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连锁经营的经济效用_连锁经营论文

论连锁经营的经济效用_连锁经营论文

论连锁经营的经济学效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效用论文,连锁经营论文,经济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7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455 (2002)04-0140-03

连锁经营是现代市场经济中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发展潜力的一种商业经营与组织形式,是实现流通产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之一。中国的连锁经营已进入了加速增长阶段,它将是21世纪中国第三产业最具增长活力的经营模式。但国内外有关连锁经营的文章多从实证研究角度阐述,本文试图对其经济学实质作些探讨,以便抛砖引玉。

一、连锁经营有利于化解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化消费的矛盾。连锁经营是近代世界经济发展和商业竞争的产物,它的产生和发展同现代大工业、大生产对商品流通领域的要求直接相关。社会化大生产实行的是大批量、连续不断的均衡生产,客观上要求并决定衔接生产和消费的流通领域实行的经营方式与之相适应。一方面,大批量生产是使用高度标准化、专门化、机械化的工艺设备进行大规模产品制造的生产方式,它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节约了原材料,降低了产品的平均固定成本,扩大了企业规模,带来了组织规模效益的节约。与此同时,在规模经济的条件下,受固定资产投资难以转移和技术水平提高困难等相关因素的制约,生产者总是倾向于生产规格尽可能少、批量尽可能大的产品来满足尽可能多的消费者的需求。另一方面,受社会生产的影响,社会消费方式呈现出分散化和社会化的特点,表现在:(1 )工业生产所提供的大量的、成本低廉的制成品,使人们消费范围扩宽;(2 )随着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和收入的增加,人们消费内容逐渐个性化;(3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们消费在空间上呈现分散化;(4 )随着储藏工具的进步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导致人们消费在时间上的不均衡。这样,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加剧了工业化对流通领域的依赖,推动流通企业进行组织创新和经营创新。由批量进货和连锁网点销售而获得的低成本优势,使连锁经营赢得了巨大的市场,从而化解了规模化生产与分散性消费的矛盾,也进一步确定了流通对生产的决定地位,成为流通领域最具发展潜力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二、连锁经营创造了规模经济和规模效益的途径。规模经济存在的根本原因是生产要素的不可分割性。企业从事生产经营,必须有一定的固定支出(成本),这些固定支出并不随着产出量而呈线性增加,如果产出量增大,那么分摊单位产品上的固定成本就会自然降低。连锁经营正是运用了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的组织原理,通过规模经营,降低经营的平均单位成本和每一销售单位的边际成本,使经济效益提高,确立企业规模经营优势,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连锁经营的规模经营导致企业平均成本降低,使企业拥有规模效益。(1)连锁经营实行统一采购,通过批量进货、 规模采购降低商品进货成本,进而降低商品销售价格来吸引顾客,扩大市场份额。(2)连锁经营实行统一配送,节省了零售店的库存面积,减少了占压资金,以最少的流通环节,最低的流通费用,最快的流通速度,加快商品流通,降低费用,提高资金的周转,从而降低了销售成本。(3 )连锁经营实行统一领导,统一商号,利用核心企业的无形资产价值、管理水平和社会影响力,实现资源共享,降低单位商品销售的其他投入成本,包括单位产品广告费、新技术专利、设备的研制购买费、信息资源开发费等,从而节省了经营费用。(4 )连锁经营分工细致,专业化程度高,劳动效率高,发挥职业经理管理才能的放大效益,相应地节省了人力成本。(5)连锁经营实行统一广告宣传,统一营业时间,通过CI 的整体策划和有效实施,使单位营业面积和营业时间吸引更多的顾客,有利于连锁企业形成遍布各地的售后服务体系建立。

2.连锁经营企业布点严谨,并拥有规划系统、布局完整的市场网络,使企业既具有经营战略明确、网点布局合理的优势,又形成了目标一致、联合对外的经营格局和服务竞争优势,促使企业形成规模效应。

3.连锁经营企业形成的品牌、名店优势,社会知名度高,容易受到社会和公众的关注与支持,具有显著的社会效应,获得企业的外部利益。

三、连锁经营较好地实现了分工专业化和服务标准化的统一。分工理论的创始人亚当·斯密提出:“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分工和专业化既是社会生产方式得以确立的基础,也是其变革的主要特征。随着生产中分工的加深,事前交易费用和事后交易费用都有增加的趋势,同时各种行业都进一步地趋向专业化。这样一方面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优质的服务,另一方面对顾客在选择商品或劳务的提供商时提出更严峻的考验。连锁经营往往具有更好的品牌或商誉,可以使消费者通过认识品牌而节省事前的搜索交易费用,分店也节省了开发客源的交易费用,所以能产生出永无止境的规模经济。

