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施工企业配网施工违章分析及安全管控论文_拉格兴

电力施工企业配网施工违章分析及安全管控论文_拉格兴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巴彦淖尔电业局乌中旗供电分局 015300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胡快速发展,各领域的不断提高,促进电力企业规模的扩大。电力施工企业配网专业施工作业过程的违章现象比变电专业、输电专业数量更多,隐患更大。因此电力施工企业加强配网施工安全管控工作、杜绝违章现象、消除事故隐患,对电力施工企业保证安全生产工作平稳局面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电力施工企业;配网施工违章;安全管控

引言:

安全是供电企业一切工作的前提,是员工身心健康最根本的保障,在管理上首先是规范,统一安全工作内容和做法;其次是执行,分层级做好基层执行情况的纠偏和评价;再次是督查,强化公司安全过程监督管理,提升现场安全管控水平,推进反违章工作的深入开展上,同时获取基层安全工作动态,完善安全管理思路,纠偏不安全因素。

1配网现场习惯性违章定义

所谓习惯性违章是指员工在日常工作中长期养成的,短时间内不容易改变的,违反规章、制度、规定的行为。笔者通过多年从事安全管理,梳理出习惯性违章的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一是作业人员无主观意识地违章,现场作业员工对施工现场规章制度一知半解,工作中不知不觉出现违章,且对违章的危害程度认识不到,导致事故率就会增大;二是简单蛮干式违章,员工往往只按个人想法去做,认为规程中的规定多余繁琐,遵守不遵守没什么,听不进别人的劝告,凭经验工作,这种违章不出事是偶然的,出事是必然的;三是马虎大意式违章,现场作业人员对工作不认真,马马虎虎,需要在现场经常进行提醒,事故隐患时刻存在,随时都有发生事故的可能;四是铤而走险式违章,有些现场作业员工明明知道习惯性违章会造成危险,但又感到并非每次习惯性违章都会导致事故,以前这么干也没出事,铤而走险,对违章的后果严重性认识不到,为事故发生埋下隐患;五是赶进度图省事的违章,为了赶进度,早下班,早回家,人为地改变或缩减作业程序,带来不堪设想的后果;六是漠视组织纪律式的违章,作业人员不服从指挥,我行我素,把危险当儿戏,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2反违章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在执规计划管理上侧重于执规检查数量及覆盖面,导致执规重点在于计划性配改、检修现场,现场执规时间短,旁站执规及当日“回头看”开展少,较边远山区覆盖不足。(2)监部员工带队督查比例下降,多依赖执规队员开展检查,导致现场安全管理洞察力弱化,不利于对执规队伍在现场的指导和培养,检查深度难以提升。(3)执规队员发现违章能力需要提升。一是新的生产文件制度和反措要求没有转化为执规要求和检查流程。二是现场检查局限于“点”状检查,生产流程化检查能力不足,未能发现违规产生的本质原因及追述管理根源问题。三是执规成效利用不充分,整改力度不足,对基层促动及举一反三排查仍然较少,违规反复现象未杜绝。(4)反违章工作重点存在偏差。电力企业将非主营业务业务外包,现场直接违章对象主要为外协人员,部分企业将加强外协人员管理做为反违章工作重点。诚然,外协人员管理是反违章的重点组成部分,但从2012-2014年某企业三年违章数据上看排名前3位的行为违章分别为工作票错误(占比30.2%)、现场勘察错误(占比14%)、装设接地线问题(占比11.6%),组织措施上的违章是现场违章的主要部分,抓好内部员工管理,仍然是现阶段企业安全管理重点。

3当前加强电力施工企业配网施工安全管控工作的建议

3.1施工安全管理

(1)电力施工企业和分包商(尤其是土建专业分包商)应当保证安全生产投入,具备并保持国家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本单位的各个系统、设施和设备以及与施工相适应的管理组织、制度和技术措施等,应能够满足保障生产经营安全的需要,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建立分包商管理制度,内容包括准入、合同、安全协议书、施工过程安全监管、评价考核、退出等全过程管理环节。管理与分包商相关的安全风险,分包合同或安全协议书中应当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义务。建立分包商及其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不良记录和“黑名单”档案,应用于分包商或个人的准入管控和年度安全生产信用评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电力施工企业应对施工项目实施全过程风险管控。开展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估,建立安全风险库,区分作业项目的安全风险等级,实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施工管理部门和安监部应实施“双安管控”联动检查,按照每日施工计划的安全风险管控需要,协同工作,协调、合理安排“双安管控”人员到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监管。杜绝无经验、不守规矩的一线作业人员、管理人员上岗。

