁化

在校医院看病后的报销手续应简化和设定一定比例的报销额度,对互联网信息平台进行完善。大学生群体对医保的措施有不同的要求,抽样调查大学生的需求,并结合调查结果,调整现行的制度和手续,针对报销不同种类手续的需要出台相应制度。高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校内医保创造条件,补贴相关校内就医小病的诊疗费用,大病用大病报销制度,形成良好局面。

从目前的大学生群体校内的参保情况来看,学生校内就医门诊费用报销、住院转诊报销、出现意外事故进行的报销都是由相关的保险公司进行办理,这是为了资金的统筹管理,更充分地利用资金。但是因为实际上操作复杂,就诊医疗证明和转诊单手续繁杂,没有对信息的互联网式共享,反而打消了学生群体使用医保的积极性,如果能够实现一站式报销,利用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共享网上信息资源,与转诊医院网上共享就医信息,便可以达到简化报销程序以及节省时间的效果。

政府应充分了解大学生群体的参保意向,加大政府对学生群体参保的资金投入力度,实现补贴方面的统筹可持续发展,学生的医疗费用由政府、学校和自身共同承担,学生群体的大病费用在可控制范围内,住院医疗方面不再多数依赖自身资金,加强学生群体对于参与医疗保险的可信度,扩大参保的人数,简化医疗报销手续,为学生的服务,提供校内便利。

参考文献:

[1]刘影,莫丹,曾志羽.南宁市高校大学生参加居民医疗保险意愿探析[J].卫生软科学,2017,31(01):57~59+64.

[2]刘洋,王晓杰.哈尔滨市大学生医疗保险现状调查分析[J].管理观察,2017,(20):99 ~101.

[3]黄显官,王敏,罗元鹏等.关于完善大学生医保政策的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2016,33(10):34~38.

[4]盖万军.新医改背景下大学生医保制度的问题与对策[J].时代金融,2018(18):243+248.

作者简介: 赵晓菲,女,1995 年出生,河南安阳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社会保障。

基金: 河北省大学生“调研河北”社会调查活动大学生医疗保险参保现状和面临问题研究——以石家庄高校为例。

标签:;  ;  ;  ;  

大学生医疗保险面临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