连锁经营一方面将流通领域相互独立的职能有机统一起来,另一方面又在企业内实行更为细致的分工和专业化,连锁企业的专业分工体现为多个层次。首先,连锁经营是依据连锁企业的营运程序和作业特点所形成的大项分工,即连锁企业的采购、库存、配送、经营、促销等环节,这种专业分工,使流通企业适应了社会化生产发展的需要,能够大规模、高效率的组织商品购销。其次,根据连锁企业的组织结构模式和管理模式,实行企业内部的专业分工,通过总部与分店的职能划分,实现了决策与作业、决策与管理的分工。最后,连锁企业的岗位分工是专业分工的深化,主要是确定岗位职能,量化劳动成果,使整个企业内的人力资源配置处于最佳状态。

连锁企业的专业分工主要是通过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实现的。连锁经营有标准化的作业程序、管理规范和服务观念。这样不仅会大大提高企业的营业效率,保证专业分工优势的发挥,还可以有效保持企业的经营特色,以标准化的作业为消费者提供品质稳定的产品与服务,以此确立连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

四、连锁经营降低了市场交易费用和商品流通成本,优化了企业、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科斯的研究发现:市场交易并不是像古典经济学研究中所假设的那样交易费用为零或忽略不计,而是要耗费大量成本的,从搜寻交易对象,讨价还价,订立契约,监督契约执行,维护交易秩序,解决交易纠纷,对违约者进行惩罚等等都要耗费交易费用。这种交易费用不同于商业运行成本分析的流通费用,前者是在市场条件下为完成一笔交易在谈判、签约、以及监督、执行合同所耗费的交易费用,主要包括获得市场信息的费用、谈判费用和经常性契约的费用。后者是指商品流通中活劳动与物化劳动的耗费,具体表现为商品买卖时间的费用、管理上的费用、商品的保管和运输费用等。科斯认为企业是一个科层组织,它与市场之间是一种相互替代的关系,当交易行为由企业来完成比由市场进行耗费成本低时,这种交易行为将被内部化到企业中去,反之则由市场调节。所以,交易费用能否节约是企业与市场能否相互替代的根本原因。

连锁经营就是将市场的交易活动变为企业内的行为,节省了交易成本。第一,连锁是由众多分销商联合起来,统一由总部向生产厂家购进,将市场的交易行为转变为企业内的产品分配职能,将采购、批发、配送、零售等相互独立的商业职能有机地组合到一个统一的经营体系中,把商品的生产和流通直接连贯起来,真正实现产供销一体化和批零一体化,符合现代化、大企业运作机理,既节省了交易费用,又节约了流通费用,使连锁企业拥有低成本运行的绝对优势。第二,连锁经营的扩张特点是先创办样板店,然后按样板店的模式增加店辅的数量。随着连锁分店的增加和商品交易额的扩大,虽然交易费用总量增加了,但单位交易成本却是下降了,即交易费用递减。第三,连锁经营是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发展的要求而形成的组织技术和经营方式,因此,连锁的发展适用于何种业态,“锁”什么样企业,都要按企业追求经济效益的要求,即费用最小化来实现,这客观上有助于消除企业发展中政府对企业部分职能错位,行政干预失当的现象,促进企业、政府、市场关系的合理化。

五、连锁经营有效解决了商品经营和资本经营的错位。中国社会商业流通过去依附行政管理体系,资产优势和经营优势不能合理组合,决定了运转效率和经济效率的低值位。以连锁经营业态为载体,可以形成市场共识、经营共谋、资源共济、利益均占,实现建立在利益基础上的,有条件的资产优势互补。资产由分散到集中,使整体资产效用为规模经济经营提供可能,形成资产经营主体与商业经营主体共生互补的双轨制运营体系。著名诺贝尔奖获得者施蒂格勒曾指出:一百年以来,世界上前500强大企业无一不是通过资本经营、兼并组合、扩张而得以发展。

标签:;  ;  ;  ;  ;  ;  ;  ;  ;  

论连锁经营的经济效用_连锁经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