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建筑设计中的地域特色论文_戴鸣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200092

摘要:建筑是反映时代需求和当地先进文化的镜子。在古今中外,一部好的建筑作品离不开地域文化的灵感和灵感。当人们从一个城市进入另一个城市时,很容易从他们的建筑物中看到。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中追求的是建筑设计的魅力,这是地域文明的象征。

关键词:地域文化;知识脉络;建筑设计;表达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精神世界。在建筑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该地区的区域文化因素,结合建筑形态,塑造具有文化特色的建筑设计作品。突出区域文化特色,增强建筑工程文化的美学。

1地域文化的发展内涵

地域特征是一个区域物质与社会文化的统称,以区域的自然条件为基础,包括地理、地形、水文等因素,结合历史文化资源,在建筑设计中,结合区域文化,有利于创造独特特色的建筑设计方案。

近年来,随着“千城一面”问题的出现,地域文化在近期的建筑设计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通过建筑设计方法,可以展示当地的地域文化特征,充分利用当地的社会文化因素。展现区域风貌,塑造极具特色的地区文化特色与文化传统,使得建筑风貌更加多样化。同时,建筑也是区域发展的见证,是地域文化与精神内核的物质承载体,不同地区的民族、生活习惯、社会习俗均存在差异,因此以建筑的形式去展现不同地区不同的区域文化特征,也有利于保护与传承当地的地域文化。

2地域文化的建筑设计原则

2.1突出地方文化

区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表现和体现不仅是建筑外部形式的塑造,更重要的是情感的表达。在建筑设计中,设计师必须首先要充分了解该地区的地域文化,了解人们的心理需求,生活方式,人文,价值观和思维模式。并将这些因素充分整合到建筑结构中,同时全面分析该地区的区域习俗,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同时,注重建筑的生态环境问题,在更深层次上找到内涵和设计灵感,创新设计思路。突出地方文化特色与文化内涵。区域文化建筑特色是一种民间特色和民族特色。设计的建筑缺乏活力,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在设计中,设计师应有意识地挖掘和研究项目区的文化传统,激发创作灵感,体现建筑的人文特征。

2.2因地制宜

区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需要注重区域与文化的融合。由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悠久历史,不同地区的建筑特色也有很大差异。虽然建筑规模和建筑数量不断增加,但人们对建筑外部形象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在建筑设计中融入了更多的外国建筑设计灵感和创新思维。建筑设计的主题也更加多样化,但无论是国内文化还是外国文化能够完美结合,都必须找到适合区域文化建筑的切入点。积极吸收和继承文化的精致,同时保留原有的文化特色,这是每位建筑师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值得深思的问题。例如,在广州增城地区,有客家文化和岭南光复文化,两者之间的区域文化有一定的差异。将两者的特点结合在建筑设计中,并将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建筑理念和建筑技术相结合。体现出别具一格的建筑形象和风格。

3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3.1地域材料应用

区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是基于区域材料的特点,开展建筑设计工作,从而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随着当前低碳环保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引入和实施,通常在当地建筑设计和施工中采用。充分利用当地已有资源,来发展当地特色产业。例如,在广州增城彝族民俗博物馆,当地村庄沟壑中独特的砾石和花岗岩材料以及当地的竹子被用来营造独特的区域魅力。创建一个充分展示广州人民生活习惯和习俗的另类建筑。在地热资源丰富的地区,火山石资源丰富,石材装饰建筑可以充分利用建筑设计。也就是说,建筑物的外层在该区域覆盖着石头溢出物,从而增强了该地区人们的亲密感。

3.2空间和功能的融合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人们对于建筑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区域文化建筑的设计中,有必要将建筑特色与当地文化特色相结合。建筑功能与空间特征研究。例如,苏州博物馆从博物馆的整体外观中带来了强烈的时代特征。作为一座现代建筑,它仍然可以体现传统时代的特征,从屋顶形式,空间组合和室内装饰都有一个整体特征。它可以反映江南水乡的浓厚文化氛围。这种建筑方法是采用新的建筑设计来反映传统的文化模式,这种现代建筑设计也表达了传统文化的特征。

3.3建筑理念和时代要求的结合

目前,建筑设计中的许多设计师完全依靠自己的建筑理论知识,并通过引用建筑理论来表达地域文化特征和建筑美学。然而,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建筑美学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作为一种写实的建筑艺术,设计师需要充分发挥其艺术思维,在建筑理论的基础上重建建筑结构。并充分融入区域文化和建筑内涵,在建筑设计中,还要适应当地条件,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特点。在保护原始生态文明的基础上,直观或客观地表达了区域文化。

