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教学之分层作业的探究论文_于俊芳 米稔秋

个性化教学之分层作业的探究论文_于俊芳 米稔秋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 255100

课程标准是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素质要求是教师开展各项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明确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为学生提供选择和发展的空间,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种类的选择,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对未来人生规划的思考。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学生的独立学习环节,对学生深化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业的模式也必须顺应课程标准的要求,要给学生提供多层次、多种类的选择。所以,我们有必要在教学行为面向班内学生全体、教学目标高度一致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研究针对学生差异而设计的分层作业,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上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教师对学生进行分层时,可以先对学生从数学成绩、数学能力、数学学习态度三个方面分A、B、C三个等级分别进行评价。对学生成绩评价等级的确定,教师可以根据某几次大型考试成绩综合评定。而对学生数学能力、学习态度等级的确定则要靠教师对学生的了解。

一、数学成绩等级的评定标准

等级A:综合名次控制在全级部人数的10%之内。

等级B:综合名次控制在全级部人数的10%--80%之间。

等级C:其它。

二、数学能力等级的评定标准

等级A:数学学习能力强,对新内容、新方法接受速度快,总能提出问题或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等级B:数学学习能力一般,对新内容接受速度一般,做题中规中矩。

等级C:数学学习能力偏弱,对新内容接受速度慢,只适合“比着葫芦画瓢”型题目。

三、学习态度等级的评定标准

等级A:学习态度好,做作业积极,作业质量高。

等级B:学习态度较好,做作业积极,质量一般。

等级C:学习态度消极,不爱做作业或作业抄袭较多。

教师综合学生在以上三个方面的等级得分,按照以下标准对学生进行分层。

A层:评价等级2A1B以上。

B层:评价等级2B1C以上。

C层:其他评价等级。

为避免学生对分层产生抵触心理,通过对已有研究经验的概括总结,作者认为教师根据以上标准对学生进行分层时,要注意遵循以下原则:

1.民主性原则。高中学生心智等方面都已经比较成熟,他们一般都比较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什么样的方式更有利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所以教师对学生进行初步分层以后,一定要征询他们的意见,让学生了解其所处的层次,切忌教师单方面强制分层。

2.隐蔽性原则。对学生分层的结果,特别是C层的学生,尽量做到只有教师和学生自己知道,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只有关心学生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从而调动起积极性,促使学生向更高层次发展。

3.动态性原则。对学生的分层应是动态的,不能一成不变。首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状态是发展的、可变的。我们希望看到的是C层的学生通过分层作业的实施成绩进步了,能力提高了,从而进入到B层;B层的同学能通过努力进入到A层。通过对关于个性化作业和分层作业已有研究成果的实践,作者认为设计个性化分层作业时要注意以下应用原则:

(1)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是任何作业设计都要遵循的首要原则。这里的科学性主要包括两层含义:

①作业的内容必须要尊重科学,尊重事实规律,切忌胡编乱造,出现逻辑和知识错误。

②作业的量和难度控制要科学合理,要符合不同学生的认知规律,不能因为实施作业分层而出现作业量过多或过少、难度不适合的现象。

(2)及时性与滚动性相结合原则。教师布置的作业首先是针对当天所学内容设计的,以达到及时巩固的目的。其次,夸美纽斯认为:“所教的科目若不常有适当的反复和练习,教育便不能达到彻底之境界。”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可以有选择性的加入之前所学的内容,布置滚动作业。

(3)针对性与典型性相结合原则。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指挥棒,所以作业的内容必须要针对教学目标进行设计。分层作业是分层教学的一部分,教师要设计分层作业首先要设计相应的分层教学目标,然后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同时,教师要对每节课的重点难点着重进行分析,不同层次的学生重难点应有所差别,根据不同的重难点设置有区分度的题目,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4)趣味性和开放性相结合原则。有很多学生谈起对数学的看法,想到的第一个词就是“枯燥”,且数学是严谨的,问题答案的封闭,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趣味性和开放性的题目来唤起学生内心的愉悦,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这种类型的作业比较适合A层的学生,教师可以在A层作业的设计中多增加一些这样的题目。

个性化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主旨是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开发自己的潜能,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个性化教学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注重知识发生和应用的过程,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创造力。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学习内容和学生情况设计促进学生各方面发展的具有趣味性、多样性、实践性的个性化作业。

论文作者:于俊芳 米稔秋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7年1月总第1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

标签:;  ;  ;  ;  ;  ;  ;  ;  

个性化教学之分层作业的探究论文_于俊芳 米稔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