3.2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1)电力施工企业应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包括部门安全生产职责、岗位安全职责及工作到位标准、考核标准,应体现部门安全生产职责与安全管理制度挂钩、岗位安全职责及工作到位标准与部门安全生产职责挂钩、员工绩效考核与工作到位标准挂钩(简称“三挂钩”)。应建立监督和考核机制。应将部门安全生产职责、岗位安全职责与绩效考核挂钩,落实考核标准,保证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2)电力施工企业的部门安全生产职责应从相关安全管理制度的工作职责中梳理、汇总,形成“一部门一清单”;再按照部门或班组岗位分解、形成各岗位安全职责及工作到位标准,做到“一岗位一清单”电力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全面负责,行政副职按照“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分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有领导责任,向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负责。从业人员有依法获得安全生产保障的权利,并应当依法履行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从业人员应掌握自身的岗位安全职责、工作到位标准、考核标准,自觉、认真履职尽责。

3.3安全事故隐患管理

电力施工企业建立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应定期开展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辨识及安全风险评估,建立完善安全风险库、安全事故隐患档案,按需开展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活动。安全生产检查活动(即安全事故隐患排查)分为常规检查和专项检查两类。常规检查:包括安全管理制度规定的定期或不定期安全检查,如交通安全检查、消防安全检查、防风防汛安全检查、综合性安全生产大检查、安全工器具安全检查、劳动保护安全检查、日常施工现场安全检查等。专项检查:应基于本单位安全风险库或施工项目风险评估结果,特别是突出的或重大的单项安全风险问题而组织实施;或根据政府部门、业主、上级及本单位的临时安全工作要求开展。安全事故隐患排查范围主要包括:生产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件发生的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上的缺陷,本单位适用的安全生产上位法识别、数据库更新、有效清单发布及上位法依从性等管理工作,本单位安全管理制度的适宜性、依从性。安全生产检查活动的情况应当如实记录在案,有据可查,实行“无检查标准及记录视为无效检查”“检查人对检查内容负责”的原则,应全面实施表单化检查,应明确检查工作人员、检查范围与对象、检查项目与标准、检查方法与工具等内容,检查人填报的检查标准表记录作为责任问责和追究的依据。安全检查活动应实行闭环管理原则,应树立安全事故隐患(违章、安全缺陷)就是“未遂事故”的观念,应对安全事故隐患排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治理。发现的个人违章、管理违章等行为,应参照事故树分析法,应用违章因果关系逻辑分析模型,查找深层次安全问题(管理缺陷)。确定的问题均应纳入安全事故隐患治理机制,落实“销号式”闭环管理。确定为恶性管理违章、重复性管理违章的,应按规定组织约谈教育警示,应对重点安全事故隐患实行挂号督办,限期完成“销号”。确定为重大事故隐患的,应建立重大事故隐患台账,指定专人跟踪管理,直到隐患排除,对政府相关部门或业主单位发文公布、通报的安全事故隐患,必须由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负责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负责督办整改、落实“销号”。

4 结束语

反违章管理重在落实,贵在长抓不懈,以不发生人身死亡事故为目标,充分发挥安全保证体系和监督体系协同作用,扎实抓好安全责任制、规章制度等重点工作的落实,安全管理水平才能再上新台阶,企业的长治久安才能能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大秦重载铁路电务技术与应用》编辑委员会编著.大秦重载铁路电务技术与应用[M].中国铁道出版社.

[2]孙斌,GSM-R网络接口监测系统在高速铁路运营维护中的应用[J].铁路技术创新,2018(2):108-111.

论文作者:拉格兴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8

标签:;  ;  ;  ;  ;  ;  ;  ;  

电力施工企业配网施工违章分析及安全管控论文_拉格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