4案例分析

4.1工程概况

某项目位于青浦区莲泽路南侧的白鹭湖核心区和朱家角风景区。该地区拥有丰富的天然水系,拥有近43公顷的天然湖泊,其中一个是白鹭湖,水禽栖息和繁殖,生态环境良好。共有四块地块,总用地面积为71,742平方米。

图1:总平面图

4.2规划设计分析

该项目共分4个地块,分别是B-01岛、B-02岛、B-04岛和B-06岛,规划在基地建立纯正的江南聚落空间,从公共,半公共,到半私密的多层次的开放空间,通过这些空间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自然交流,促进社区认同感的建立。同时,规划还注重“肌理性”功能布局,根据江南聚落的肌理特点将建筑单体、景观环境等建造素材进行排布,以塑造原汁原味的江南水乡聚落视觉秩序和生活秩序。

园区交通为环形道路,各个岛屿设置单独出入口。B-01岛面积19636平方米,岛屿高差7米,位于整个湖面中心,视线佳,与一期岛屿隔水对望。因此此岛户型定位大户型的高端别墅。B-02岛面积34054平方米,岛屿比较平坦,位于区域的东部,三面临湖,私密性较好,定位中户型别墅。B-04,06岛面积18051平方米,区域较为狭长且分为两块,位于园区的东南角临近练西公路,地理位置一般,定位为中户型的创新多层公寓。

图3:建筑设计效果图

4.3.1建筑形式上的体现

立面设计采用传统的建筑元素和组件,选用具有强烈区域色彩的灰砖,形成宏伟壮观的气势。花窗,石鼓,挑逗等元素融为一体,形成统一而丰富的立面效果。使用原木,天然石材,栅栏等原生态材料,使建筑与自然和谐相处。

设计侧重于传统建筑风格的继承和延续。在建筑飞檐,屋顶,门窗,围栏,大门等的设计中,提取江南的传统建筑元素,并将其转化为符合现代住宅功能的元素。单体建筑的设计采用零变换,分离不同功能的方法,不同大小的砌块通过庭院相结合,具有片状,空间层次清晰。建筑的形状由矩形块体构成,有方形书房或起居室,屋顶覆盖着瓷砖,有两个斜坡或四个斜坡。窗户采用大跨度窗户的形式,常用于景观建筑,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室外庭院的美感,并通过长窗户看到庭院内部。四季交替,风与雪,风景不同,如山水画,让人们体验花园“以画入园,因画成景”的意境美。

4.3.2建筑空间上的体现

该设计集成了建筑和环境。街道是一个骨架,庭院空间是一个单元,构建了一个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丰富立体的生活空间;其次,它也反映在自然地貌和水系统的生态理解和表现上。基地的大型天然水面和水禽栖息地得以保留,土地被水系统分割,即岛屿。根据每个岛屿的景观和地形特征,定位不同类型的住房,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景观资源。对于场地中地形差异较大的区域,设计了一个下沉式庭院,将建筑与自然地形相结合。融入其中,也使室外自然环境与室内人造环境相互渗透和融合。

4.4景观设计上的体现

小区的景观设计以苏州古典园林的概念为基础,创造了中央景观,包括假山,水体,亭台,植物和长廊等元素。同时,创造一个景观微观空间来丰富景观。它采用中国古典园林的园艺技术,如风景,框架,障碍物,景观,框架和风景,并使用山,水,植物和建筑物等园艺元素。创造一步一景的空间效果,苏州园林中铺设的花街,以及江南水乡的青石巷。竹林,庭院,屏风,白墙和其他携带江南文化的设计技术得到了继承和发扬。它使人们能够在现代性和传统之间找到一种过渡,以表达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同时也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

5结束语

建筑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也是建筑精神内涵的体现。建筑设计的表达也有所不同。使中国的建筑设计工作更加多样化和多样化,设计风格多种多样。因此,有必要将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相结合。结合时空结构,更好地反映建筑情感,突出民族文化特色,为人们带来不同的都市风格特色。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建筑师需要充分把握区域文化,以体现区域文化的生命力,突出区域文化魅力。

参考文献

[1]李青.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影响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7(21).

[2]潘胜福.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06).

[3]汤亮.建筑设计中地域文化的表现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49).

论文作者:戴鸣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1

标签:;  ;  ;  ;  ;  ;  ;  ;  

试论建筑设计中的地域特色论文_戴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