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物防治在园林植物害虫防治中的应用论文_刘中明

浅谈生物防治在园林植物害虫防治中的应用论文_刘中明

济南市章丘区园林绿化公司 山东济南 250200

摘要:园林植物是城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城市中的园林植物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能够进一步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维护城市生态平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于城市园林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升,人们逐渐树立起环境保护意识。现阶段我国强调绿色经济和可持续经济发展,在此背景下,城市生态问题成为了社会关注的重点,因而城市园林植物保护工作备受重视。本文就生物防治在园林植物害虫防治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生物防治;园林植物;害虫防治

引言

园林事业不断发展,使用传统农药的弊端开始凸显出来,人们对化学农药的使用变得苛刻,生物防治技术控制害虫危害已被广泛认可。生物防治技术水平逐步提升,加强生物防治产品和技术的研发推广,能够减少传统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更好的保障人类健康。生物防治在园林绿化中的使用也是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必要措施。

1园林植物害虫防治的重要性

园林是城市中的重要组成内容,能够为城市风貌增添色彩,保护好城市生态环境。随着我国逐渐加快的城市化发展进程,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为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园林设计。在进行园林设计和园林植物保护的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确保城市园林良好景观性的基础上,提高园林的生态保护效果。同时在园林保护中应该从园林整体角度出发进行科学设计,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对病虫害的爆发时机和原因进行准确把握,提升植物抵抗力。可持续发展是新时期的重要发展理念,即在满足现代人各种生活需求的基础上,不会对后人生存利益造成任何影响。为此需要对园林植物中的病虫害、人为因素、环境因素、园林植物和防治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利用各种有效的调控措施进行全面控制,将威胁园林植物的各种有害生物控制在限制范围内。

2生物防治在园林植物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2.1以虫治虫

以虫治虫,是利用天敌昆虫与害虫之间的食物链关系,降低害虫虫口密度,使其不破坏园林景观效果,以达到园林生态系统平衡。天敌昆虫包括捕食性天敌和寄生性天敌。植物在受害虫危害后会释放出对天敌昆虫有引诱作用的信息素,招引天敌昆虫前来捕食。捕食性天敌主要有瓢虫,草蛉,捕食螨和蝽类等。

2.1.1捕食性天敌

捕食性天敌昆虫主要有瓢虫、草蛉和捕食性螨类等。大多数的瓢虫属于捕食性昆虫,瓢虫因其捕食量大,繁殖力强,适应性高的特点在园林生物防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瓢虫可以捕食蚜虫、介壳虫、粉虱、叶螨、鳞翅目幼虫及卵等,不同的瓢虫捕食对象也不尽相同。草蛉属脉翅目,主要在幼虫期和成虫期进行捕食,幼虫期的草蛉又称蚜狮,捕食力最强,是消灭害虫的主要时期。中华通草蛉和大草蛉对蚜虫、粉虱均有较好的捕食作用。捕食性螨类能够对叶螨类保持很好的控制能力。蝽类一般包括花蝽、猎蝽、姬蝽、盲蝽等,可捕食蚜虫,螨类、叶蝉、蓟马、鳞翅目昆虫的卵和初孵化幼虫等。我国曾引进智利小植绥螨用来防治花卉上的二斑叶螨,钝绥螨在防治柑橘叶螨上防效期长且害虫虫口密度不易反弹。

2.1.2寄生性天敌

与捕食性昆虫相比,寄生性昆虫体型一般较寄主小,成虫搜索寄主主要为了产卵和补充营养,一般不杀死寄主,待幼虫孵化后营寄生生活,杀死寄主的速度较捕食性天敌慢。寄生蜂种类多样,有寄生蚜虫的蚜茧蜂,寄生蛾类的赤眼蜂,寄生菜青虫的绒茧蜂,寄生天牛的肿腿蜂等。寄生蜂防治害虫在国内外有很多成功的例子,海南曾引进大量的姬小蜂来控制椰心叶甲对椰树等棕榈科植物的猖狂为害;加拿大引进落叶松姬蜂极大的降低了落叶松叶蜂的破坏力;周氏啮小蜂是美国白蛾的天敌,能在蛾蛹中产卵,连续两年放蜂能够有效控制放蜂区白蛾的发展;园林中经常用到的管式肿腿蜂是多种蛀干害虫的重要寄生性天敌,对于控制天牛危害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防治青杨天牛、松褐天牛、双条杉天牛、光剑星天牛、栗山天牛等。除寄生蜂外,释放花绒寄甲来防治天牛也能得到很好的效果。

