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与新闻信息的优化配置_市场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与新闻信息的优化配置_市场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与新闻信息优化配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市场经济论文,优化配置论文,新闻论文,信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的之一,在于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信息是一种有待开发的宝贵资源,因此,考察新闻信息在我国传播各环节的配置状况,实现新闻信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优化配置,应当成为当前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改革的一个紧迫而重要的课题。

(一)

在我国新闻信息配置中,有两种现象应予以重视。这两种现象,其一是同一信息的传播过多过滥,或撞击受众的是受众所不需要的信息,称之为“信息洪水”;其二是同生产、流通、消费有关的经济类信息过少过迟,受众急需的信息久盼不至,形成“信息饥渴”。

“信息洪水”即信息疲劳症,大量低值或无值信息进入传播通道,或虽有一定价值甚至高值信息,但由于频频出现冲击视听器官而形成视听疲劳。信息传播中,一个信息重复出现,其重复次数与实际价值成反比。新闻信息传播由于是一次完成,重复出现,原先有值或高值的新闻信息即成低值或无值信息,失去了“新闻”的本质。近年来的各种受众调查中,被调查者对这些所谓的“新闻信息”均表示不满甚至厌恶。在《人民日报》的一次调查中,读者呼吁,“会议新闻应压缩,只报道其中有新意的内容”,“一般会议讲话、文件可不登或摘要刊登”,“单纯指导工作的稿件不宜过多”,“少登或不登长篇回忆录,这类文章可登杂志”,“应简化外事消息”。在中央电视台的一次观众调查中,观众反映,最不受欢迎的国内新闻节目是会议新闻和外事活动,最不受欢迎的国际新闻是外国首脑互访、国际会议等。

“信息饥渴”又称“信息荒漠”,即受众无法获知或无法及时获知自身所急迫需要的新闻信息。这几年新闻界流传着“新闻传播两大怪圈”的说法,一为“出口转内销”,二为“本地新闻外地发”。所谓“出口转内销”,即有关政策变动,决策过程,人事安排等信息,人们往往通过《参考消息》上的外国记者报道或外台、外报获悉,而无法由自己率先报道。所谓“本地新闻外地发”,即发生在本地、本系统、本部门的事件,当地、本系统、本部门的媒介无权报道,而要借助于外地、外系统、外部门的媒介才得以披露。

“信息洪水”也罢,“信息饥渴”也罢,他们集中反映出,在我国,新闻信息的配置亟等调整与改善。

(二)

新闻改革一开始就把新闻信息总量调控的科学化作为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十几年来也有了一定进步。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信息配置一再进入改革误区。笔者觉得以下三个方面需要重新辩正。

一是周末热、扩版潮、纪实风的兴起与红火。

过去的新闻太硬太空,缺乏人情味,形式主义的东西又太多,而“热、潮、风”中,允许出现较多软性的新闻,故而一时成为改革的“热点”。

“热、潮、风”中,公众关注的新闻信息,有所扩量增值,但总的看,经济类信息仍无大的改观,报道面扩得不大,信息量增得不多,除了硬新闻“软写”外,硬新闻本身增加得并不理想。可见,“热、潮、风”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新闻信息配置状况。

二是黄货泛滥,品味滑坡。

在市场经济下,报纸要走向市场,必须跨越增加广告、扩大发行、吸引读者“三级跳”,吸引读者成为各报竭其所能的最终环节和新闻竞争的大擂台。这是包括电子媒介在内的新闻信息业的一个规律,拥有受众是“发财致富”的杠杆。在这种态势下,一些见利忘义、心术不正的经营者就步入了用黄货引诱受众的歪门邪道。这种以黄色、桃色、灰色、黑色等“颜色新闻”为特征的新闻信息配置,极大地导致了中国新闻职业道德水准的滑坡,是断然不可取的。

三是有偿新闻屡禁不止。

近几年,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有偿新闻现象在中国一再泛滥,且偿金越发越多,发放的单位越来越广,发放手法也越来越妙。

有偿新闻现象屡禁不止,有着复杂的背景与缘由。有偿新闻现象在商品经济特别是市场经济下滋长与膨胀,客观上反映了生产流通领域某些新闻信息的短缺,是某些人以不正当手段对新闻信息进行利我性配置的一种努力。从这个角度看,有偿新闻的出现,有其经济基础。西方早已市场化了的新闻界,有偿新闻几已绝迹,而在由权力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有偿新闻则大量存在,恐怕也是一种旁证。因此,根绝有偿新闻现象,关键还在于加速实现新闻信息配置的最优化,切实让同生产、流通、消费相关的信息优先占据重要地位。

(三)

新闻信息配置要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步,实现最优化配置,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充分的信息保证和舆论支持,为此必须尽快开始新闻体制改革与新闻政策调整。

一、要尊重并保障“两个导向”的实施。

必须承认,对新闻信息配置来说,目前有两个导向,其一是政治导向,其二是市场导向。党和政府对政治导向高度重视,不敢掉以轻心,而对市场导向则相对有所忽视。无论就公众特别是产销者对信息需求的内驱力,还是信息资源对于市场运行的推动力而言,市场导向的作用都是十分明显的。因此,传播工作者与传播决策者应该充分肯定市场对新闻信息配置的巨大调节作用,在高度重视政治导向的前提下,正视并把握好市场的导向性功能。

二、新闻信息的配置应逐步迈向规范化、有序化。

新闻信息配置目前在相当大程度上还存在着重政治轻经济、重生产轻流通、重营销轻消费、重领导轻群众、重机关轻基层、重中国轻外国等弊病;在新闻形式上,重通讯轻消息、重文字轻图片;在新闻生产程序上,重写作轻采访,重专版轻要闻;媒介分行政等级、记者论资历深浅,以此作为信息资源分配的根据。这种种缺陷,极大地妨碍了新闻信息配置的规范化和有序化,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对其加以梳理与调整,真正使公众急需的新闻信息得到广泛的传播。

三、根据新闻信息传播规律协调新闻信息配置。

国家对新闻信息实行总量控制是必要的,但调控必须以充分调研为依据,有足够的科学性。建议在总量控制的基础上,逐步下放一般新闻信息尤其是社会经济信息配置的权力,更多地给予传播媒介选择、处理、传播新闻信息的自主权,首先把扩大报道面增大信息量的权利还给新闻传播机构和每个记者编辑。

此外党和国家对于新闻信息配置还需实行法制化管理,使信息调控有法可循,违法可究。

党和国家对于一般新闻信息应实行开放、自主配置,对于关系到国泰民安的重大新闻信息实行依法配置,对配置不当造成重大损失者则依法惩处。笔者呼吁在出版法出台后尽快制定和出台新闻法等相关法规,以保护新闻信息的优化配置,打击严重破坏新闻优化配置的行为。

标签:;  ;  ;  

市场经济与新闻信息的优化配置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