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在临床实习阶段的职业素养管理论文_李杰

医学生在临床实习阶段的职业素养管理论文_李杰

(重庆市第七人民医院 重庆 400036)

【摘要】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生职业素养已经成为医学教育的重点。临床实习阶段是医学生转变为临床医师的关键时期,在临床实习阶段对医学生进行职业素养的培养,使之从思想上重视医德修养,树立正确的服务的观念,实现职业素养教育与专业教育、德育教育最大、最优化结合,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的合格医师。

【关键词】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临床实习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5-0089-02

职业素养 (professionalism) 它是指职业的内在规范和要求,是完成和发展职业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意识、能力和知识的有机集合[1]。它一般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风格和职业意识。医学专业素养,即医务工作者在从事医疗活动过程中的综合素质,是医德、人道主义、职业标准三个方面的总和,是一个动态的有机整体。个人或组织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反映[2]。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加强医学素质教育,是推进教学改革的关键。适应医学的快速发展和医疗体制的改革[3]。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领域的要求越来越高,医学生作为将来临床工作的主心骨,其是否具备良好的医学职业素养是今后能否胜任医师职业的关键。当前的临床学习模式着重于职业技能的培养,而对于医学生医德医风、人道主义等教育缺乏针对性,仅仅在临床实践的同时组织一些主题教育、党团活动、社会服务等课程,然而,在少数班级中,职业道德、职业风格和职业意识的培养并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完全不能实现医学生职业素养的时效性。据有相关调研表明,有47.7%的医学生认为当前组织的各类德育实践活动效果不甚理想,更让人意外的是,有10.8%的医学生认为此类活动没有任何意义[4]。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就是临床实习阶段,所以在临床实习阶段注重其个人职业素养的培养,使医学生思想上重视医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实现职业素养教育与专业教育、德育教育最大、最优化结合,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的合格医师。

1.注重岗前培训

岗前培训是医学生进入临床工作的首个环节,其的目的要让医学生对于实习医生的角色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明确自身的职责,规范医德医风,提高医疗质量。岗前培训能帮助医学生适应新环境,加快角色的转变。如何完善岗前培训内容,笔者认为除了常规的培训内容,重点还要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和法律意识教育。

医德医风的岗前教育,能使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可以通过多种授课渠道,使医学生深刻领悟“健康所系, 性命相托”的内涵,加强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使命感,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意识。

法律意识的岗前教育,能让医学生在目前的大环境下,依法、合法的完成其临床实习,成为具有风险防范意识的人。使学生懂得在临床的实践过程中,始终存在着多方面的风险,良好的风险防范意识,是顺利开展执业活动、减轻患者及家人痛苦的前提,也是行使医生权利、保护自己必不可少的要求[5]。

2.在临床实践活动中加强人文教育,提高医学生的职业能力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临床医疗工作的关注点已经从“疾病”转变为“病人”,加强医学生的人文教育,要将“尊重生命、维护健康、关爱病人”的理念贯穿在职业素养培养中,未来的医生在医疗过程中不仅要满足病人生理需要,更重要的是满足病人心理和社会方面的需求。而医学教育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要培养未来的医生具有适应迅速变化的卫生保健环境并进行医疗实践的能力[6],作为医学教育管理者,就必须加强医学生的人文教育。

医疗过程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活动,涉及医患、医医、医护等各种人际关系,建立与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当代医学生必须掌握的能力,而沟通能力是其基础。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发现医学生对敏感话题无法启齿,在医患沟通时言语生硬,非语言信息获取能力差等。作为医学教育者要加强医学生沟通能力培养,有意识地引导,逐步提高其此方面的能力。

根据高秀林、杨兴益等人的调查发现,临床实习生的法律意识及团队协作意识与其他方面相比亟待加强[7]。有研究表明,因医疗人员法律意识淡薄造成的医患纠纷中,事件发生的主体,往往就是低年资医生,甚至临床实习医生[8]。这表明在医学学习过程中,除了掌握医学专业知识外,医学教育者还要安排医学生学习法律相关课程提高临床实习生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团队协作是医学生在临床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与他人相互配合、协调行动以实现共同目标的一种能力,是必须具有的职业素养[9]。而在现实实践活动中,实习医师多处于被动的服从状态,欠缺主动的协调、配合、互助的意识,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刻意创造团队合作平台、营造合作气氛,逐步提高医学生的团队协作的意识。

此外,要密切留意医学生在实习阶段的心理变化。由于当前社会舆论媒体对于医疗行业多度的负面报道,造成医患关系空前紧张,加之就业、生活、经济压力大,导致心理调控能力和抗压能力较差,具体表现为工作迷茫、消极应对。作为医学教育管理者,要引导临床实习生提高耐受和挫折排解方面的能力。

3.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建立科学的、个性化的教学规章制度,即可激发医学生的学习热情,正向激励医学生;又可激发带教老师教学热情,正向提高教学质量。另外,在对临床实习生的专业素质考核标准中应将对职业素养层面的考核纳入其中,以不断提高其职业素养。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认识到职业素质教育任重道远,它不仅仅是增设一两门课程,它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必须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加强医学生人文综合素质教育,将医学生培养成为尊重生命、维护健康、关爱病人的医务工作者。

【参考文献】

[1]张翔云,胡振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量化评价方法[J].职业技术教育,2010,31(2):56-58.

[2]姜恬,宛小燕.浅议如何定义医学职业素养[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24(6):8l5-816.

[3]陈姝,娄世锋对“以学生为本”的美国医学教育模式的思考[J].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5(3):326-327.

[4]刘兴慧.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14):154-156.

[5]俞巍.在以人为本的临床带教理念下提高医学生的职业素养[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1O):790-791.

[6]游金辉,陈耀辉,张小明,等.以人为本:注重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0(4):363-365.

[7]高秀林,杨兴益,张丽卿,等.临床实习生职业素养在师生间的认知调查[J].医学与哲学,2017(38):78-80.

[8]顾松.新型医患关系中医学生法律素养构建的探讨[J].中国病案,2015,16(7):73-75.

[9]王红梅,杨利娜.逆商的培养在现代医学生教育过程中的探讨[J].继续医学教育,2016,30(2):77-78.

论文作者:李杰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9月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30

标签:;  ;  ;  ;  ;  ;  ;  ;  

医学生在临床实习阶段的职业素养管理论文_李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