2.2以菌治虫

以菌治虫,是指利用害虫的病原微生物防治害虫。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微生物的侵染产生的毒素能够造成害虫中毒、代谢活动受到干扰、神经系统受到损伤,最终导致死亡。用来进行防治害虫的病原微生物中应用较多的有细菌、真菌和病毒。

2.2.1细菌

苏云金杆菌(Bt)是应用最广的细菌杀虫剂,具有专一、高效、对人畜安全的优点,在生物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能够产生2种毒素,使害虫因饥饿、血液及神经中毒死亡。该菌对鳞翅目害虫的杀虫效果尤其好,生产应用的杀螟杆菌、青虫菌、松毛杆菌等都是其变种。苏云金杆菌对刺蛾、大蓑蛾、桑毒蛾、松毛虫等十多种园林害虫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2.2.2真菌

真菌杀虫剂是一种触杀性微生物杀虫剂,侵染虫体后,可导致昆虫因机械损伤、营养消耗、代谢毒素等因素死亡。其中白僵菌和绿僵菌已商品化生产,在防治农林害虫中成绩显著。白僵菌和绿僵菌可侵染多种昆虫,在园林中可以用其防治天牛、木毒蛾、松毛虫、草坪蛴螬等害虫。

2.2.3病毒

病毒杀虫剂杀虫谱窄,寄主单一,起效慢,但对天敌友好且成本低廉、使用方便。病毒杀虫剂使用后可长期存在于农林生态系统中,主要可防治鳞翅目害虫。目前用于生物防治的主要是核多角体病毒,如利用大袋蛾核多角体病毒防治大袋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利用核型多角体病毒对美国白蛾进行野外防治,病毒防治率在14d达到最佳。

3城市园林植物保护工作中利用生物防治技术的注意事项

3.1对园林植物分布进行合理规划

虽然植物在城市生态稳定和环境美化中发挥着突出的作用,但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生长环境,病虫害的发生也有明显的差异。有些植物在特定情况下可能会遭受持续性病虫害。因此,在园林植物的规划设计中,有必要对园林面积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不同植物的生长特性。根据研究结果,对效果显著的植物进行规划利用,对病害防治难度较大的植物进行单独设计,实现园林植物多样性,培养园林学生。国家保持稳定和平衡。

3.2充分考虑园林植物结构

生物防治技术在城市园林植物保护中的应用主要有两个原因。1)避免园林植物的单调。园林植物四季分布不同,单一的植物结构不能满足这一要求。因此,在景观规划建设过程中,要实现草本植物、灌木、乔木的综合利用,保持园林植物的多样性,使景观更加丰富。2)园林植物种类丰富,既能保证生态平衡,又能反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使生物防治技术在园林植物保护中的应用更加显著。

3.3针对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技术包括动物防治和微生物防治。在动物防治技术的具体应用中,要做好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筛选,选择具体的防治措施。如果同时采用病虫害防治和鸟类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将严重影响病虫害防治效果。总之,生物防治技术的有效应用对害虫防治具有积极意义,但如果不加区别地盲目使用,将造成严重后果。

结束语

建设现代生态园林城市对城市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生态安全发挥城市功能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园林病虫害防治中使用化学农药,污染了水、空气和土壤。人们的环保意识普遍增强,减少农药使用势在必行。生物防治以其无毒、无害、无污染、抗药性强、高效等优点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生物防治技术在园林植物保护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园林植物的保护效率和质量,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

参考文献

[1]刘凯英.绿色发展下的城市园林绿化与有害生物防治[J].农业与技术,2018,38(20):215.

[2]张俊红.园林植物有害生物防治对策探讨[J].南方农机,2018,49(17):86.

[3]史金宝,张婷.园艺植物害虫生物防治措施[J].南方农机,2018,49(16):176.

[4]罗欢欢.生态控制措施在园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8(12):47.

论文作者:刘中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6

标签:;  ;  ;  ;  ;  ;  ;  ;  

浅谈生物防治在园林植物害虫防治中的应用论文_刘中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